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夫妻相處的三句經驗,句句經典受益

2020-12-22 老酒論道

時間可以改變許多東西,例如人的外貌,性格以及感情。就拿愛情來說,夫妻倆在一起久了,便很難保持談戀愛時的那份悸動,濃烈如酒的愛情也會變成平淡如水的親情。無法接受這份轉變的夫妻,便很難逃脫七年之癢,枯燥乏味的生活很容易令人感到厭倦。時間對於處於倦怠期的夫妻來說,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驗,度過了便是白首偕老,沒能度過那便是分道揚鑣。

正如老話所說的那樣,「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樣紅」,兩口子生活在一起久了,難免會出現矛盾與爭執。對於講究「感覺」的現代年輕人來說,他們解決矛盾的方式很乾脆,那便是離婚。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婚姻就像是一場兒戲,等他們有了閱歷之後,才會發現自己的幼稚,然後開始學會珍惜,對自己後來遇到的人加倍的好,這種情況就是老祖宗所說的「前妻如草,後妻如寶」

如果不想耽擱時間錯失緣分,就得學會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那麼夫妻的相處都有何講究呢?古人將自己的經驗總結成了許多俗語,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其中三句,這三句夫妻相處的經驗之談,讀完後句句經典受益。

第一句:前妻如草,後妻如寶

人生有三大痛苦,一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二是得到後覺得也不過如此,三是失去後才學會珍惜。現代的年輕人對待婚姻也是如此,沒有經過仔細思考便組建了家庭,婚後發現婚姻生活並不如談戀愛時那邊甜蜜,小兩口還常常因為柴米油鹽發生爭吵,感情也因此破裂,於是便選擇離婚。

離婚後,失去了約束的男人,暫時享受到了自由的快樂,可是時間久了,他就發現失去了關心與照顧的自己是如此孤獨,這時他開始眷戀前妻的好,並幡然醒悟,在對待下一段婚姻時,一定要吸取教訓,學會付出,善待妻子,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這就印證了古人留下的俗語「前妻如草,後期如寶」,人只有在失去後才學會珍惜,只可惜被男人所傷害過的前妻,得不到任何的彌補。其實,如果在最初就學會了夫妻的相處之道,也就不會發生這麼多糟心事了,不會為自己徒增如此多的煩惱,不會耽誤自己與別人這麼多時間了。

第二句:最親莫如母子,最愛莫如夫妻

從字面上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世界上最親的關係是母子關係,最恩愛的關係就是夫妻關係。對於母親而言,孩子是從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所以自己可以無條件去愛他;對於孩子而言,母親懷胎十月,冒著生命危險將自己生下來,這便是窮其一生都還不了的恩情。

母親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母愛的力量遠遠超乎了人們的想像。夫妻關係與母子關係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畢竟愛情是存在保質期的,夫妻關係若是想要長久穩定,就必須將愛情轉化為親情。所以說那些能夠相處很久的夫妻,他們之間的愛情更像親情,配偶也成為自己無法割捨的親人,這時候的感情平淡且溫馨,如涓涓流水一般長久。

第三句:兩口子一樣,撐不到天亮

這句俗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指如果兩口子的性格,愛好都相似的話,那麼他們之間的婚姻關係就很難長久維持。一開始他們會覺得彼此是如此的合拍,但是久而久之,他們便會因為沒有新鮮感而感到厭倦。在他們看來,兩人生活在一起就像是照鏡子,沒什麼意思,互相都發現不了對方的不足,而且兩人所掌握的技能與知識都差不多,也就很難進步。

如果雙方都是強勢的性格,那麼在發生矛盾時,誰都不可能忍讓,只能硬碰硬,最後導致兩敗俱傷。所以在擇偶時,一定要尋找一個與自己互補的人,這樣雙方才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兩個人能從茫茫人海之中走到一起實屬不易,所以要好好珍惜這段緣分,在相處時一定要互相包容,多為對方想一想,這樣婚姻才能幸福長久。

