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八卦天天看,快樂人生日日享!歡迎各位看官老爺來到小編的「娛樂小鎮」,給您帶來別樣的娛樂新聞,給生活加滿料。當然了,首先熱烈歡迎前來捧場的您吶,如果您有一份好心情,小編可以讓您的心情好上加好,若您不開心那就看看小編為您甄選的精彩娛樂八卦吧,看完保準換一種心情。俗話說笑一笑,好運到,榮華富貴全來到;笑一笑,心明了,煩惱憂愁全拋掉;笑一笑,十年少,美好愛情跑不了!笑是靈丹,笑是妙藥,給您充足的生活養料。如果您喜歡小編的內容還請多多留言,小編會以十倍努力更加辛勤地為你帶來更好的內容。祝願大家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很多電影都被貼過「情侶看完想分手」的標籤:
比如《消失的愛人》,高智商變態女主讓戀愛中的男生們瑟瑟發抖;
《黑暗面》,不忠的男主、作死的女主,讓我們不敢再去考驗人性;
以及《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血淋淋的真相徹底戳穿了女孩們自我欺騙的美好幻想。
但講實話,這些電影全都沒有讓我怕過婚姻。
直到這一部的出現——
《浮生路》
此片是凱特·溫絲萊特與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在《鐵達尼號》之後的首次合作。
凱特·溫絲萊特和萊昂納多,生活中的「好基友」、電影中的好搭檔。
同臺飆戲有多火花四濺就不多說了。
當時因為二人在《浮生路》裡的入戲太深(特別是和床單有關聯的戲),氣得導演差點在片場摔相機暴走。
對,因為《浮生路》的導演正是薩姆·門德斯,彼時他還是凱特·溫絲萊特的丈夫。
薩姆·門德斯,美國公認的拍攝婚姻的一把好手。
其代表作是奧斯卡最佳影片《美國麗人》,在豆瓣有超過20萬人為此片打下了8.5的高分。
薩姆·門德斯本人當年也憑藉《美國麗人》獲得了第72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第5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浮生路》是薩姆·門德斯繼《美國麗人》之後的再次把鏡頭對準美國婚姻的又一力作,這部影片呈現出的婚姻比《消失的愛人》更讓人發顫。
同樣也在豆瓣獲得了8.0的高分。
而且還讓凱特·溫絲萊特拿下了第66屆金球獎電影類劇情片的最佳女主角。
影片背景設定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
弗蘭克(萊昂納多飾)和愛普莉(凱特·溫絲萊特飾)住在康乃狄克州的一個小區裡。
小區生活富裕,經濟欣欣向榮,正是標準「美國夢」的樣子。
和大部分中產階級夫婦一樣,弗蘭克夫婦也自視與其他鄰居不同。
他們有夢想,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活出「人生的意義」,而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比如妻子愛普莉,就是一個追求演藝事業、渴望獨立的女性。
在她眼裡,小區的生活顯得陳腐老套且毫無生趣,她渴望到更遠的地方去看世界,渴望過另一種充滿激情和希望的日子。
影片一開始,就是弗蘭克坐在臺下看愛普莉話劇表演的畫面。
顯然這場演出不太成功,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他們就爆發了爭吵。
這段爭吵在描述夫妻矛盾的影片裡,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了。
它完美詮釋了男女思維的不同是如何在夫妻爭吵中持續把火藥味升級的。
起初弗蘭克只是試圖安慰妻子,告訴她演出失敗的原因不在她個人身上,完全是因為跟她合作的那些三流演員太不入流、太不專業。
但對於此時正沉浸在自己「事業失敗、人生失敗」的沮喪中的妻子來說,這話聽起來像什麼意思?
像:你的潛臺詞不就是說「人以群分」,不就是說我的能力只配跟三流演員演戲?
畢竟這時候最讓妻子痛苦的,其實不是別人,正是內心深處對自我的深深否定。
所以和大部分正在經歷七年之癢的女性一樣,愛普莉表現出了煩躁、壓抑、不想聽,以及拿對方洩氣。
難聽話一句比一句多,舊帳翻得一次比一次爛。
兩人的火藥味瞬間升級到頂點。
在弗蘭克看來,愛普莉只是單純地拿自己洩氣,但這份氣不應該由他來受。
但在愛普莉看來,弗蘭克總是說一些無用的話,做一些無用的事,對她的人生毫無幫助。
而他們的生活之所以變成今天這樣,就是因為弗蘭克墮落了,不堅守理想。
所以她大罵弗蘭克「不算個男人」,一句話直接觸到了弗蘭克作為男人最敏感的點。
看到這裡,我們就知道愛普莉不是第一次這樣罵自己的丈夫了。
而且在這場婚姻關係中,愛普莉一直是強勢的一方。
但回歸現實來看呢?
