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1%的贏家:這部9.0高分電影續作,教孩子普通與...

2020-12-15 什麼值得買

2009年,《三傻大鬧寶萊塢》以詼諧幽默的喜劇外殼,毫不留情地用鏡頭揭露了和中國相似的教育問題,這部9.2分的電影至今仍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的第13位。

自那之後,印度電影簡直跟開了掛一樣。 不管是諷刺印度重男輕女的《摔跤吧!爸爸》,還是詮釋了「別讓孩子輸在起點」的《起跑線》,無一不在中國市場引起了強烈反響。

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披著娛樂的外殼,直戳社會痛點。 今年9月份又有一部電影剛上映,就被印度觀眾贊為年度最佳——《最初的夢想》。

導演涅提·蒂瓦裡,很多人可能記不得名字。但提到2017年口碑票房雙爆的電影《摔跤吧!爸爸》絕不會陌生,超過100萬人打出9.0的高分佳作同樣出自他的手筆。 時隔兩年,他帶著這部直擊印度高考的電影《最初的夢想》回歸。同樣是講教育,有人稱,「它和《三傻》異曲同工,卻更結合實際,更深刻。」 因為,這從來都不僅僅是一個印度孩子的故事,他所經歷的一切也曾經壓倒過無數的孩子。

「所有人都會叫我失敗者」

印度,孟買。 一個叫安裡的男子,坐在病床前失聲痛哭。

病床上躺著的是他唯一的兒子,拉姆海姆。

今天是高考放榜的日子,拉姆海姆本以為自己能夠進入夢想的學府——印度理工學院。

但查詢成績時,一行鮮紅字出現在了電腦屏幕前:「Better Luck Next Time!!!」(下次會更好),宣告了他今年高考的落榜。

他無法接受現實,「我接下來的人生,都會被打上失敗者的標籤。」 朋友安慰他:「你給自己太大壓力了。」 他轉過身對朋友絕望地搖搖頭,「不是的,一切都結束了,都結束了。」說完往後一仰,從高樓墜下......

不要責怪拉姆海姆的脆弱,如果你有一對像安裡一樣優秀的父母,你可能也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 在兒子拉姆海姆的印象中,爸爸安裡,媽媽瑪雅都是尖子生,兩人都畢業於印度最知名的學府之一——印度理工學院。

在外界眼裡,拉姆海姆出身中產階級,家境優渥,而且父母都是尖子生,孩子能差到哪裡去?

這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卻成為了拉姆海姆的枷鎖——對啊,爸爸媽媽都這麼優秀,我要是考不上大學那豈不是很丟臉。 於是,他放棄了所有東西,每天只學習18個小時,他盡力了可還是沒有考上。

「你看沙提師,他以前名次一直不好,就連他都能考進,大家肯定都會嘲笑我,我該怎麼面對我的父母。媽媽是尖子生,爸爸也是,然而他們的孩子是個失敗者。」

絕望之下,他選擇了最極端的一條路。

如今兒子重傷瀕死,岌岌可危,最重要的是醫生告訴安裡:孩子失去了求生欲,他自己不想活下去了...... 安裡沒有想到高考失利會對孩子的打擊這麼大,他決定用自己大學時期作為「失敗者」的故事來喚醒兒子。

躺在病床上的兒子也沒有想到,原來爸爸在年輕時候也曾經是一個廢柴。 自此,現實和回憶開始交織。

「比起輸掉比賽,敗給自己更可恥」

二十幾年前,安裡考上了印度最好的理工學校,他初入校園時滿揣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卻沒有想到他的人生將發生巨變——他被分配到了H4宿舍。

H4宿舍是什麼地方?房間小、夥食差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全校最碌碌無為、找不到工作、無可救藥的人都在H4。 因此H4也有一個綽號,「失敗者聯盟」。 安裡的室友也個頂個的奇葩: 失敗者一號「性傻」,喜歡看成人雜誌,滿腦子都是美女;

失敗者二號「媽咪」,不折不扣的媽寶,不會自己洗內褲,受委屈了就哭著找媽媽;

