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中行測屬於客觀題,在具備紮實的知識基礎上,客觀題尤其注重解題思路和技巧。平頭哥資格考試注意到在真實考試狀態下,很難有考生能夠說知識面已經覆蓋了整個行測考綱範圍,在這種情況下,考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應試思維,比如在遇到數字推理類型題目時,考生若是在看到題目第一印象時沒有解題思路,那麼就要考慮運用概率論的思維。今天平頭哥資格考試給大家分享10個行測中經常用到的數字推理解題技巧。
一、在遞推數列中,當數列選項沒有明顯特徵時,考生要注意觀察題幹數字間的倍數關係,往往是一項推一項的倍數遞推。
案例:
118、60、32、20、( )
A.10 B.16 C.18 D.20
二、如果數列的題幹和選項都是整數且數字波動不大時,不存在其它明顯特徵時,優先考慮做差多級數列,其次是倍數遞推數列,往往是兩項推一項的倍數遞推。
案例:
0、6、24、60、120、( )
A.180 B.210 C.220 D.240
三、當題幹和選項都是整數,且數字大小波動很大時,往往是兩項推一項的乘法或者乘方的遞推數列。
案例:
3、7、16、107、 ( )
A.1707 B.1704 C.1086 D.1072
四、當數列選項中有兩個整數、兩個小數時,答案往往是小數,且一般是通過乘除來實現的。當然如果出現了兩個正數、兩個負數諸如此類的標準配置時,答案也是負數。
案例:
2、13、40、61、( )
A.46.75 B.82 C. 88.25 D.121
五、當一列數中出現幾個整數,而只有一兩個分數而且是幾分之一的時候,這列數往往是負冪次數列。
案例:
1、4、3、1、1/5、1/36、( )
A.1/92 B.1/124 C.1/262 D.1/343
六、當一列數幾乎都是分數時 ,它基本就是分式數列,我們要注意觀察分式數列的分子、分母是一直遞增、遞減或者不變,並以此為依據找到突破口,通過「約分」、「反約分」實現分子、分母的各自成規律。
案例:
1/16 2/13 2/5 8/7 4 ( )
A 19/3 B 8 C 39 D 32
七、當一列數比較長、數字大小比較接近、有時有兩個括號時,往往是間隔數列或分組數列。
案例:
33、32、34、31、35、30、36、29、( )
A. 33 B. 37 C. 39 D. 41
八、在數字推理中,當題幹和選項都是個位數,且大小變動不穩定時,往往是取尾數列。取尾數列一般具有相加取尾、相乘取尾兩種形式。
案例:
6、7、3、0、3、3、6、9、5、( )
A.4 B.3 C.2 D.1
九、當一列數都是幾十、幾百或者幾千的「清一色」整數,且大小變動不穩定時,往往是與數位有關的數列。
案例:
448、516、639、347、178、( )
A.163 B.134 C.785 D.896
十、冪次數列的本質特徵是:底數和指數各自成規律,然後再加減修正係數。對於冪次數列,考生要建立起足夠的冪數敏感性。
案例:
0、9、26、65、124、( )
A. 165 B. 193 C. 217 D. 239
#公務員行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