房子車子是弗蘭克買的,孩子學費是弗蘭克交的,整個家都靠弗蘭克在養。
按理說,弗蘭克才是掌握主動權的那一方。
但在妻子看來,弗蘭克每天做的不過是他不喜歡的無聊工作,是這份工作給了弗蘭克足夠養家的錢。
說白了,詩和遠方變成了苟且。
靠「墮落」掙來的錢,不值得炫耀。
但換一個角度看,這是不是,也是愛普莉對自己人生失敗的藉口?
是她掩飾自己的不甘和自卑的面具。
最後,這場爭吵當然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經歷了婚姻長跑的夫妻,大多數爭吵最終都會以「吵不動」了收場,而不是「吵出了結果」。
第二天早上,愛普莉照樣為丈夫孩子做早餐,弗蘭克也照樣去公司「墮落」。
生活還在繼續,只是弗蘭克開始會和公司仰慕自己的小妹調情。
愛普莉,也開始對「比自己老公優秀」的男人多了幾分欣賞。
弗蘭克的婚-外情,與其說是他想要尋找激情,不如說是他想要尋求肯定。
因為如同愛普莉所說,雖然弗蘭克養活了全家人,但他每天面對的都是自己不喜歡的乏味工作。
而且這份工作,也只不過剛剛好夠生活而已。
婚姻和事業的不如意,長期壓抑著弗蘭克。
公司和家裡都得不到肯定,讓他開始尋求來自第三方的崇拜。
不過很快,事情就出現了轉機。
失意的生活讓愛普莉開始回憶年輕時的美好,她想起自己和弗蘭克戀愛時的夢想之地:巴黎。
於是她提議,全家移民到巴黎去,去開啟新生活。
要知道,彼時的美國社會,正在經歷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經濟復甦,冷戰的開啟和歐洲關係的逐漸親密,強勢帶動了一波美國人赴歐淘金的熱潮。
所以愛普莉有這個想法也實屬正常。
但對於此時的愛普莉來說,去巴黎,與其說是去追尋夢想,倒不如說是逃避現實。
而且和愛普莉不同,弗蘭克是有穩定事業的,這份事業雖然未見得有多好,但是至少給了他們穩定的生活。
而放棄穩定生活,脫離舒適圈,是需要巨大勇氣的。
但最後,他還是被妻子說服了。
因為說到底,弗蘭克的內心也是不喜歡眼前的生活的,只是該怎麼去改變現狀,他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這時候,妻子的「洗腦」就變得更有力量。
決定去巴黎之後,弗蘭克和愛普莉的生活都在開始轉好。
他們為巴黎生活規劃了一幅美好的藍圖:
愛普莉出去掙錢養家,弗蘭克在家休息,從此有時間好好追尋夢想,再不必為生活苟且,孩子正常上學,家庭事業雙豐收。
但是,仔細想想,這幅美好藍圖是不是哪裡不對?
這不就是把弗蘭克和愛普莉現下的生活交換了一下嗎?
是的,夢想失敗一事無成的強勢愛普莉,其實內心早就開始嚮往和弗蘭克一樣掙錢養家了;
而多年事業無成一敗塗地的弗蘭克,內心也早就想做點令自己開心的事情了。
渴望自己沒得到的,這不正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
所以弗蘭克和艾普利的這項移民計劃,註定無法實現。
為著這份希望,他們確實開心了一段日子。
但很快,現實的無情一點點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而這正是《浮生路》高明的地方,你以為它會描述弗蘭克夫婦去巴黎之後如何被現實摧殘再不可避免地走到婚姻破裂的過程。
但沒有,這項心血來潮的移民計劃註定只能是一場鬧劇。
而《浮生路》,利用這場鬧劇展現了弗蘭克夫婦在這場婚姻中的一系列問題。
有一句話說得好,好的婚姻就是勢均力敵。
這裡的勢均力敵當然不僅指性格上,更是指人生成績上的。
在婚姻長跑中,比感情變淡來得更可怕的,是沒有一起變得更好。
而大部分人,都在失意、自卑和相互指責中,一起變得更差了。
《浮生路》改編自美國現實主義小說家理察·耶茨的作品《Revolutionary Road》。
理察·耶茨一直被認為是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其在文學史裡長期遭遇不公正對待,但這依然妨礙不了世人對其作品的追崇和喜愛。
其中《浮生路》的原著小說《Revolutionary Road》就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此書當年曾與《第22條軍規》、《愛看電影的人》一齊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提名。
不管是從文學地位還是社會地位來看,其分量都不可小覷。
如果你想用一部電影看透婚姻,《浮生路》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人說,如果當年傑克和肉絲結婚了,那《浮生路》就是他們此後人生的真實寫照。
而我們在看過電影之後也只能說,或許婚姻長久的秘訣之一,就是少一些指責,多一些自省。
各位看官老爺們,今天娛樂八卦就講到這裡了。你的心情有沒有很開心或變好?歡迎各位看官老爺在下方留下自己現在想法和心情。小編一定認真地閱讀,如果看完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懇請您在下方點個讚,小編今天能不能加個雞腿就看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