在《知否》小說中,孫秀才可以說是一個無賴型人物,而孫母也是如此。而在電視劇版本中孫氏母子雖然分得了淑蘭的一半嫁妝,但對孫氏母子後續的結果卻沒有提及。
其實在小說中,孫氏母子的結局很慘,看到電視劇的觀眾都了解到,孫秀才是為了與一個妓女有了私情,才拋棄了淑蘭,而盛家家訓不與倡妓為伍,同時也是為了擺脫吃人不吐骨頭的孫氏母子才選擇與孫秀才合離。
但在小說中,孫氏母子在得到淑蘭的一半嫁妝之後,卻聽信讒言,很快就被孫母敗光了大半,只留下了一小部分財產傍身。
此時與孫秀才有了孩子的這個妓女,在趁孫氏母子外出回家時,送上的湯食中加了藥,並將所有財產一卷而空,只留下了幾間破屋,因為時間來不及,所沒有處理掉。
而她也留下書信告知孫秀才,她腹中的孩兒並不是孫秀才的,而與她從小長大的青梅竹馬的情郎的兒子。此時的孫氏母悔之莫及,想轉過頭來去尋找淑蘭,再續夫妻之情,可此時的淑蘭早就已經再嫁為人婦,並且已經生下了兩對雙胞胎,為此,孫氏母子還被淑蘭的新夫婿打了一頓,鎩羽而歸。
在最後結局中,孫氏母子最終敗光了家產,邊最後的棲身之地也沒有了,同時,孫秀才因為流連於妓院,被當地的主考官訓了一頓,科舉之路也算是沒了希望。
最終孫秀才娶了一個寡婦,帶上母親搬到了這個寡婦家中,、孫母則每日替這個寡婦洗衣做飯,並且還要受其打罵。孫母受不了這種委屈,想讓孫秀才休了這個悍婦,另娶她人。
可是這寡婦卻將孫氏母子的所有醜事都抖了出來,並且說出孫秀才沒有生育的能力,沒有嗣也賴不到她的頭上,並在大吵中將孫秀才對淑蘭所做之事都向鄉鄰說了出來,這下本來同情孫母的鄉鄰,也沒了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