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苗、小蔥、薺薺菜, 一塊錢一把!」「綠色天然無公害,剛剛採摘的新鮮蔬菜,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下午,灃東實驗小學門口,被密密麻麻的人群裡三層外三層幾乎圍了個水洩不通,透過人群不時傳來孩子們陣陣稚嫩的叫賣聲。
「學校門口咋變成菜市場了?」「什麼菜市場啊,這是學生們自己種的蔬菜,正在學校門口義賣呢。」透過人群中的縫隙望去,紅底白字的「灃東實驗小學學生勞動實踐基地蔬菜義賣」的橫幅格外顯眼。生菜、油菜、小青菜……孩子們種植的無公害蔬菜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各自的「攤位」前,「小攤主」們有的一邊賣力吆喝,有的一邊跟「買主」討價還價的,整個「菜市場」一片熱鬧景象。
「爺爺好,這薺薺菜是我們和同學自己種的,包餃子肯定可好吃了,要不您買點嘗嘗,再過一會兒可就要賣光啦!」「聽娃們說,這些菜都是他們在學校裡面種的,現在又自己收,自己賣,能行的很!」前來接孫女放學的王大媽,提著剛買的油菜蒜苗笑著說,「義賣的錢還要捐給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們呢。我買了這麼多,才花了五塊錢,可新鮮著呢。」
「今天我揀菜揀的很乾淨,而且捆的菜又整齊又均勻,所以大家都叫我『摘菜小能手』,老師們也直誇我呢!」張家瑞同學在「攤位」前一邊忙活著一邊說。而被同學們稱為「種植小達人」的程鼎傑同學則滿臉欣喜地說:「以前我根本不會種菜,自從參加了學校的『穎慄園』勞動課之後,很開心學到了很多關於蔬菜種植的知識。」
當天活動的學生「銷售冠軍」羅文正說:「菠菜、生菜、薺薺菜這些,我們今天總共採摘了8框,雖然只賣了130塊錢,但我們還是決定把這些錢全部捐給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冬日裡的溫暖。」
「學校開展這類活動給人感覺特別好,如果以後能把我們家長也吸納進來,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其中,那就更好了!」……活動現場,不僅有學校老師們的熱情鼓勵,還吸引了大批家長參與其中。
「『實穎實慄』語出《詩經》,我們之所以將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命名為『穎慄園』,一方面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思想的傳承和弘揚,另一方面是希望帶動學生們動手實踐、感受田間勞作的樂趣,豐富孩子們的成長體驗。」灃東實驗小學校長呂曉希表示,「學校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的勞動教育,並按照勞動課程安排,指導學生開展勞動實踐,讓學生們都能參與其中並感受勞動的快樂。或許,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立體的,是鮮活的!」(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馮麗 通訊員 劉參軍)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