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質疑網絡電影三毛特效?
麻煩看看這部《聊齋殘卷》
《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自下而上一鏡到底的長鏡頭,畫面是被困的樹妖以及一隻小鳥:白瞳依,也就是本片女主。
緊接著,在一眾大場面、大特效中,幾個主要人物依次出場,本以為可能只是前六分鐘定律,結果,越看,就是大型真香現場。內心os:這一看,就是花了真金白銀在製作和特效上的影片。
打開彈幕和評論,不難發現,影片的視覺衝擊正是用戶反饋較多,且備受好評的元素。在立項之初,影片的定調就是一部視效大片。他坦言自己特別喜歡木星的耀斑這樣詭譎的星雲圖案,不否認有私人願望的促使。基於此,在影片中做了部分嫁接與融合,期間做了大量的實驗與驗證,初心就是想做一部風格化一些的影片。
負責視效的導演林健強與趙聰一拍即合,從劇本階段便一起加入,合力視覺方面的開發。在他看來,《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肯定要有別於同類型題材的片子,帶給用戶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影片《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中,幾乎每分鐘就可以看到一個甚至多個特效,且又都是大特效,質感肉眼可見。據介紹,影片累計超過900多個特效,視效佔據總成本比列也明顯高於其他影片。
效果自然而然也極具質感。開篇樹妖一葉與長生的一戰,刀光劍影,只見樹妖瞬間變身千手觀音的戰鬥模式,而長生則是千劍萬劍抵擋,兩位妖界大佬之戰一觸即發,眼看樹妖即將一招致勝,只見長生現原形穿掌而入,藍黃之戰繼續,亦正亦邪,故事轉至人間。看完讓人忍不住想把「刺激」打在公屏上。
有意思的是,此情此景讓人有種看動漫《火影》的既視感。趙聰沒有避諱,他直言自己還有影片特效導演,都是動漫迷,兩人達成共識,欲打造一個極具風格的妖界,布景和色調有參考大量的日本漫畫。
順勢聊一波《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的色調。
電影中,光影其實相當有考究,但又極容易被忽視。在《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中光影的處理偏冷調,霓虹色、藍色,趙聰表示,這是和攝影團隊聊完後的定調,目的在於讓影片風格更強,「哪怕是做網大,也希望是很風格化的網大」。
在他們的理解中,藍色屬於偏危險、憂鬱、冷靜的色調,霓虹色調則具備驚悚氣質,如此一來,賦予人間一種危險和驚悚的氛圍,豐富和烘託影片人物赤霞和白瞳依的設定。
誠然,好的品質離不開前期的儲備。據了解,《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從立項到上線,歷經一年半時間,後期特效也是反覆推敲。
關於特效的籌備與完成,林健強表示,早在籌備階段,主創團隊對特效的表現形式進行過多次討論,並製作上百段預演。做好世界觀設定以後,他們還需要配合導演去完成三維動態分鏡。影片中有設計不少在空中的調度及表演,為了現場拍攝的效率,在設計三維動態分鏡時還必須考慮到現場的實際調度的可行性。
此外,通過大量流體運算,在技術組為項目專門開發的漩渦力場加持下,也將帶來超越大家想像力的玄幻景致。渾然一體的人物與場景,在方寸之間盡顯「東方志怪」的宏大宇宙世界觀。
《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也是林建強自2017年加入網絡電影特效市場以來,接下的機具挑戰性的一個項目。他稱導演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人,一直希望能給觀眾帶來有別與同類作品的世界觀設定。於是,他們在視覺元素和色調、鏡頭語言上做了大量的嘗試。
比如上文提到的千手觀音的戰鬥模式,其實設計了多種模式,最終選擇了這種以手印形式發射出來的戰鬥形式來表現,更燃。「視效組的任務是與導演一起共同去創作,讓視效能給到世界觀和人物更好的烘託。」林建強如是說。