失敗者三號「酸酸」,脾氣易燃易爆炸,說話尖酸刻薄;

還有他們默認的老大,外號「爸爸」,憂鬱的體育特產生;酗酒成性的「酒鬼」,印度火車上禁止飲酒,他就把伏特加倒進礦泉水瓶帶上火車。 這群人看似墮落,但入學短短兩個月,安裡卻已經和他們形成了某種深深的紐帶: 媽咪的爸爸帶東西來不會只帶給他一個人; 酸酸罵髒話時,也能夠溫暖擁抱他們; 性傻雖然有時候很不尊重人,但是凌晨3點打電話給他他絕對會來接你;

這群看似不靠譜的人已經成為了他的家人,因此在H3老大邀請他調宿舍到H3,為接下來的全校運動會做準備時,他拒絕了,並放出豪言:今年H4一定會拿下總冠軍!

結果下一秒就被打臉了,老大告訴他,在過去15年裡,H4在比賽中一直都是墊底。

但是安裡清楚,只有贏得運動會總冠軍才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只有這樣每個H4裡的人才不會被嘲笑。 老大召開了會議,對每個人說:「在校園裡,失敗者的標籤會深深傷害到你,但是還有更傷人的東西,就是我們從來沒做任何的事情去扯掉這個標籤。」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想不想扯掉這個標籤?」「想!」 「我們能不能扯掉失敗者標籤?」 「能!」 「我們能不能贏得這次的總冠軍?」 「能!」

於是,這場為名譽而戰的「廢柴」逆襲之路開啟了。 為了贏得比賽,所有人都賭下了一切,實力欠缺,那就用點小戲法: 喊一些奇葩的口號,擾亂對方軍心;

用美人計,讓瑪雅給對手打電話,讓對方沒有時間睡覺;

讓食堂的廚子假裝隊伍教練,在比賽前假裝指導,讓對手賽前被唬得一陣一陣的;

性傻在足球比賽上假摔,讓對方球員被各種罰下賽場;

靠著這些「小聰明」,他們一路闖進了決賽。 哪怕酒鬼參加比賽前,對手特意送來酒引誘他喝醉;哪怕田徑賽前被對手穿著釘鞋故意踩傷了腳,他們都贏下了這兩場比賽。

現在,就剩下這最後的一場球賽,只要最後能投進這個三分球,他們就能逆轉翻盤,一雪前恥。

「我從沒和他說過,如果沒考進要做什麼」

最後這場比賽贏沒贏,其實早就已經不重要了。為什麼?正如安裡對兒子說的: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H4的所有人付出的一切,都是在一點一點地撕下自己失敗者的標籤。

付出了便無悔,這也是安裡想告訴兒子拉姆海姆的,可惜這句話說得太晚了。 安裡在兒子手術前,和所有老友進行了懺悔:「你看到那瓶香檳了嗎,我跟拉格海姆說,如果他考進了,我們就一起喝酒慶祝,但是我從沒和他說過,如果他沒考進,我們會做什麼。

兒子,考這麼多分,你就能夠進入大學。兒子,考到這個學校,你就會找到那份工作。

所以他們不把這當成一次考試失利,而是當成人生的失敗。 如果你現在問我想要什麼,是拉格海姆能進理工學校,還是我的兒子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肯定選擇後者,我不想要其他東西。」 電影裡有一個細節,安裡在和兒子聊天,試圖讓他緩解壓力。 他對兒子說:

拉姆海姆低下了腦袋,「你不會擔心嗎?」

隨後又自言自語,「你怎麼會擔心呢,你是個天才,你的成績在全印度排名384,如果我能進前2000,我都能樂瘋了。」 你能說安裡不愛自己的兒子嗎?不能,但正是這種太過「信任」的愛讓孩子喘不過氣來。 表面上看,安裡的話是對孩子的信任,是相信孩子能贏,但其實也傳遞了一個信息:我們不談失敗,我們的人生裡沒有失敗。

