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是重症病房裡呼吸機的聲響,
是封城封路後人聲寥落的寂靜,
是屋子裡消毒水發散的氣味,
是確診病例節節攀升下的恐慌。
然而,正如考柏所說:災難本身即是一劑良藥。
社會萬象,眾生百態,
總有一些閃光點值得我們珍藏。
就像,
風浪過去,陽光照耀細沙,
光芒閃爍,燦若星海。
來自佛山調查隊的許雁雁,
用自己的筆,
繪出萌萌的畫,
描寫了自己的「戰疫」四部曲~
活了半輩子總算熟練掌握了「洗手七步法」和「戴口罩三步法」。因為防疫而整天宅家的漫長日子裡,廚藝莫名精進不少是怎麼回事?電飯煲蛋糕、炸油條、玫瑰花卷做起來,朋友圈秒變美食專欄。每天晚上窩在沙發上就會想到:就這樣又過了一天,肥宅指數一路飆升。在為「呆在家就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日子」慶幸之餘,也格外珍惜與家人平安相守的每一天。
疫情也推動了我們工作方式的轉變。數據採集無接觸化,「粵問卷」在線調查平臺提前完成基礎開發並投入使用。作為國家調查「輕騎兵」,疫情期間更要迅捷高效開展實時調研,服務黨政決策。我們通過電話訪談、在線問卷調研、居家辦公等無接觸調查方式,開展疫情下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疫情對居民收支的影響和農產品穩產保供等十餘項專題調研,反映疫情期間不同群體的主要困難和訴求期盼,並提出針對性政策建議,引導政策精準發力,助力防疫穩產阻擊戰取得最終勝利。
支援基層戰「疫」一線,除了募集分發防疫物資、深入社區開展網格檢疫宣教、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和外來返崗人員登記隔離之外,還運用調查人的看家本領幫助鎮街進行居民健康信息後臺數據處理,促進高效排查分類防控。
朝霞夜幕,光陰流轉,人影綽綽中不變的是一個個忙碌的背影,他們身上的紅馬甲就像點點星火,點亮了這被疫情籠罩的暗夜。
災難面前,個人變得很渺小,渺小得就像一粒塵沙,轉瞬即逝,仿佛從未來過。但聚沙成塔,當我們並肩而行,向陽而生,所展現的凝聚力和行動力足以於重重關卡中拼殺出一條出路。
待疫情消退,摘掉口罩,你最想做什麼呢?「當然是約上三五好友來一頓大快朵頤的火鍋啦,我已經聽見羊肉卷和牛肉丸的呼喚了!」「我要去戶外酣暢淋漓地跑一個十公裡。」「我想於春之暮野,看草色蒼茫、繁花開遍……」
讓我們心懷期待,靜看星海。
往期精彩回顧
戰疫故事④勇抗重任 披褐守長夜
原標題:《這麼萌的「戰疫」漫畫,我們自己人畫的!》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