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拉丁是世界經典名著《一千零一夜》裡的人物。書中給阿拉丁的設定就是中國人,故事裡的中國基於作者的想像,有著濃厚的伊斯蘭色彩。簡單說,這只是一個以中國為背景的中東故事。
今天,「阿拉丁是中國人」這個話題,突然火爆網絡,登錄熱搜榜單,還被譽為「2019開年最勁爆的冷門知識」。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阿拉丁是世界經典名著《一千零一夜》裡的人物。
《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其故事發端於古印度與波斯,在公元八世紀後匯入阿拉伯傳說,此後又融合了埃及麥馬立克王朝的故事,才形成了規模化的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最初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在民間流傳,而後經歷了手抄本的時代,直到1704年才被印刷成書。首次印刷得益於法國學者加朗,他根據收集到的敘利亞手稿,將故事翻譯成法文出版。
加朗版完整的保留了《阿拉丁與神燈》和《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兩個知名故事,但是敘利亞抄本中並沒有這兩個故事,同時期的抄本和印本也沒有,後世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加朗根據傳承者口授翻譯整理的。雖然這兩個故事的來源不甚清晰,但這並沒有妨礙阿拉丁與阿里巴巴在全世界「揚名」,因為後世的諸多版本都受加朗版影響,「繼承」了這兩個故事。
在我國,最早介紹這部書的是林則徐編譯的《四周志》;最早開譯故事的是周桂笙;最早使用《天方夜譚》這個譯名的是嚴復。
《一千零一夜》這部書中能看到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對阿拉伯世界的影響,書中有很多故事都提到中國和中國人,比如,《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駝背的故事》等。
在《阿拉丁》單元裡,書中給阿拉丁的設定就是中國人,故事裡的中國基於作者的想像,有著濃厚的伊斯蘭色彩,故事裡的人物都叫著阿拉伯名字,統治者也更像是波斯王而不是中國皇帝,故事裡沒有儒生和佛教徒,但有猶太商人。簡單說,這只是一個以中國為背景的中東故事。而且故事裡的中國設定,不僅可以增加神秘感,還能凸顯精靈的超能力——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往返於東西方,多麼厲害!
總之,故事裡的阿拉丁是中國人不假,但這也僅僅是個故事。
參考文獻:
1.宗笑飛,加朗與《一千零一夜》及其他,《東吳學術》2018年第2期
2.宗笑飛,《一千零一夜》及西漸舉隅,《東吳學術》2017年第2期
3.仲躋昆,《一千零一夜》前言,人民文學出版社
4.百度百科之「阿拉丁」詞條,https://baike.baidu.com/item/阿拉丁/31155?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