和諧的夫妻關係是家庭幸福的關鍵,看似平淡的婚姻同樣需要經驗,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經驗之談,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希望這三句俗語,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迪,在婚姻中學會珍惜彼此,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相關焦點

  • 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有道理嗎?你會覺得後妻是個寶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就是說的夫妻間的相處之道,大家來看看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然而兩個人離婚之後,之前的老婆就會被稱為是前妻,如果男的遇上合適的,雙方也會選擇再婚,重組成另外一個家庭,而對應的老婆就是我們之前說的後妻了。那麼在農村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俗語呢?
  • 諸葛亮《誡子書》中的三句名言,句句經典,受益終生!
    這封家書簡練嚴謹,充滿智慧,句句經典,堪稱家訓中的經典之作。今天我們學習其中的三句名言,相信會受益終身。一,夫君子以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君子如何提高自己的行為操守呢?就是要從寧靜中提高自己的修養,從節儉中培養自己的品德。「靜以修身」。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有一種文化,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書本記載,但是它卻在農村廣為流傳,久而久之,就稱為農村俗語或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裡我們可以看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但道理深刻,發人深省,比如這句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有一種文化,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書本記載,但是它卻在農村廣為流傳,久而久之,就稱為農村俗語或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裡我們可以看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但道理深刻,發人深省,比如這句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增廣賢文》四言匯總,句句經典,字字如金,建議收藏
    《增廣賢文》四言匯總,句句經典,字字如金,建議收藏古訓增廣,是中國幾千年人民生活經驗的結晶,雖來自民間,卻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時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中吸取知識的營養。此書傳後世,句句必精讀,其中禮和義,奉勸告世人。勤奮讀,苦發奮,走遍天涯如遊刃。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才是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像馮夢龍的《智囊全集》書籍和充滿智慧的俗語等等,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以「朋友妻不可欺」來解讀,雖然很直白,但放在現在也是很有道理的。
  • 民間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古人為何這麼說?
    民間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古人為何這麼說?在古代,民間俗語有著非常廣的流傳度,因為俗語大多是人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所總結而出的,所以俗語的實用性非常強。即使是現代我們,也能夠通過俗語獲益良多,大家可以通過研究古人們總結的俗語獲得很多非常有用的知識。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則俗語是:"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通過字面意思我們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是村民放牧得出的經驗,放養牛羊的時候出現的情況,那就是放牛的地方,只要有牛啃食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就像被油澆過了一樣,土壤黑黝黝的很有勁,青草也生長的愈來愈茂盛,被叫做牛食如澆,而不同的是同樣是放牧,但羊吃過草的地方,經常出現猶如火燒了一般,青草越來越稀疏,被稱之為羊食如燒。這句俗語所描述的是真的嗎?
  • 民間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究竟啥意思?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儒家經典學說《論語》,還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道德經》,或者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皆為古人創造的文化瑰寶,歷經千年不朽,至今讀起來讓人受益頗多。
  • 俗語「大手抓草,小手抓寶」,到底對不對?你是啥手呢?
    民間俗語:大手抓草,小手抓寶,說的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一看就懂的俗語,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長了一雙小手,那就說明他命裡有福可以抓住財富,相反如果一個人的手很大,那麼他一輩子可能就會過得很貧窮,沒有什麼積蓄。這種無稽之談依然流傳至今,一個人的命運怎麼是手的大小就能決定的呢?但在過去,一些農村的老人們卻很是信奉這句話。
