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饒有趣味地推介山城風物的陳鐸老師又一次故地重遊,當年紅遍全國的「棒棒」毛子再一次扛起棒棒、操起了重慶話,還有重慶女婿張國立既當總導演又做主持人……11月7日晚,夜景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山城重慶迎來盛事: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作家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閉幕式在南岸區彈子石廣場舉行。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閉幕式在南濱路彈子石廣場舉行
山水相依的舞臺,直接化身報幕顯示屏的摩天大樓燈光秀,以及千架無人機空中表演嗨爆全場。
閉幕式上還進行了中國詩歌節節旗交接儀式,第七屆中國詩歌節將於2023年移師河南省舉辦。
張國立既是本次閉幕式文藝演出的總導演,也是現場主持人之一
「吆哦,吔麼吆吔麼,搖到!穿惡浪、踏險灘,船工一身都是膽……」伴隨著重慶人無比熟悉、慷慨激昂的《長江號子》,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閉幕式文藝演出《直掛雲帆濟滄海》正式拉開序幕。「兩江想擁,開懷重慶。我們相聚在重慶彈子石廣場為第六屆中國詩歌節獻上華章!」既是本臺文藝演出總導演,又是主持人的張國立和知名主持人龍勇、何苗苗、袁莉一同出現在舞臺中央時,現場觀眾當即報以熱烈的掌聲,仿佛在歡迎張國立這個重慶女婿回家。
著名主持人、朗誦藝術家陳鐸帶來了鋼琴·詩《你好!長江經濟帶》
本屆詩歌節閉幕式文藝演出《直掛雲帆濟滄海》共分為《走進紅巖》《詩畫山城》《詩耀中華》《時代華章》四個篇章。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第一篇章剛開場就掀起了現場的第一個小高潮。「借來巴山夜雨,為『十四五』新徵程靚麗洗塵。再乘輕舟萬山,把大美母親河巡天遙看——你好!長江經濟帶。」作為第一篇章的第一個節目,當著名主持人、朗誦藝術家陳鐸用無數觀眾熟悉無比的嗓音帶來鋼琴·詩《你好,長江經濟帶》時,記者留意到不少現場觀眾都情不自禁地討論起了當年的《話說長江》。「就是這個味道,還是當娃兒的時候看《話說長江》的感覺!」
在第二篇章《走進紅巖》中,詩表演《百年風華》、情景演唱《紅梅贊》又迅速將觀眾們帶到了歌樂山下無數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崢嶸歲月中。
《山城棒棒軍》裡的「毛子」趙亮再當「棒棒」
「棒棒!來了來了!我們這群人,不是吹得神,手拿金箍棒,腳踏筋鬥雲。咹?猴子?毛子!棒棒!」進入第三篇章《詩畫山城》,當年火遍全國的方言劇《山城棒棒軍》裡的「毛子」趙亮也來了一次故地重遊。在把現場觀眾拉回經典螢屏記憶的同時,他和當下的夥伴們也重新講述了各自在新時代的生活點滴。
現場無人機表演
格外有意思的是,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留意到,除了現場舞臺上的節目足夠精彩,隔江相望的渝中半島摩天大樓上也配合本屆中國詩歌節玩起了炫酷的燈光秀。舞臺上每次節目更新,燈光秀就直接將高樓變成了現場表演的報幕顯示屏。讓無數觀眾讚嘆不已的還有本次演出專門精心設計的千架無人機表演:當千架無人機在空中擺出「中國詩歌節」字樣、國旗、龍、船等圖案的時候,現場觀眾高呼「驚豔」,並頻頻掏出手機留影。
「自古詩人皆入蜀」的美譽自然是對川渝地區優秀詩歌文化傳統的最佳褒揚,一大批詩歌巨匠都在巴蜀大地留下了不朽的名篇。這也是第六屆中國詩歌節在成渝兩地舉行的一大重要原因。本屆中國詩歌節特邀著名詩人、詩評家、學者及部分詩歌刊物主編舉辦了詩歌論壇,就「世界格局與本土寫作的美學轉化」「抗疫詩歌的時代擔當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巴蜀文化、傳統資源與新時代創造」等主題在成渝兩地開展了學術交流和研討,成果結集編印《詩刊》特刊。
同時,2020年「紅巖少年」閱讀大賽少兒誦讀比賽總決賽、第六屆中國詩歌節暨第三屆「閱讀之星」重慶市民誦讀大賽等詩歌類活動,以及極具網際網路特色的「全民詩歌」影像徵集活動、詩歌大講堂、經典詩歌吟誦、詩歌藝術賞析、詩歌沙龍、詩歌快閃、詩歌研學等群眾性詩歌文化活動,既推動了成渝兩地的互動,也將詩歌推進了學校、社區、景區、商區和書店等。
在剛過去的11月4日至7日,第六屆中國詩歌節於重慶舉辦了系列詩歌採風、交流、創作活動。嘉賓、詩人、學者們陸續走進學校、景區、鄉村、博物館等地,體驗重慶的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尋找創作源泉,用詩歌凝聚奮進力量。
在重慶,4日晚,嘉賓們登上了重慶交運「明月」號遊船,在兩江交匯之處、都市夜景之中感受山魂之雄、水韻之靈、人文之美,在燈火通明、星月江影中賽詩暢談。5日至7日,嘉賓們分為兩路同時前往江津、北碚、奉節,展開「生活即詩」和「尋跡詩城」為主題的採風活動。期間,通過形式多樣的詩畫品鑑會、詩歌朗誦會、演出等系列活動,讓嘉賓詩人們感受山水重慶的壯麗同時詩興大發,即興創作了不少精美詩篇。
此外,根據本屆詩歌節主題,重慶市還推出了包含詩意的詩詞朝聖之旅、壯美三峽之旅、天坑地縫二日遊、白帝城一日遊、縉雲山北溫泉生態之旅、百館之城人文之旅、大美田園鄉村之旅、古典與現代的融合之旅、絕美古風之旅、詩聯江津之旅等十條「詩歌之旅」精品旅遊線路。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