又是聊齋又是動漫,
《聊齋殘卷》給你一個沒看過的「妖界」
「六道天書乃妖界至寶,載功過,判生死,鎮一方平和。千年前,大妖長生以天書之力,控制眾妖靈,有樹妖一葉憤而抗之,遭千年封印。」——《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臺詞節選
開篇定義,在一眾強視覺滿足觀看的同時,從故事到男主陸判官、女主白瞳依的身份也藉助鏡頭語言和臺詞,做了基本交代。
《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由杭州堅果影視文化、上海凡酷文化、北京黃金壹代文化、天津大有腦洞影視出品。講述了妖靈以修善為本,一生造福積累功德,卻不料惡念之妖長生自詡為仙人,妄想控制整個妖界,為禍一方。白瞳依帶領判官陸之道克服千難險阻,躲避長生爪牙的追殺,前往妖界重新執掌六道天書,最終陸之道為蒼生除邪魔,邪惡勢力長生被打敗,妖界回歸和平美好。
嗯,這個妖界,有點意思。
在妖言妖,是繼特效畫面之外,看《聊齋殘卷》時另一個吸引到拍sir的一個點。區別於以往絕大多數有妖怪元素的影片,《聊齋殘卷》的設定是妖和妖,人和人間只是劇情所需的陪襯。
談及項目開始的契機,趙聰表示和編劇蘇悅年,一直想做一部以特效為主,呈現不一樣妖界的電影。之所以選中《聊齋》這一大IP,首先是IP本身經典且極具國民度,再就是在這個設定中可操作性大,意味著可以有很多可能性。
「如何平衡影片視效與故事的部分?」我們問道。
趙聰表示重點在劇本階段,有刪減。他表示,因為有了主打特效的定調之後,有些故事是為了突出和合理化一些場景和畫面去寫的。也有因為因為成本或周期做不出來,或者短時間內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做取捨,最直接的就是刪減特效,這時候會強化故事的部分,儘量規避硬傷和bug。
視覺風格化是採訪中,兩位導演的高頻詞彙,這也是他們一致認為《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有別於以往同類型網絡電影的地方。「第一次嘗試運用大特效去做一個純粹講妖怪的故事,還是在有限資金和時間下。」
好奇只探討妖界的《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想架構一個怎樣的世界觀。趙聰直言:為什麼就一定是人妖大戰,且人一定戰勝妖?妖就等同於邪惡嗎?妖界應該也有他們的一套行為方式和處事原則。於是,他們架構一個原始純粹的妖界,不會和人間有過多的聯繫,只有當劇本寫到到人間的部分,才會有些表面上的關聯。
不得不說,儘管《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在故事層面,仍存在進步和完善的地方,但這種探討和設定,不失為影片的新穎之處。期間,還融入了大量動漫熱血的分各個元素,顯然,這也是影片風格化的一部分。
在影片結局的部分,趙聰和團隊也做了一次放飛的嘗試,男主陸判官的黃色短髮,乍一看,以為是穿越。但實際上,是團隊專門設定的一個呼應影片風格的造型。在趙聰看來,這是某種儀式感的象徵,「有放飛的呈現,但我不覺得違和,他符合影片整體的調性。」
強商業類型片的基因,但並非脫離市場和用戶去做風格上的創新和探索,看來,這是《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的機智的地方。
統而言之,製作上,《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在保留類型化精華的基礎上,做出大膽的嘗試與創新,值得肯定;故事層面,乾淨利落,處理得很機智。是否能延續光環?數據表現拭目以待。單就品質來說,認為《聊齋殘卷之六道天書》很好地給網絡電影下半場打了個樣,也讓行業內外人再次看到希望的曙光。
一如趙聰所言,「網絡電影像是一個練兵場,在這裡面,有太多有才華有激情有想法的年輕人,都想做好的電影,在影片中實現自己的看法。大家相互學習,互相競爭,有一股子勁兒在,就可以讓整個網絡電影的製作質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