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逕仂村:守護千年古樹,留住美麗鄉愁

2020-12-17 湘湘愛旅行

南畝鎮逕仂村樟樹王。劉嘉健 攝

日前,韶關市「十大樟樹王」正式掛牌,南雄南畝鎮逕仂村的千年古樟樹,以樹齡、樹高雙料「亞軍」的身份成功入選。這棵古樟樹不僅見證了逕仂村的千年歷史,還為南雄美麗鄉村建設添磚加瓦。

千年古樹見證村莊歷史

記者來到逕仂村,只見這棵古樟樹枝繁葉茂、高聳挺拔,樹根膨大呈球狀,在眾多樹木中脫穎而出。樹齡1000年,樹高25米,冠幅19米,樹圍13米,需12個成年人才能圍住。

相傳這棵樟樹是宋朝時期一名書生所栽種,後來人們在這建立逕仂村安居樂業。千百年來,這棵古樟樹一直守護著村莊,目睹了逕仂村的風雲變幻,也見證了村莊越變越美、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村民黃傳光說:「這棵樟樹就好像一把張開的綠絨大傘,為我們遮擋風雨。」

「大家對這棵樹的感情是相當深的,村裡幾十代人在樹下嬉笑打鬧、納涼閒聊,享受休閒的美好時光。」村民黃泉洋說。

藉助「古」元素打造鄉村旅遊品牌

在一代又一代逕仂村村民的守護下,千年古樟鬱鬱蔥蔥、枝繁葉茂,但歷經千餘年風霜雨雪,古樟樹也留下了不少傷痕。近年來,政府部門對這棵樟樹進行了修補樹洞、修枝整形、塗抹保護漆等修復工作,並進行掛牌宣傳保護,讓古樟樹煥發了新的生機。

該村村支書王鏡明告訴記者,20世紀50年代時,村裡亂砍濫伐現象很嚴重,到20世紀70年代,大家開始有了保護樹木的意識。「當時有個外地人來買這棵樹,但村裡沒有水泥路運不出去,他說給村裡建一條水泥路,修路和買樹的費用加起來,他願意出35萬元。」

「我們聽到35萬元,覺得不可思議,也不敢答應,就讓人去打聽有沒有類似的事情,後來別人說古樹是不能賣的,我們就沒賣了。」王鏡明說,村民也意識到古樹的價值,自發地用紅磚把古樹圍起來,保護古樹。

南雄南畝鎮林業站工作人員張衛東說:「2017年省林業廳的專家對這棵樟樹進行了修復,把腐爛的樹皮都去掉,塗保護漆做防腐處理,讓古樹重煥生機。」據悉,近年來,鎮村、林業部門等籌集資金進行培土護根,修建圍欄保護古樹,還有不少熱心村民自發對古樹進行看護,形成了較好的保護機制。

「早些年搬到城裡去住了,過年會帶著家人回到村裡,帶著孫子外孫來看看這棵千年古樹,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意識。」黃傳光說。

在村裡住了30多年的黃承祿看著古樹回憶起兒時在樹下玩耍的情景,「小時候天天來這裡爬樹,有時還在樹上睡著了。如今千年古樹出名了,陸陸續續有遊客過來玩,也讓我們這個古村出名了,感到挺自豪的。」

得知村裡的古樟樹當選韶關市「十大古樟樹」,村民們都很自豪。藉此契機,逕仂村希望將古樟樹打造成本村的鄉村旅遊品牌,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村是省級古村落,有很多古樹,掛了牌的樟樹就有100多棵,還有其他的松樹、榕樹等100多棵,共200多棵古樹。這棵古樟樹是最大的,也是時間最久的,我們想用古樹和古村落這些『古』元素打造鄉村旅遊品牌。」王鏡明說道。

