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女教師趙言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20-12-19 澎湃新聞

鄉村女教師趙言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20-09-0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巨野融媒

核桃園鎮山西小學教師趙言言,師範畢業後放棄城裡工作,毅然回鄉做了一名普通的農村小學教師,日復一日面對著黑板和孩子們求知的眼睛,默默堅守著為人師者的責任與信念。

趙言言從小生長在農村,更加了解農村教學環境的惡劣,明白基層師資隊伍的重要性, 雖然當時是村裡屈指可數的大學生,她依然選擇留在了農村教學, 轉眼間就是十一年。

趙言言告訴記者,因為這裡就是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父老鄉親,根在這裡,就想用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一份貢獻,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夠走出去,走出農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隨著社會變遷,很多農村孩子跟父母進城就讀,留下來的大多是留守兒童、趙言言為這些孩子傾注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劉長興是趙言言班裡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幾年前父親因故去世,一度變的敏感而消沉,趙言言用了四年的時間,幫助孩子重新找回了陽光與自信。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多年來, 趙言言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學生,在各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多次被評為市、縣「 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2019年被評為菏澤市優秀教師、菏澤市教學能手,併入選了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趙言言十一年來秉持「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信條,在教壇上勤奮耕耘,用實際行動滋潤農村孩子們的心田,詮釋著為人師表的精神和情懷。

巨野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王園園 鄭晨晨

編輯:龐蕭然

審核:謝新華

如果您有什麼值得關注的線索一定要告訴我們哦!