  • 鄉下人說「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是什麼意思?
    鄉下人說「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是什麼意思?文化中既無華麗的詞藻,也無文字記載,但它在農村廣為流傳,久久為人所知,被稱為農村俗語,或稱農村俗語,從這些俗語中可以看出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卻深刻,發人深思,如這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究竟是什麼意思?
  • 俗語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當然,在提及財富的時候,或許不少人都只想到了文物、古董等,其實在文學和精神領域內,我們也享受著古人所創造的巨額財富,並讓我們受益至今。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是古人用來進行天氣預測的俗語,由於古代沒有如今這樣發達的科技可以預測天氣,所以他們只能總結生活中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當作推測天氣的依據。時至今日,這些俗語,也有很大的實用性。
  •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其中的俗語文化更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非常流行了。在當時那個年代教育還沒有普及,所以民間俗語很容易得到推廣。"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這句俗語就是古人們流傳下來的,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想要傳達什麼意思呢?我們的祖先非常重視陰陽調和的學說,他們認為認為世間的萬物都存在兩面性,而人也不例外。男人和女人就分別代表了陽和陰。男女之間的差異並不單單存在於外貌之中,雙方性格上也有很大的分別,而這句俗語就是針對男女性格來說的。
  • 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啥意思?老祖宗的話說出了人性
    每個人結婚的時候都希望彼此能夠執子之手然後白頭偕老,可是生活是最無常的編劇,它怎會讓你一帆風順,現實中不如人意的事會叢生,總有一些夫妻無法攜手走到最後,所以也就誕生了"前夫""前妻"這樣的詞彙。"男憐後妻,女望前夫",這句話在農村橫空出世,那這話又有啥內在含義呢?男憐後妻指的是男性在婚姻中,大部分人都對現任身旁的佳人更加垂青。緣由如下。
  • 前妻和二婚妻子,男人更愛哪個?2個男人實話實說
    導語:在男人心裡,前妻是草後妻是寶,還是前妻是寶後妻是草呢?離婚時前妻什麼都沒要,大概是對戚先生感到特別失望,前妻圖的是戚先生能給自己一生一世的感情,婚姻的破裂,意味著他們之間的感情也走到了盡頭。戚先生有時覺得二婚妻子太現實,但前妻不貪圖什麼,自己也沒對她多好。前妻是沒那麼現實,但和前妻在一起太平淡了,和二婚妻子在一起生活比較不一樣,可二婚妻子的現實又讓他心寒。
  •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老祖宗大智慧,誠不欺我
    經驗總是從前人的實踐得來的,俗語這一民俗文化也是經過歷史的沉澱,漸漸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化精粹。而且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句俗語。那下一句不罵酉時妻是何意?在古代農耕社會中,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內,也就是說,家中的家事料理都是由妻子來完成的,男人都是出門務農經商或者是應酬。夫妻之間分工比較明確。所以在酉時正是妻子做晚飯的時候,這時候去罵妻子,晚飯定是吃不好,從而影響心情,導致晚上休息不夠,繼而耽誤第二天的生活。同時也影響了夫妻之間的關係。
  • 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什麼意思?門前草是什麼?
    農村的許多俗語都是經過一代一代相傳下來的,有些確實凝聚了幾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對後輩諄諄教誨,以期少走彎路;而有些俗語卻隨著時代的進步,一步一步淪為了迷信、糟粕。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句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話到底是有科學依據還是迷信糟粕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 農村俗語講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老祖宗看人的方法有些獨特
    就如同這句: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有些人覺得家中寶肯定是指錢財這類的,而門前草自然也就是自家門前長草了。對於這種解讀其實只對了一半,並沒有全對。下面我就給您們講解下,這句農村俗語,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你們就知道,這句農村俗語,講的確實是非常在理的。
  • 老話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究竟有何含義?古人的經驗
    我國是一個有著漫長歷史的國家,隨著漫長的發展,經歷過許多事情,而古人將這些事情總結為一些道理,變成俗語流傳至今。俗語一般看起來特別的通俗易懂,但還是要仔細品讀其中的意義的。我們在了解這些俗語背後的意義時,總能有不同的體會,比如老話說的:「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究竟有何含義?古人的經驗。
  • 俗語:「萬惡淫為首」,下一句也很經典,如今能做到的不多了!
    我們在生活中,都聽過長輩口口相傳著很多俗語,因為太過直白,一開始我們也不愛聽這些話,但是當我們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再看,才發現原來其中道理,早已在十分淺顯,甚至很俗的「俗語」中說過了。所以說,俗語叫俗語,只是因為它很容易懂,但並代表它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