文字: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嘉寧

編輯:童雅君

責編:薛柏華

【來源:文化韶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留住鄉愁振興鄉村
    三年磨一劍兩村入選首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今年4月上旬,省住建廳、省文旅廳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認定公布了第一批107個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此舉意在保護傳統村落留住美麗鄉愁、讓鄉村重煥生機。幸運的是,我市連雲區的黃窩村和大竹園村2個村成功入選。
  • 緊跟十二月的步伐,探尋迷人的金黃,一起去韶關南雄「掃黃」吧!
    銀杏染秋——絕美坪田:千年古銀杏位於南雄市東北部坪田鎮,距南雄市43公裡。坪田鎮有一大片千年的銀杏樹。2000多棵銀杏樹中,最長的1680多歲,最短的也就兩三百歲。成為南雄——古銀杏群的獨特景觀。每年11月下旬到12月,銀杏是最美的時候。這時,銀杏樹的綠色扇形杏葉,被秋霜慢慢染成金色。
  • 千年古樹守鎮坪
    原標題:千年古樹守鎮坪 席間得知,在這個被稱為大樹村的村莊,山裡人家待客,除了本地的土菜土酒必不可少,村裡還藏有一景,能讓來客眼界大開——山腳下一棵樹齡千年的油杉樹。 這一日恰逢平利到鎮坪的高速公路貫通,天塹變通途,緊閉山門好幾千年的一把石鎖好似被打開,村子裡像過年一樣熱鬧。
  • 古田鳳埔蘇墩村:留住記憶 記住鄉愁
    據悉,該項目是為了記住鄉愁、留住鄉情、啟迪後人,使鄉村文化振興擁有更加豐富的精神內涵。蘇墩村是整村搬遷形成的庫區移民村。958年為響應國家「一五計劃」興建古田溪水電站,蘇墩村村民毅然獻出自己美麗的家園支援國家建設。
  • 周口有故事:留住鄉愁 弘揚周家口農耕文化
    「牛」更給古老的周家口帶來了流傳至今的「八景四珍」的美麗傳說。周口「四珍」之一周家口牛肉老周口「四珍」之一的周家口牛肉早已走入周口的千家萬戶,成為餐桌上的珍饈美味。百姓在大快朵頤吃牛肉的同時,背後少不了一群在牛肉行業默默耕耘的「牛人」。
  • 河南一座小小古村卻是古樹王國,長滿名貴古樹,千年紫藤有名
    河南新縣深山裡的一個小村莊,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小村莊,被稱為「中原古樹王國」,村子裡到處都生長著名貴的古樹,多達一百多棵,其價值不可估量,其中,千年樹齡的紫藤樹最為有名。韓山村位於新縣香山湖上遊的高山上,宋末元初就有韓氏族定居,現在的古民居有110戶,村外散布著古村,村子裡的古樹,都是長年累月長大的,形成了一種古樹文化,走進韓山村,自然就能感受到,這裡古樹參天,無論從生態上還是從自然上,都給人一種進入原始森林的感覺。
  • 秦州:尋找古樹 讓年輪講述村莊的故事
    在村口就被碩大的樹冠吸引著我們,根據秦州區林草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們今天來到的這裡所看到的兩株古樹,正是我們要尋找的秦州古樹之一,本土的樹種毛白楊,這兩株樹三百年以上的樹齡,在這裡就像兩位將軍一樣守護著村子的寧靜,古樹是歷史的見證,同樣它也在這個村子裡見證了村民和自然的和諧相處。」秦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磊現場報導。
  • 涼燈村:鄉愁與幸福永駐
    一路驚奇,一路感嘆,驅車而上約5分鐘就到了地勢相對開闊的山頂——一個美麗的古樸苗寨掩映在山林疊翠間。寨內古樹參天,鳥鳴滴翠,青石板小徑乾乾淨淨,兩旁瓜蔓繞籬,花草爭豔,一棟棟土牆黛瓦的傳統民居錯落有致,門前稻田裡谷穗飽滿低垂,三五成群的遊客在古樹旁、石牆邊拍照留念……在村間遊走,宛如徜徉於一條歷史畫廊中。古樸典雅的民居。
  • ...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會客廳」留住鄉愁 點「靚」藏馬
    藏馬鎮大馬家疃村地處丘陵地區,冬日時節,風過鄉野,儼然成了煙雲流潤的疏離畫境;田疇沃野,養育著世代農耕的大馬家疃村人。「鄉村會客廳」由普通的民居小院打造而成,牆院上繪畫著引發人們鄉愁的美麗畫面。駐藏馬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通過對大馬家疃村進行深入調研和走訪,了解到大馬家疃村268戶村民家中,共有57處房屋處於長期閒置狀態;同時,藏馬鎮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怡人的自然風光。
  • 讀美麗庭院打造故事,看他們這樣留住鄉愁