新聞熱線:0530-8361111

原標題:《鄉村女教師趙言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桃花紅兮李花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品格高潔,自會贏得人們崇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做人亦是如此!為人真誠正直,品格高潔,自會贏得人們崇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為什麼醫護人員、警察、解放軍戰士可以得到人民尊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論》:「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 普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實關於美國大選,俄羅斯現在超脫得很,之前俄羅斯外長就戲稱俄方將解決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問題。同時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早前也表示,有關俄方幹預美國初選的消息是「妄想的」,並指出,克裡姆林宮預計,隨著大選的臨近,類似「新聞」會增多。
  • 菏澤市巨野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菏澤市巨野縣田橋鎮中心小學教師司雲,紮根鄉村任教二十餘載,儘自己所能,奉獻在農村教學和脫貧攻堅一線,用知識引導無數孩子走出鄉村、改變命運,畫出了一條鄉村校園的最美風景線。一根線,一個箱子, 是司雲平時常用的上課道具,在她的課堂上,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充滿樂趣,很多在她班上畢業後的學生評價,司老師的教學風格自成一派,是農村小學裡難得的快樂教育引導者。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尋訪女「艄公」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尋訪女「艄公」——記海南省儋州市蘭洋鎮番打小學教師王金花  聽說儋州市蘭洋鎮番打小學有位30年划船接送孩子們上下學的女「艄公」王金花,一大早,記者就驅車從海口直奔儋州市蘭洋鎮番雅村採訪她
  •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知多少
    特殊地位;關愛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試金石。4.教書育人——教師天職考察角度: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常見考點:教育性教學原則;經師易遇,人師難求。教師職業道德區別與其他職業道德的根本特徵。
  • 河南40名教師入選「國家教育部鄉村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恭喜了,今年河南這40名教師成功入選,新鄉有5名!「國家教育部鄉村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年輕有為的教師們能夠入選,前途肯定不可限量。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教師吧。河南省教育廳公告全文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省直管縣(市)教育局: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學員推薦工作的通知》(教辦師〔2018〕233號)要求,經市縣推薦、專家評選等程序,擬確定郟縣茨芭鎮中心小學孫曉紅等40名教師為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現將人員名單
  • 【福利】教師節快樂!虹青君送您明亮的眼睛、美麗的微笑作為賀禮!
    送給你小星星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動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無論歲月變幻愛你唱成歌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謝謝你,感謝有你世界更美麗今天是教師節只要你是虹口的教師這波節日福利一定有一份適合你、屬於你!
  • 棗中高一一部優秀教師風採
    個人簡介:陳文彥 語文教師教學箴言:真誠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評價:腹有詩書氣自華,您用激情點燃了我們學習的熱情!您幽默風趣、談笑風生,用智慧讓枯燥的知識有了鮮活的靈魂!您坦率真誠、亦師亦友,耐心回答我們的每一個問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用您的笑容,一個棒棒糖,一袋酸奶,一個個小禮物給予了我們前行的無窮力量!
  • 鄉村女教師癌症晚期 最後心願捐獻眼角膜(圖)
    重慶晚報記者 史宗偉 實習生 周邦靜 攝最美鄉村女教師的「最後」心願捐獻眼角膜,永遠看著家鄉那些孩子為了34個即將畢業的孩子,到巫山縣平河鄉小學支教的23歲鄉村女教師曹瑾,拖著重病堅持順利送走畢業學生。然而,兩個多月的堅持,卻把自己拖到癌症晚期(重慶晚報曾連續報導)。
  • 「中國好人」司萬平:用愛心,為鄉村學生的人生啟航 !
    37年堅守鄉村教師崗位,悉心照料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四處籌款資助23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司萬平將青春年華獻給教育事業,用滿腔赤誠為鄉村學生撐起一片愛的天空。從代課教師轉為正式教師,再到如今的全國優秀教師,一路艱辛,一路收穫。司萬平先後取得中專、大專、本科文憑,參與教育科研發表的論文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榮譽。「司老師對教研工作的『鑽』勁和對學生成長的『盯』勁,在我們教師隊伍中有口皆碑,她教的班級中考成績每年都穩居全縣上遊。」學校教務處主任張其剛說。
  • 平涼知名書畫家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開展進校園揮毫潑墨贈書畫活動
    平涼知名書畫家,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開展進校園揮毫潑墨贈書畫活動正在清街小學進行時!水墨花鳥,山雲水霧,亭臺樓閣……2020年12月29日,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開展進校園揮毫潑墨贈書畫活動!活動中,邀請到平涼知名書畫家戴季昀老師、中國書法教育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平涼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戴季昀老師。
  • 一個帶著學生追光的人——記懷化市優秀教師胡春香
    一個帶著學生追光的人——記懷化市優秀教師胡春香通訊員 周楠良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的關愛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從教23個年頭,胡春香老師用自己的愛心、專心和真心一直耕耘在三尺講臺,可謂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路走來,風雨兼程,碩果纍纍,2020年9月,胡春香老師被評為懷化市優秀教師,並作為全市十位優秀教師代表受到市領導接見。
  • 70名人民教師集體申請辭職,請別再拿老師說事,鍵盤俠們!
    而教師,由於職業性質的原因,不但可以固定上下班,而且每年都有著寒暑假,最重要的工作穩定、福利待遇還不錯,成為眾多大學畢業生夢寐以求的工作,隨之教師資格證成為爭相報考的證書之一。在我國,由於教師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下一代智力的啟蒙者,因此被眾多學生奉為「辛勤的園丁」、「蠟燭」、「靈魂的工程師」,是令人尊敬而又高尚的職業。然而,不知在何時,令人頂禮膜拜的教師職業跌落神壇,取而代之的是「收受紅包」、「推銷書籍」、「照本宣科」,到底是誰在敗壞著教師的聲譽,混淆著大眾的視聽?
  • 一個帶著學生追光的人 ——記懷化市優秀教師胡春香_都市新聞_新聞...
    一個帶著學生追光的人——記懷化市優秀教師胡春香通訊員 周楠良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的關愛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從教23個年頭,胡春香老師用自己的愛心、專心和真心一直耕耘在三尺講臺,可謂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路走來,風雨兼程,碩果纍纍,2020年9月,胡春香老師被評為懷化市優秀教師,並作為全市十位優秀教師代表受到市領導接見。
  • 陪伴在鄉村教師身邊的都市白領
    在成為「鄉村師範生陪伴計劃」的志願者後,這位常年奔波在各大都市間的螞蟻集團員工,必須要抽出一些時間,來傾聽藏區青年教師的見聞與心聲。那是一片戴卓偉從未到過的地方,那是一種他幾乎「無法想像」的生活。在北京、上海、杭州以及成都,66位像戴卓偉一樣的都市白領傾聽著近兩百位年輕鄉村教師的煩惱、憂愁與快樂。他們起初也曾擔心,僅憑一腔熱情,真的能幫到這些鄉村教師嗎?
  • 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
    在備考中需掌握以下幾個基本點:教師職業道德的概念需要準確識記,多以單選、填空及名詞解釋等形式考查;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功能是常考知識點,需要理解每一個特點的內涵,多以選擇題形式考查;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是重要內容,需要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方法是常考點,需要重點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屬於常考考點,需記憶背誦,結合實際案例深入理解和運用,多以單選題、多選題、案例分析題等形式考查。
  • 【我是輔導員】北方民族大學王玥: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面對家庭突發變故的學生,她成了24小時保姆,四年持續的鼓勵、開導、幫助和陪伴,讓這個孩子順利畢業,並考取了碩士研究生,開啟新生活;面對學業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她通過「結對子」「開小灶」的方式幫學生補習功課,順利完成學業的學生,最終回到家鄉也成為了一名大學教師,學生發來動情的簡訊:「我要像老師幫助我一樣,幫助我們那裡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
  • 通過網課看出鄉村小學有些教師水平水限,怎樣提高他們的水平
    通過網課看出鄉村有些教師水平低,這是很有可能的事,要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先要分析鄉村教師的現狀。一,鄉村小學教師老齡化嚴重。1,如我所在的縣城郊的鄉鎮中學,靠近鎮街,70多教職員工,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男教師40歲以下零人,46歲的我算為數不多的年輕男教師之一,40歲以下的女教師不超過5人,且都30多歲以上。2,鄉村小學地處更偏僻,條件更困難,老齡化更嚴重。且有大部分是以前的民師,或代課教師轉的正。
  • 宿遷市洋河新區鄉村教師王維超:堅守鄉村教育36年
    宿遷網訊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是54歲的鄉村教師王維超,是「宿遷市最美教師」之一。在宿遷市洋河新區鄉村中學的崗位上,他堅守了36年,用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守護著鄉村教育,照亮了孩子們的讀書路。18歲那年,王維超得知泗陽縣招聘鄉村代課老師,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應聘了,如願以償成為桃果源中學一名數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