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原產於比較乾燥的沙漠、半沙漠等地帶,長期下來已經鍛造植株耐乾旱的生理特性,對於土壤過溼與積水十分忌諱;加之喜暖畏寒的生長習性,冬季澆水比較講究,特別是氣候寒冷的北方。如果北方冬季沒有採取符合植株生長的澆水方式,就會容易發生植株根部腐爛的問題。那麼北方冬季養多肉多少天澆一次水?
多少天澆一次水?這個問題並沒有具體的答案。因為植株不同、氣候不同、土壤不同、花盆不同等等,都會影響水分的消耗,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澆水。根據涼子的養護經驗,歸納以下3種情況可以進行澆水。
花盆變輕:
溼潤的土壤比乾燥的土壤要重,我們每次澆水之後掂掂花盆的重量,就能知道土壤溼潤的重量是多少。等到花盆重量變輕的時候,證明植株處於缺水的狀態,此時應該進行澆透水的養護管理。由於每個人感受重量的能力不一樣,容易出現一些誤差,建議新生朋友採用以下兩種方式進行土壤乾濕鑑別。
竹棍變幹:
養過君子蘭的朋友應該知道,都會在花盆裡面插入一根竹棍,就是為了判斷植株是否缺水?是否需要澆?其實多肉植物也能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土壤乾濕的判斷。如果竹棍抽出來是乾燥的,此時就要進行澆透水的養護管理。但是需要記住,每次澆水之時就要插入竹棍,並且保證深度離土壤表面3釐米左右。
葉片變軟:
多肉原本就是莖、葉和根富含汁液的植物,如果土壤已經乾旱很久,植株的葉片就會變軟、變黃,此時再掂花盆覺得變輕,基本可以判斷是缺水。另外,多肉的根部十分敏感,腐爛也會導致葉子變軟、發黃,建議結合以上兩種方式判斷多肉是否缺水。
寫在最後,按照多肉的生理特性,只要土壤已經處於乾旱的狀態,基本可以進行澆透水的養護管理。但是北方冬季的情況不一樣,如果多肉生活在暖氣房裡面,由於溫度比較高的原因,基本可以進行正常的養護管理。如果多肉生活在氣候較低的室外,基本可以斷水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