因為太愛孩子,所以從沒教他們面對失敗的能力

說實話,像拉姆海姆這樣的孩子絕不在少數。 根據印度內政部表示,自2014-2017年,印度有多達26476名學生自殺身亡。單單是2016年,便有9474名學生自殺。

也就是說,在印度每55分鐘就有一名學生自殺身亡;每24小時就有約26名學生自殺過世。而且根據《印度時報》稱,這些只是官方數據,實際情況可能更驚人。

據韓聯社報導,從2010年起,該國高度競爭的教育制度連續數年成為導致15~24歲年輕人死亡的最大原因。 經合組織(OECD)研究發現,韓國11-15歲的學生中,自殺是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壓力很大,自殺人數在30個發達國家中最多。 根據《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數據顯示,以60萬人(中國每年自殺總人數)為基數,5-24歲的自殺人數每年高達15萬人......其中學習壓力佔到自殺原因的第一位(45.5%)。

每次一旦有新聞報導這些自殺事件,很多人都會評論:「至於嗎,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那麼脆弱?」

換位思考,如果你長期生活在以愛為名的壓力中,是否能比他更堅強?實際上,現實生活裡像安裡一樣的父母絕對不是少數。 「望子成龍」,於是做父母的總想給孩子一切最好的,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香港TVB的教育紀錄片《沒有起跑線》裡,有一項研究表明:有超過80%的受訪幼兒園/初小家長擔心子女成長問題,有60%的父母,相信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給孩子鋪好了通往康莊大道的路,卻忘了告訴他,如果這條路突然斷了、突然被人佔了、突然被風沙淹沒了,該怎麼辦。

我們忘了提前給孩子一場「失敗教育」。 電影中,聽完安裡的懺悔後,「媽咪」立即給自己的孩子打了電話,

這正是我們需要告訴孩子的: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而言,不能說輸贏完全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應當是這個過程中不斷發現真正的自我。

在這個過程中你贏得了知識、收穫了友誼、收穫了團隊凝聚力,不只有冠軍、第一才能稱為「贏」。 不是非得要等孩子走入極端了,我們才能醒悟這個道理。

正如電影裡的一段話:「我們全神貫注的關注著勝敗輸贏,我們都忘記了怎麼樣過好人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生活本身。」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作為領先的國際素質教育平臺,少年商學院通過世界名校通識課幫助6-15歲孩子發現興趣並樹立目標。

