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婦聯揭曉了2019年度全國「最美家庭」,我區沙畈鄉羅根洪家庭獲評。今天上午,婺城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郭凌燕陪同金華日報社記者前往羅根洪家,進行專題採訪,並送上了全國「最美家庭」榮譽證書及獎盃。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最美家庭吧!
羅根洪:做一名好支書 好父親 好丈夫
二十多年前,沙畈鄉石宮村(2019年因行政村規模調整更名為李宮村)的山區小夥羅根洪在家人的撮合之下與同村的姑娘付金香結為夫妻。一路走來,夫妻二人同甘共苦,相知相守。羅根洪作為石宮村的村支書,經常忙於公務到處奔波,家裡的大小事都由付金香盡心打理。在妻子的支持鼓勵下,羅根洪安心投入工作,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錘鍊自己,努力帶動村民發家致富,成為眾人稱讚的好支書。羅根洪一家也成為了大家眼中「和諧家庭」的典範。
自掏腰包,做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
1970年羅根洪出生在沙畈鄉石宮村。石宮村地處婺城區沙畈鄉北部,離市區35公裡,是一個純山區鄉村,生活水平低,屬低收入村之一。羅根洪家中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最小。一家人以務農為生,生活條件貧困。1988年,在家人的張羅下,羅根洪迎娶了同村比自己大三歲的付金香。羅根洪為人憨厚、老實,付金香性格溫婉、賢惠,二人婚後相處融洽,感情甚好。21歲時,羅根洪在村中造了一棟二層樓的房子,一家人住進了新房。為了多賺點錢貼補家用,2000年,羅根洪在金華市區買了一輛計程車做起了運客生意。因生意不景氣,兩年之後羅根洪又回到村中開起了拖拉機,一家人過著簡單平靜的生活。
2008年,羅根洪當上了石宮村的村支書,由於石宮村條件落後,從挑起石宮村村支書這個重擔起,他就在心中承諾:一定要帶領村民們發家致富。上任之後,羅根洪制定了村莊建設規劃,並開始實施村莊整治工作。因石宮村路況較差,羅根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村路,將每家每戶的道路相通相連,一直通到村口。在村莊整治的過程中,羅根洪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自掏腰包一萬元,並親自帶領村民們一起投入到修建通村道路的勞動中。
2011年,為了美化村容村貌,加強通村的道路安全,羅根洪與村兩委在村裡的多個地方安裝了路燈,並規劃建設了村裡的活動場所、辦公大樓。現在,原先村莊髒亂差的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換之而來的是乾淨整潔、寬敞舒適的新農村。
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進一步提升村民們的生活水平,羅根洪帶領村兩委通過多方奔走聯繫,引進企業投資,發展休閒農業,增加村民收入。羅根洪說,投資的老闆是他以前開拖拉機時接待的客戶,二人成為朋友之後,羅根洪邀請老闆到石宮村的水庫釣魚。到了石宮村,老闆被村裡的自然風景所吸引,決定投資發展石宮村的農業經濟。「以前也有其他企業老闆想要投資,但他們僅限於單獨合作,只管個人利益,我是不會同意的。」羅根洪表示,村中發展農業經濟一定要有村民們的股份,讓村民得到實惠。在這個前提之下,才能合作。老闆聽後認可了這個前提條件,他認為羅根洪的人品很好,便在石宮村投入了100萬元,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整修了東方紅水庫,建成了休閒農莊等項目,後來又把投資增加到1000萬元。
種植獼猴桃 做幫助村民致富的探索者
由於沙畈鄉地處金華城市供水水源地,石宮村又是水的源頭,發展養殖業,辦工廠肯定不可行。所以,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上必須另闢蹊徑。很快,羅根洪發現,這麼多年來,村中遊步道兩邊山上的毛竹被砍後,只剩下竹樁,很不美觀。於是,羅根洪就想著利用這裡的地理條件來開發農業經濟。2013年,羅根洪動員全村村民入股,並成立了浙江石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採用了「農戶+基地+公司」的發展模式,主要是以獼猴桃種植及深加工為主。
