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號空降播出後,《巡迴檢察組》的收視表現不錯,但豆瓣評分卻只降不增,昨天上午6.8,下午6.7,今天已經6.6了,隨著劇情漸漸鋪開,槽點也開始出現。
搜了搜各路評價,發現觀眾的不滿主要集中在了四方面:部分角色演技拉胯、情節不合理、拍攝手法差、廣告太出戲。
下面就友好地整理一波。
部分角色演技拉胯
即使有一眾老戲骨加持,男女主的演技還是受到了質疑。
于和偉飾演的東川省巡迴檢察組組長,是本片的靈魂人物,首次出場就帶著檢察院「奇兵」的光環。
但需要立住黑白兩道通吃、「公檢法平趟」的「怪才」人設,不修邊幅還可以理解,一分鐘摸了三次大背頭就有點……
「油膩」了:
而女主韓雪,剛出場,代表地方檢察院長來領獎的她,在一眾省級領導前,先來了一個俏皮的「耶」:
然後又踱起了小碎步,一驚一乍地趕來關心同事,被評「表演痕跡略重」。
可能因為檢察院只有她一個「小年輕」,所以得跳脫一些。
不過也有網友吐槽,生活中事業單位確實也有這種風格的小年輕,四捨五入也算「還原」。
但最受質疑的,還數扮演東川省政法委書記的韓童生。
由於他之前扮演的底層百姓、反派等角色太深入人心,觀眾覺得他「市井感太重」,演省級領導缺乏那股子鎮場的氣質。
比如開頭,作為整間會議室最大的官,他在手舞足蹈地開批評大會,手下的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袁宏偉(尤勇智飾)還望著窗外。
每說一句話,他都想揮舞一下小拳頭: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省政法委書記,《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張志堅 飾)的氣場就令人信服得多。
情節不合理
第一集開頭,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在一棟只有兩層但掛著該省人大常委、政協、司法廳、檢察院四個牌子的辦公樓裡盛大舉行。
一個省的權力機關、協商機構、行政機關和檢察機關,竟然在一棟樓裡辦公,你品品:
隨後,當著媒體的鏡頭,當地「九三零殺人案」死刑犯家屬胡雪娥(宋春麗 飾),以送錦旗為由向東川省檢察院檢察二部主任何樹國(黃俊鵬 飾)發難,突然翻出藏在錦旗背後的第二張錦旗,批其草菅人命,一時成為輿論焦點。
但一個老太太,全程用錦旗擋臉,還能不受阻攔地走到一個省公檢法領導都在的場合,且不論安保水平和老太太的臂力,錦旗一路舉這麼高就沒有一個人懷疑?
好不容易見到領導可以「伸張正義」了,當著媒體的面,老太太不伸冤,只顧著找檢察院檢察二部主任拼命,然後就割腕了,旁邊人還跟沒事人似的圍觀。
一頓操作猛如虎,留下觀眾一臉懵。
緊接著,獄警打人這段也飽受爭議。
死刑犯為了激怒獄警,故意繞開監控罵人,罵得還特別突兀,恨不得在臉上貼個「我就是來碰瓷的,快打我」,然後就如願以償被打了。
獄警這麼衝動就算了,問題是,他並沒有下狠手,犯人的骨頭就被打出來了,血肉模糊,疑似是犯人拿提前弄破的傷口誣陷獄警。
但監獄領導得知後,就算懷疑獄警是被冤枉的也不查,不驗傷,就開始自顧自地「瞞報」「硬扛」……
到了省巡迴檢察組組長這兒,他和死刑犯家屬打包票可以「翻案」並且試探「減刑」價格時,也全程當著隔壁床病人的面大聲談論。
原來這種「黑幕」是可以這麼不避人的?
再說說這個「九三零殺人案」吧,公檢法組成了一百多人的隊伍,查了半天,最後定案的「直接證據」就是案發現場的一根改錐上有嫌犯的指紋,加上出事時間沒拍到其他人靠近案發現場,然後就沒了……
沒監控沒口供就定案,還成了鐵案,學法的網友都生氣了:
這畢竟是一部打著「檢察法治劇」旗號的行業劇,連本劇貫穿始終的最大「懸案」都這麼立不住腳,難免會引起不滿。
拍攝手法遭質疑
還是開頭那場,老太太翻個錦旗,愣是翻了半分鐘,一直在慢動作、切景:
想渲染情緒能理解,但這個反轉並不突然,前面提到了老太太全程高舉錦旗擋臉,一看就是來「砸場子」的,所以突然慢節奏其實很尬:
而深藏不漏的男主,會功夫就算了:
一言不合還開始「跑酷」:
這段的背景音樂就更出戲了,是一段高亢的男聲美聲,可能導演想走藝術路線,但用力過猛,放在這部嚴肅的檢察劇裡顯得格格不入。
更離譜的是,主要情節,竟然靠心理活動推進。
在老太太態度大變、決定和馮森(于和偉 飾)接觸的重要轉折點,整個劇情推進都靠老太太自言自語交代了。
廣告太出戲
廣告太多太硬,是這部片子最受詬病的地方,品牌植入多就算了,老讓演員直接念牌子就尷尬了。
還會說著臺詞直接放推廣遊戲的界面,連政法委書記見個老鄉,都要被安利某旅遊平臺「超級會員搶票」,男主探個監,更要插播一段電話廣告……
截至12月18日14時,該劇豆瓣評分已從7跌倒6.6,53.4%的觀眾打出了3星及以下的評分。
目前非會員已經可以看到第八集,會員第十集,評價聲好壞參半。
頂著「《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光環,《巡迴檢察組》後續情節發展是否能重回高峰,暫且觀望。
來源|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男主一分鐘摸三次油頭,《人民的名義》姐妹篇還有希望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