相關焦點

  • 豆瓣9.0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壓垮女人的不是孩子,是丈夫
    導讀:生孩子對於女人來說,即是犧牲也是成長,養大一個優秀的孩子很偉大,但同時也讓女人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有9.0分,算是比較高分的作品了。講述的是,女人帶孩子的過程。該劇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帶過孩子的女人,更是能體會電影裡描述的種種心酸。更令人心痛的,是家人無形中的漠視,會把一個女人逼到殺死自己的孩子。是的,在《坡道上的家》這部劇裡,的確有個家庭主婦,親手把八個月的女兒扔進了裝著熱水的浴缸,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離開了世界。
  • 8部豆瓣9.0高分動畫電影,這份暑假孩子觀影指南,家長請收好
    這半年沒能上院線看電影,只怕有不少人心裡都憋壞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中國人已經養成了逢年過節上電影院的習慣,特別到了春節、寒暑假、國慶長假這種時候,更是電影院人滿為患的黃金檔期。一家老小合家歡,已經成了電影院裡常見的情形。孩子們也通過家長的陪伴,進入光影的世界。
  • 一口氣連推7部續作,這部高分特工電影想造神
    特工電影是好萊塢電影中非常受歡迎的一個系列,《007》系列和《諜影重重》系列都是非常經典的範例。2014年曾大獲成功的《王牌特工》則是近年來殺出重圍的新特工電影片。相比硬橋硬馬的兩個前輩電影系列,《王牌特工》的風格更加時髦和前衛,因此也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 電影推薦2019豆瓣高分 2020最值得看的十部電影
    電影推薦2020豆瓣高分 1、《小丑》(豆瓣評分:9.2) 2、   原標題:電影推薦2019豆瓣高分 2020最值得看的十部電影     2020年即將到來,在過去的一年裡有很多 電影上映,那麼2019年 上映的電影裡有哪些是高分優質電影,2020最值得看的十部電影,來看看豆瓣高分結果
  • 這部9.1分的黎巴嫩電影,讓我們了解大部分父母都不「及格」
    在去年國內公映了一部來自黎巴嫩的紀實電影《何以為家》中,一個來自黎巴嫩的敘利亞12歲男孩的故事,觸動了銀幕前的國內觀眾。許多人不敢相信,在地球的某個角落,仍然每天上演著如此真實的人間慘劇。這部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的影片,是她根據搜集了三年的紀實資料改編而成。
  • 那些評分9.0以上的電影,每一部都值得珍藏回味
    人類的電影史上,既有令人熱血沸騰的特效大片,也有令人聲淚俱下的傷感影片,也有讓人不願提起的低質量片,然而漫長的影史中總有一些電影會成為多數人心中難以忘記的畫面,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評分9.0以上的高分佳片。
  • 2019豆瓣高分電影推薦2020最值得看的十部電影了解一下
    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很多地方的電影院都暫停營業了。不能去電影院看電影,那麼就在家看吧!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十部很好看的電影,讓大家足不出戶也能看電影!
  • 每一部豆瓣評分都在9.0以上,你看過哪一部?
    (垂暮之時的愛情也可以讓人哭到乏力。很多友友們追劇到凌晨,看完眼淚直在眼眶打滾。雖然不是那麼轟轟烈烈,但確實那麼真實純粹)沒看過的筒子們不要錯過哦!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劇情簡介: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這部電影帶給人們的意義非常重大,全片沒有一處看起來乾淨的地方,能想像一個12歲的小男孩身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而同時還要照顧更小的其他孩子,總之小編慈母心爆棚,既然給了生命,就該好好待之)。
  • 九部高分印度電影推薦
    說到印度,大家心裡會浮現出一些不好的新聞而對印度的普遍印象就是髒亂差,愛跳舞,愛唱歌今天就推薦9部印度高分電影給大家看完之後一定有所收穫1.調音師這部影片改編自2010年的同名法國高分懸疑短片《調音師》。
  • 10部豆瓣高分印度電影,不好看算我輸!
    話說阿米爾汗這部劇演的好好啊,我都差點以為外星人就是應該長他這個樣子的了!3《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9.1影片講述了前摔跤好手馬哈維亞訓練自己女兒成為優秀摔跤手的故事。在印度這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國度裡,女人從事摔跤行業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這部劇也算是女權的崛起!阿米爾汗總是敢拍一些反應社會問題題材的電影。這部劇還是根據真實故事改變的,真的好看到爆炸!
  • 豆瓣9.0,等了9年,這部口碑爆棚的動畫《玩具總動員》終於回來了
