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婚紗照的靈魂。秉承「以愛悅愛」的後古,十七年來始終堅持對「愛」的傳遞,用愛的儀式感為每個人造一個幸福的夢!
對於「愛」追求,後古人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影像,用影像記錄「最真實的愛的情感」。
那些令人動容的優秀攝影作品,往往凝聚創作者對影像背後真實情感的「過分」追求,這也是每個後古技術人的特色。
正如後古集團研發中心總監KK穆所說,「攝影不只是用光的藝術。美,是片子裡的一種情感。」
KK穆
後古集團樣片研發中心研發總監
後古婚紗攝影首席總監樣片研發師
中國知名樣片研發師
婚紗攝影作為婚姻幸福時刻的見證,其核心價值在於真實展現兩人之間的愛,以及對這份愛情和未來的堅定。
與其他影像藝術工作者一樣,後古的攝影師們善於捕捉人們臉上微妙細膩的情感瞬間,用影像的方式展現那些無以言表的幸福情緒。
「固執」的後古人:為追求儀式感,花100天造宮殿教堂
時至2020年,後古已在全國擁有五大攝影基地(廈門潮殿基地、廈門瀾廷基地、成都美學基地、深圳大鵬基地、三亞海灣基地)。
每座基地都結合區域文化特色,融入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理念,豐富多樣的拍攝場景為新人提供的不僅是拍攝體驗,更是感官上的滿足。
但是這還不夠。
用KK穆的話說就是,「婚紗照是一種儀式感,儀式感能瞬間喚起那種真誠的情感。儀式感是愛的表達,是藝術靈感的呈現。」
為了能喚起愛人之間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後古希望將內景做得更加極致。正是這份堅持造就了這座福建唯一的沉浸式影視級實景攝影美學空間——紅館。
對於紅館的初次印象,很多人在剛聽到時都覺得「誇張」。建一座宮殿、一座教堂,就為拍攝婚紗照?
但當他們置身於紅館時,「驚嘆」是自然而然的。作為攝影美學空間,紅館從一開始就延續了後古人對儀式感的追求。
有別於普通的室內布景,紅館整體採用影視級的實景標準來建造。整座中式宮殿與西式教堂,打破了傳統內景的拍攝限制,360°沉浸式實景營造了多層次的感官體驗,真正做到身臨其境的效果。
故宮是東方建築美學的典型代表,也是中華建築的智慧結晶。中式內景基地錦繡明城就是以故宮為靈感,還原彩畫、鬥拱、榫卯、板門、繡球、仙鶴、贔屓、金柱、龍鳳等元素,完整復刻出中國傳統婚嫁場景,讓新人宛如穿越時空,夢回華夏,演繹一段「鳳冠霞帔,十裡紅妝」的愛情故事。
西式的白榆教堂則採用了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風格,揚棄了炫目華麗的彩色玻璃及繁複的雕刻,大面積使用莊嚴肅穆的爵士白大理石色,突出更契合當代人審美的極簡主義建築特色,以最質樸的風格見證純潔的愛情。
如果說錦繡明城是復刻故宮,那麼白榆教堂則是打造了一座人間的愛情聖殿。神聖的教堂,白色的榆木,木色的地板,點綴生機勃勃的植物和米白色的蠟燭,打造一場聖潔的夢中婚禮。
27次研發討論會:從妝造到光影,每個細節都一再鑽研
美的場景,自然要拍出美的照片。後古的每個研發人似乎都是有強迫症的完美主義者。
紅館的落成對研發團隊也是一個挑戰,實景不同於以往的布景,人物的情緒更加飽滿,層次也更加豐富。
為了拍出符合創作理念的樣片作品,KK穆帶領後古集團的研發團隊在正式拍攝前開了近30次的創作研討會,在風格、服裝、頭飾、道具、光影等方面反覆討論嘗試,不斷勾勒雕琢。
紅館不僅是一座攝影基地,更凝聚了後古集團對婚嫁文化的理解與創新,每一次的攝影創作,都是後古人對幸福的堅持與表達。通過一次次對產品的不懈打磨與鑽研,後古希望讓每一張婚紗照都能成為鐫刻人們真愛的藝術品。
藝術源自情感的內在表達,影視實景見證愛的儀式感。後古人追求幸福,也傳遞愛。這一次,讓真愛遇見儀式感,在紅館,一起認真造一個關於幸福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