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出版業不景氣的背景之下,面向年輕讀者、配有插圖的輕小說銷量卻逐年上升,成為業界碩果僅存的「成長股」,也引發各大出版社紛紛加入搶奪市場份額的大戰。《讀賣新聞》指出,儘管輕小說動漫化帶來的「相乘效果」使其銷量節節攀升,但作品暢銷與滯銷的兩極分化依然存在。
據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統計,2004年輕小說的銷售額為265億日元,2009年則達301億日元,增長幅度超過一成。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期日本書籍的總體銷售額卻減少了大約一成。
日本出版業這股罕見的上升氣流,自然吸引了各大出版社競相捲入其中。作為輕小說的先行者,角川出版集團早在1988年就創設了角川Sneaker文庫和富士見Fantasia文庫,專門出版以青少年為主要讀者的輕小說,該集團目前佔據了日本輕小說70%的市場份額。日本出版業兩大巨頭之一的小學館則於2007年創刊專出輕小說的GAGAGA文庫和RURURU文庫,另一大巨頭講談社也於去年11月推出了講談社輕小說文庫。
對於日本輕小說市場持續擴大的原因,角川集團投資者關係及公關負責人柿澤史行分析認為,起初輕小說鎖定的讀者對象為中學男生,然而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女性讀者,中學生成人之後依舊保持著閱讀輕小說的傾向,讀者的年齡層也從二十多歲延伸至三十多歲。
此外,輕小說的文體以對話為主,讀起來較為輕鬆,其另一大特點是「與漫畫有著很高的親和度,插圖與小說融為一體,成為打包在一起的娛樂商品」(柿澤史行語)。因此,日本各大出版社都致力於輕小說的動漫化。眼下,根據輕小說改編的《加速世界》、《這就是殭屍嗎?》等動漫作品正在電視上熱播,也為原作的暢銷起到了「相乘效果」。
暢銷的輕小說作品還呈現出系列化的傾向。著名輕小說作家谷川流的「涼宮春日系列」最新作《涼宮春日的驚愕》去年5月曾以前、後兩卷合計首印102.6萬冊的驚人數字,創下了日本小說史上首印數之最。「涼宮春日系列」目前已推出11部,累計銷量達850萬冊。鐮池和馬的《魔法禁書目錄》也頗為引人注目,到今年3月,該系列輕小說已刊行29卷,累計銷量高達1340萬冊。
從2004年到2009年的5年間,日本輕小說的新書出版品種增加了將近三成,但是同樣在這5年裡,每一個品種的發行量卻從約1.3萬冊減少到約1.2萬冊,且作品暢銷與滯銷的兩極分化逐年加劇。由於輕小說的封面基本為動漫風格的畫面,在書店裡如果沒被平鋪展示的話,很難吸引讀者的眼球。
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柴田恭平指出,儘管現在書店裡銷售不暢的漫畫文庫的櫃檯有被輕小說取而代之的趨勢,但隨著輕小說品種的不斷增加,被埋沒的作品也越來越多。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輕小說的銷量還有成長空間,然而指望在面積有限的書店賣場裡打開活路,恐怕只會誤入同質化競爭的歧途。本報特約記者戴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