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資匿乏的時候,養生講究吃、喝,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也從物質層面過渡到了心理、精神層面,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厭抑鬱了。
抑鬱的人你安慰她,她會很喪的說好不起來;
你知道她不開心,想逗她笑帶她玩,但她卻一直說不想說、不想動;
你對她越好,她可能會越難過,說對不起啊,我知道你對我好,但我改不了;
有時候在她被迫社交的時候,你想跟她一起下班回家,她總是用各種理由拒絕你;
當你的熱情被澆滅後,你可能會覺得她不可理喻,覺得她的孤獨是「活該」;
但是正因為我們「討厭」這樣的她,才會積極的治癒她,才會想要撫平抑鬱的傷痕,她才會一點點的好起來,變成大家都喜歡的樣子。
據悉抑鬱的人,如果在家裡養一隻貓、狗、魚等,只要是有陪伴,就能有效地減輕她們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日本在大地震後,為了撫平倖存者的心理創傷,甚至專門製造了一個白色的海豹玩偶,內置簡單的人工智慧,比如撫摸不同的部位,就能發出各種可愛的聲音。
在海外有些人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開始製造一些非常逼真的美女機器人,一方面能起到陪伴、慰藉心靈的作用,另一方面的作用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機器人被設定為具有「進化人格」,會表現出天真、善良、性感、友好、治癒、甜美等等十多種性格,同時內部附帶加熱器,可以模擬人體體溫,價格上自然不菲,至少10萬以上,而且還不是一次性的,後續資料庫升級、維修等,基本上每年都要額外付一筆錢。
對於這項科技,有人打著「真實伴侶」的口號,宣傳她能排遣孤獨慰藉心靈,甚至是能和主人聊天,有人則對此持反對態度,他們害怕機器人有真實的感情,覺得這是很恐怖的事情,有些人則會產生恐怖谷效應,因為這些機器人和人非常的相似,但又不完全相似,這種反感厭惡的情緒反而不利於治癒心靈。
如果換成真人的話,就完全沒問題了,日本有個小姐姐曾因為裝機器人火了,她的一舉一動非常機械,但是很多人看了反倒是覺得可愛。
就目前來看,如果想派遣孤獨撫慰心靈,還是養個萌寵吧,性價比高。除了養寵物外,還有很多修養身心、緩解心理疲勞的辦法。
其一是旅行,一方面旅行可能讓你暫時告別這個「傷心的環境」,另一方面人們到了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會產生一種恐懼、新奇的感覺,這個感覺有利於消化你的難過情緒;
其二是寫,人們在長大以後可能會有一種無處發洩的感覺,就算有那種「垃圾桶朋友」幫你處理負能量,久而久之你也會不好意思,所以寫出來吧,把委屈、失望等情緒寫出來,洋洋灑灑的宣洩後,可能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其三是跑步,跑步能舒緩心情,如果實在難過就帶點紙,可能會邊跑邊哭,當跑完步後情緒宣洩了,身體也養生了,值得一提的是有欲望的時候不建議跑步,當你的疲勞散去後,欲望可能會更強大。
現在我們除了要關注修養身體,更要注重修養心靈。
(聲明: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