「我們把苗買進來,村民們免費領去種植,種好之後的銷路還是由公司按市場價收購,這樣一來,不僅能帶動村裡的經濟發展,還讓村民們有了工作,並且村民沒有任何經濟風險。」羅根洪表示,做農業收入來的沒那麼快,頭三年每年1000元股份分紅300元,第4年分紅400元,之後會按實際收入分紅。該公司的獼猴桃上市之後,在市場上賣得很不錯。
去年,公司在沙畈鄉共種植培育獼猴桃2500畝,三年後將完成種植10000畝的目標。
羅根洪還帶領有關人員進行實地考察,決定爭取在婺城區建設獼猴桃深加工基地,進一步解決獼猴桃種植戶的後顧之憂,拓寬就業渠道,為促進農民增收,生活富裕奠定基礎。同時,在石宮村先後舉辦了全國垂釣大賽,浙江省第二屆、第三屆全民體育節活動以及區組織的相親節活動等,提高了石宮村的知名度,更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生活。2014年,村裡成立了石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並且投資800萬元拍了一部以「五水共治」為主題的電影《迫在眉睫》。2015年,還受邀參加了「中國夢想秀」。
經濟發展起來了,羅根洪就想為村民辦更多的實事。每年,羅根洪會給村中老人發福利,7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發300元,80歲以上的每年發450元,90歲以上的每年發600元,100歲的老人則每年發1000元。每逢過年過節,羅根洪還會請老人們到農莊吃飯。今年,針對石宮村村路窄,會車難的現象,羅根洪與村兩委商量決定投入270多萬元,對村中1.7公裡的道路進行適當拓寬。
在羅根洪的心裡,未來的石宮村將會是另一幅藍圖,他要將石宮村建設成為第二個華西村,帶動村中老百姓致富,讓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家庭事業雙豐收 離不開背後默默付出的妻子
羅根洪常說,他之所以能在外面放開手腳拼事業,主要還得益於家裡有個賢內助。付金香剛嫁給羅根洪時,他只不過是個一窮二白的毛頭小子,不要說有車有房,家裡連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可就算這樣,付金香還是一心一意對待羅根洪,對待這個家。
羅根洪的父母本住在山上的老房子裡,父親去世以後,羅根洪與付金香就商量著將母親接到家中居住。母親搬過來之後,付金香對她悉心照料,噓寒問暖,還經常陪母親談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母親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不會有二話。」羅根洪表示,妻子性格內向,心地善良。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妻子承擔起家裡的所有事務,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響工作。為了讓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濫用權力,不迷失自己,付金香建立起一股家庭更加純樸和節儉的家風,牢固地守護著自己家門。她常吹家庭廉潔風,常念家庭廉潔經,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外做到「一身正氣上班去,兩袖清風回家來」。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操勞了一輩子本該在家過幾天清閒日子的付金香毅然來到農莊幫忙,接待客人,打雜燒飯,別人不願幹不想幹的活她都搶著幹,因為她知道這是丈夫花費了巨大心血的事業,不論大小,她都要在丈夫身後,給他出一份力。
羅根洪和付金香育有一雙兒女,為了養成孩子們良好的性格習慣,羅根洪夫妻二人對孩子從小嚴格管理,做到慈愛卻不溺愛。現在一雙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女兒今年33歲,現在沙畈鄉政府工作,已經成家。兒子今年27歲,現在上海工作。「兩個孩子性格內向,都很懂事,常常會給家人買禮物。」羅根洪表示,現在女婿也和他們一起住,一家人其樂融融,相敬如賓,從不吵架。當記者問起女兒羅小蘭眼裡的父母是什麼樣時,女兒笑著說:「父母兒女心很重,很會為他們考慮,生活在這個家庭裡很幸福」。
如今,羅根洪和付金香結婚已經三十多年了,感情依舊如初。有一年5月20號,因為520諧音「我愛你」,羅根洪特意買了一條項鍊送給付金香,給了她一個驚喜。「丈夫對我一直很好,雖然工作很忙,但家裡的事他都很關心,我會一直守著他。」付金香說道。
原標題:《「喜訊」婺城區羅根洪家庭獲評2019年度全國「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