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島小院裡,海軍軍官江德福、安傑夫婦,和一群兒女過著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有道是:將門出虎子。
江家五個兒女中,子承父業參軍的就有三個:老大江衛國,老二江衛東和老三江亞菲。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選擇,以及各自的優秀,詮釋了什麼叫虎父無犬子。
而諸多兒女中,脾氣秉性最像江德福的,當數長子江衛國了。
他在部隊大熔爐中不斷歷練,成長,終於有了一番建樹,當上了旅長,活成了父母的驕傲。
01
有勇有謀,不認慫不服輸
江衛國從小就是孩子王。
在家裡,弟弟江衛東是他的跟屁蟲。在外頭,身邊也總是簇擁著一群孩子,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威風霸道。
在狗都嫌的年紀裡,江衛國也像大多數男孩子那樣,頑劣淘氣。
打架鬧事,與人爭輸贏高下,鬥得頭破血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的世界也不例外。
你帶我入坑,我必找你秋後算帳。
一次,鄰居王海洋看他穿一身舊軍服,牽著軍犬反帝到處溜達得瑟,一時心血來潮,便教了他行德國軍禮。
江衛國覺得好玩,挺有範,便現學現用,對著下班回家的王正彪,就行起了那個「嗨,希特勒」的德國軍禮。
沒想到,原則性強,凡事愛較真的王振彪,拿此事在會上做起了文章,江德福因此受了批評。
感覺自己被坑,怒氣衝衝的江衛國,帶著一群孩子,直接衝上門去,找王海洋興師問罪。
沒想到,雙方在口舌交鋒中,軍犬咬傷了王海洋,江德福生氣地要收回軍犬。
為了留住軍犬,江衛國向江德福下跪求情,被江德福教訓了一頓,告誡他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要動不動就給人下跪。
江衛國為了父親的名譽不受損害,毫不畏懼大他好幾歲的王海洋,據理力爭,勇猛可嘉。
而江德福,對這個長子也格外器重。
愛之深,責之切,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引導他長成真正的男子漢。
江衛國的長子風範,在一場保衛媽媽的戰爭中,展露無遺。
以江衛國為首的一幫孩子,與附近村民的孩子在演戲上論勝負時,引來了一群紅衛兵。
原來,江衛國為了團隊的勝利,從家裡偷著翻出了安傑壓箱底的舊衣服和高跟鞋。
紅衛兵以此做文章,還扯出了變天帳。
為了保衛媽媽,江衛國一幫孩子,與紅衛兵展開了激烈的戰爭。
皮帶、棍棒齊上陣,一翻刀光劍影,江衛國臉上掛了彩。
醫療室門前,一群孩子,情緒高昂,為贏得戰爭勝利而歡呼,驕傲不已。
維護父母,不懼流血犧牲。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可見一斑。
02
保護弟妹,義不容辭
江衛民從小膽小懦弱,在外頭總是被人欺負。
身為大哥的江衛國,只要一聽說他或弟妹中有人受欺負,總是第一時間衝出去為弟妹報仇。
一次,弟弟江衛東與烈士子女打架,在家的江衛國,接到小妹江亞寧通風報信後,一心只想為弟弟撐腰,以至於忘了父母不許他招惹烈士子女的告誡。
他二話不說就衝出去,將烈士子女門牙打落。
為此,江德福大發雷霆,將他狠狠打了一頓。
而惹出事來的弟弟,卻安然無恙,躲過了父親的責罰。
敢於承擔,願意為弟弟擋刀,當背鍋俠,這也是江衛國為弟妹所敬重的原因。
他袒護弟妹,即使不說,父母心裡也明鏡似的。
為此,江衛東因為當兵前,沒能跟他一樣,被父親帶著去打耙,也沒有被媽媽帶去照全家福,心裡憋屈。安傑是這樣安慰他的,你哥替你挨了多少打,受了多少罵?
不得不說,有江衛國做大哥,是弟妹的榮幸。
03
目標堅定,執著追求,不輕言棄
江衛國立志要去中蘇邊境當兵,報效祖國,江德福表示了為難。
為了讓父親妥協,同意他的請求,江衛國展示了他倔強的一面,用絕食來與之對抗。
接連幾天,無論家裡誰勸,或以開小灶,美食相誘,他都絲毫不為所動。
結果,他生生將自己餓成低血糖,昏迷入院。
這種為達目標不顧一切的勁頭,與江德福當年追安傑時,豁出一切的做法,如出一轍。
江德福對這個大兒子的倔脾氣,雖無奈,但依然打心裡認可。
他曾得意地表示,江衛國的倔強像自己。安傑嗤他,這難道是什麼好事啊?
江德福驕傲地說,可也不是什麼壞事。
他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江衛國,不但遂了他去中蘇邊境當兵的心願,還親自帶他去打耙,提前體驗軍營生活。
打虎親兄弟,打耙父子兵。
04
內心柔軟,溫暖純良
江昌義前來認親,不明真相的安傑,感覺自己受了欺騙,氣呼呼回了青島娘家。
江德福為了家族名聲,沒有說出江昌義身世,還讓他在家裡安頓下來,算是默認了這個冒名認爹的心機孩。
個性強悍的江亞菲,以她的刁蠻任性,處處為難江昌義,讓他難堪。
看到父親的尷尬無奈,想到江昌義可能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江衛國沒有長子地位不保的嫉恨和不滿,而是換位思考,對這個流落在外的大哥抱以最大的同情和理解。
當看到江昌義一個大男人,因為在這個家遭受的冷遇而難過的痛哭時,江衛國動了惻隱之心。
他即刻召集弟妹們開會,讓他們都接受並善待這位新大哥。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江衛國的帶動下,除了江亞菲誓死捍衛母親地位,其他弟妹都從心裡接納了江昌義,讓他感受了來自大家庭的溫暖和親情。
冷靜理智地分析並處理家裡的亂攤子,讓事態朝好的方向發展。既穩定了大局,又分擔了父親的憂慮。
江衛國的做法,為人稱道。
05
在傳統觀念中,歷來有一種長子情結。
家中的第一個兒子,其地位,和享受的資源,受重視的程度,是明顯高於其他子女的。這從皇族「立嫡立長」制度可見一斑。
因此,家中長子通常會被寄予更多厚望,承擔更多責任。畢竟,他代表著血脈、家族的傳承。
網上有一種聲音,說生兒子就是來討債的。
其實來討債也好,來報恩也罷,孩子的成長,都與父母的三觀,良好的家風和教育分不開。
包容,溫厚,善良,正直,孝順,有理想,有膽識,擁有江衛國這樣稱職的長子,給弟妹做好榜樣,帶好頭,無疑是一個家庭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