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公司門口,夜班公交站臺。小王百無聊賴,掏出手機打算消磨時間。打開訂閱號消息後,一篇推送十分醒目:持續性熬夜加班,你離猝死還有多遠?
算了算了,不如刷刷微博,看看林有有是不是又作了 ....... 然而映入眼帘的卻是:男子突然暈厥,緊急時刻,AED 挽救了一條瀕臨猝死的生命 ......
小王摁黑了手機,出神地盯著屏幕中的自己:「發量如同張東升了」,接著長長地嘆了口氣,摸了摸隱隱作痛的左胸,忽然有了一絲好奇:「 AED 是啥,出了事兒,果真能靠它撿回一條命?」
1、AED 是什麼?
AED 是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也即自動體外除顫器的簡稱,指一種可攜式醫療設備,可用於搶救心臟驟停的患者。(▽看視頻,了解 AED 的使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當商場或街道等公共場所中突然有人昏迷不醒,無意識也沒呼吸時,AED 就成了最有效的「救命神器」 —— 電一電,就能把心臟電「活」。
2、觸電會死人,AED 「電一下」反倒能救命?
一顆健康心臟,跳動是有節律的。這是由於心臟的特殊「電池」 —— 竇房結,能自動且有節律地產生電流信號。這些電流依次從心房和心室穿過,引起心肌收縮,心臟才一直「活」著。
然而,「電池」也可能出故障,比如發出錯誤的電流信號,讓心臟顫動 —— 跳動幅度變小,節奏變快。本來心臟是「大步悠閒走 T 臺」,忽地就變成了「小碎步快走於鄉野間」,心肌無法正常收縮,血液也無法正常循環了。這時,缺氧的人體「無意識」,也「無呼吸」,瀕臨猝死。
咋辦?用 AED 電擊除顫,強行中止心臟內部的「亂象」:將一定額度的電流通過 2 個電極貼片運輸至心臟,讓紊亂中的心肌細胞被「嚇出一個激靈」,進入「放空」狀態,隨後再「滿血復活」。此時,竇房結恢復正常放電,心臟也再次正常跳動。
AED 可能會要走直男解內衣的「第一次」?
有可能!「滿滿電流」的 AED 與女性內衣中的鋼圈「犯衝」。因此,施救時碰到這樣的內衣咋辦?解!
AED 的電流會不會流向我的眼,燙傷隱形眼鏡?
別別別瞎想!首先,該用 AED 肯定要用,否則命都沒了,哪兒有功夫惦記眼睛?再說了,AED 的電流和電壓都是預設的、有針對性的,並不會像觸電般,帶來其他臟器的燒傷。此外,它還設有多重保險和報警程序,安全性「槓槓的」。
AED 「救」了我,我只愛「福報」,醒來就奔公司加班刷夜,可不可?
慢著!別加班加班前先去趟醫院!「問題心臟」不會因 AED 而變「良民」,畢竟「事出反常必有妖」,差點「猝死」要麼是因為你平時太勞累,要麼但大概率是由於你患了某種疾病。
3、AED 之外,「電」別放得太隨便
除運用電流給心臟除顫外,一些治療情緒性疾病的電休克療法也與「電」相關,後者原理類似:使大腦內部在電流作用下恢復動態平衡,重新調節神經電活動和神經內分泌,從而穩定情緒。
然而,「電」的另一些出場方式卻並不友好,畢竟 ——
· 靜電
冬天,許多人一碰門把手,手就得往回縮;晚上關燈脫衣,竟能看見愛電的火花;早晨掀開被子,「呲呲呲」聲立即縈繞耳旁。
這些都是靜電搗的鬼。人體容易因摩擦生電而儲存一定的靜電,少量靜電沒啥大事兒,但多了就容易改變體內的電位差,幹擾心電及腦電的傳導,嚴重時還會引發心率異常和神經衰弱等病症。據統計,冬季有 1/3 的心血管疾病與靜電相關。
· 雷電
從天上「下凡」的電流,勢必不凡得浩浩蕩蕩,遠非人體所能承受。被「雷劈」時,首當其衝的便是心臟。過強的電流能直接讓心臟「永久停用」,器官繼而失能,人便「在劫難逃」了。
其實,不管是安靜「使壞」的靜電,還是「惡」得明明白白的雷電,都屬於自然現象。
【來源: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