    讀美麗庭院打造故事,看他們這樣留住鄉愁 2020-11-27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留住鄉愁!南昌新建區首座鄉村藝術館,滿滿的兒時記憶!
    歷史建築是文明的傳承文化的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手扶拖拉機,二八式自行車,黑白電視機,舊糧票……這些許多人留在記憶裡的鄉愁,如今在南昌市新建區溪霞鎮土庫村的鄉村藝術館裡此館為新建區首個鄉愁記憶館,集村史演變與農耕文化展示為一體,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等形式,展示了幾十年來土庫村的歷史變遷
  • 千年打卡勝地有這麼多千年古樹……
    這裡是「千年打卡勝地」永州這裡有2500歲的「湖南省銀杏王」這裡有1130歲的 「湖南省樟樹王」這裡有樹高超過50米的楓香這裡有全國罕見的脈鵝耳櫪這裡有網紅打卡最美秋景「中國銀杏第一村」這裡有你了解和不了解的「永州之最」……古樹名木是生態文化的傳承者和人類歷史的見證者之一,是公認的綠色文物和化石。
  • 雲南華寧衝麥村:黨建引領文化聚力 留住「鄉愁記憶」
    衝麥村是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寧州街道的一個行政村,這裡綠林掩映,潭泉清澈,古式房屋錯落有致,一條條青石板路在村中蜿蜒伸展…… 近年來,衝麥村黨支部堅持以「黨建+村落保護」的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傳統村落村居環境改善、村莊業態培育、鄉村文化傳承、農民持續增收,以黨建為引領留住「鄉愁記憶」。
  • 最美「杏」 福村!《小康村24小時》第二站走進長興方一村
    村在山中,樹在村中,房在樹中,人在畫中。  千年古樹,人文薈萃。美食美宿,留住鄉愁。  充滿「杏」福的小康生活,這是一種啥體驗?  24小時慢直播、為「浙「拼單、主播帶你遊……7月8日,浙江廣電集團融媒體新聞中心大型融媒特別策劃《小康村24小時》將走進第二站——長興方一村。
  • 【地評線】東湖評論:為古樹名木「體檢」,保護「城市記憶」
    湖北省內森林資源豐富,是全國林業大省,古樹名木較多,全省現有古樹名木825854株,其中一級古樹3550株,名木19株,一級名木由省政府實行一級保護,二級名木由市級政府實行二級保護,三級名木由縣政府實行三級保護,通過實行三級分管,壓實各級政府古樹名木保護擔子,細化工作任務量,對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 東莞市林學會在1018歲「東莞樹王」下普及古樹保護知識
    12月29日下午,在這棵千年秋楓樹下,東莞市林學會聯合市林業科學研究所、企石農林水務局,開展以「邂逅東莞的千年古樹」為主題的森林植物科普活動,現場普及古樹名木、古樹保育知識,並勘測「樹王」健康情況。當天,在舊圍村秋楓公園,市林學會相關人員介紹了東莞市古樹名木法律法規、保護管理措施及研究成果,講解千年秋楓的有關歷史和保護情況。通過互動交流,解答林業幹部、群眾在古樹保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綠色田園留鄉愁——射陽縣合德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見聞
    這一幅幅美麗多姿的新農村畫卷讓老百姓見證了該鎮美麗鄉村建設的豐碩成果,也讓百姓留住了濃濃的鄉愁。「我們喜歡生活在農村,這裡無論是醫療、文化娛樂,還是居住環境,一點也不比城裡差。」家住射陽縣合德鎮淮海居委會居民吳海成談起該村美麗鄉村建設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不禁連連稱讚。
  • 七古崖:古民居留住舊時光
    -隴南古民居-留住民居,系住鄉愁古民居的生態樣本,讓鄉村回歸鄉村裡。據裕河鎮幹部袁軍介紹,近年來,按照「三善」「四平」的要求和「一保二建三修四拆」的原則,裕河鎮在處理好「拆」和「保」關係的基礎上,加強了對古建築、古民居的保護,不僅傳承了傳統文化,延續了歷史文脈,更留住了鄉愁記憶。
  • 西北最大古樹:天水秦州區太京鎮龐家溝的這三棵古樹已有300多年
    在村口就被碩大的樹冠吸引著我們,根據秦州區林草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們今天來到的這裡所看到的兩株古樹,正是我們要尋找的秦州古樹之一,本土的樹種毛白楊,這兩株樹三百年以上的樹齡,他在這裡就像兩位將軍一樣守護著村子的寧靜,古樹是歷史的見證,同樣它也在這個村子裡見證了村民和自然的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