    一部電影過去9年,看了無數次,卻還是念念不忘。它創造了太多第一次。是皮克斯首部動畫長片,是第一部完全意義上運用計算機製作的三維動畫,是首部打破傳統故事片對奧斯卡編劇獎的壟斷、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的動畫長片。不得不說,能在影院同時看到《千與千尋》與這部皮克斯經典續作,是電影迷和動漫迷的幸運。
  • 豆瓣評分9.0,電影史上最佳黑幫片,47年過去卻一直沒有人能超越
    豆瓣評分9.0,這部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人性教科書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教父》系列電影總共有三部,每一部都進入豆瓣top250中,而且每一部評分都在9.0。其實《教父》電影情節並不是多麼複雜和宏大,簡單來說他就是講述了一個源自西西里的黑幫家族作為外來戶在紐約城中的生存、發展和繁榮的故事,我們的印象中,黑幫一直都是危害社會安全的毒瘤,但是這部黑幫電影卻讓全世界的觀眾對黑幫有了全新的認識。電影中的克裡昂家族雖然是個黑幫,但是卻一直堅持著兩個原則原則,第一是家人,第二便是朋友。
  • 豆瓣9.0高分,我要吹爆這部關於籃球的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有關籃球,有關青春,有關未來,有關人生.....他稱呼每個球員為"先生",即使他們都是15、6歲的高中生,並且告訴他們,把"黑鬼"兩個字掛在嘴上,並用來羞辱別人,一點也不酷。如果,連自己都不尊重自己,怎麼能讓別人尊重你!古語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是做人最起碼的底線。
  • 一看「上癮」高分國產劇,豆瓣評分在9.0以上,連刷三遍都不夠
    電視劇《完美關係》變成了「尷尬關係」,豆瓣只得4.7分,另一位網友的評價雖然還不是特別理想,但還沒有公布。事實上近幾年不得不說,國產電視劇無論從質量還是高度來看,似乎都下降了一點,收視率高、口碑好的優質電視劇屈指可數。很多電視劇只是熱播,但看完之後,很快就會忘記,這根本不是經典。
  • 豆瓣9.0,這部高分犯罪電影不容錯過
    今天推薦的是一部冷門佳片《愛爾蘭人》,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豆瓣評分8.9。弗蘭克講述年輕時的故事,是去完成一件普通的任務,參加一場婚禮,這是第一條時間線,也可以算是影片前半部分的中心。長達三個小時,以弗蘭克的視角,講述了弗蘭克從一個小人物最終成為黑幫殺手的故事,也正是20世紀美國黑幫和政治之間的種種瓜葛,同時講述了個體和個體以及群體和群體之間的相互變換,黑幫成為工會的工具的同時,工會也同樣成為了黑幫的工具,而弗蘭克作為殺手刺殺別人的同時,也同樣會成為別人的刺殺對象,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於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 我拼盡全力,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
    (原標題:我拼盡全力,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
  • 暑期電影推薦:最寶藏的9部高分電影(附前期推薦電影連結)
    一個人的糾結、恐懼、擰巴、疑惑……也時常能在電影中,找到其中的出口。而在一個福音越發需要處境化傳揚的時代,電影更是承載了,敘事那「偉大故事」的使命。這也促使近年來,越來越多「福音電影」的出現。也希望在今天,黑門精選推薦的這9部高分電影,能帶給你不一樣的啟發。
  • 《玩具總動員4》豆瓣8.9,可惜了這部高分電影,能看懂的太少了
    玩具總動員系列因為一直以來評價都不錯,所以才能一路高歌,頻繁獲得高分,它已經淪為大人必看的經典動畫電影,更是孩子們百寵不膩的系列作品。總之,現在這部片名就像是一個金字招牌,很難被人奪走他們身上的光環,畢竟人家從1995年混到現在,期間出了二十多個作品,拿奧斯卡獎項就拿了9次,可以說沒有哪家的動畫片能跟他們家的媲美了。其實對很多製片公司和導演來說,最忌諱的就是一部好的作品,最後還要拍第二部,第三部,看看現在很多個經典的作品,就是這樣拍著拍著爛尾的。
  • 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話說,你們還記得小時候考試不及格爸媽都什麼反應嗎?是一頓說教附贈「竹筍炒肉」?還是不聞不問瀟灑搓麻將去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部電影女主也是一個「學渣」,幹啥啥不行,漂亮第一名。傾盡全力支持孩子的夢想,就算全世界都成為他們的敵人,她也會跟他們站在一起。為了支持女兒,甚至低頭問親戚借錢支付一周六天的補習班費用。在媽媽心裡,女兒最後有沒有考上慶應不重要,僅僅希望她開心。當女主太累,想要放棄的時候,媽媽只說:「沒關係的」。
  • 七月番第二月食用報告:三大續作全部拉胯,這幾部作品成為了贏家
    而人氣拉胯就是《炎炎消防隊》的第二季,這部動畫的第一季前期表現中規中矩,但是後期大衛社的製作直接拉滿吸引了不少人的觀看,主角與弟弟的一場戰鬥的作畫水準在我看來已經不輸給fate系列,但是第二季開播以來的人氣一直都很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