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太皇太后和靜妃,為何能夠一眼就認出林殊呢?

2020-12-14 影評時光機

《琅琊榜》中梅長蘇,是一個絕對的悲情角色,他在最意氣風發的時候遭遇家仇,經歷挫骨之痛,重返金陵的他,早已不見往日的模樣。

有關於梅長蘇的真實身份,其實劇中有多人懷疑,那麼為何太皇太后和靜妃能夠一眼就認出呢?

其一,從太皇太后來看。

梅長蘇與林殊相比,在樣貌上早無半點相似,可人即便再改變,皮相能變,骨相卻不會更改。

太皇太后年歲已大,重新看到梅長蘇之時,親切地拉著他的手叫他小殊,並將其與霓凰拉在一起,給他年幼時最為喜歡的糕點。

面對這樣的太皇太后,梅長蘇的心中是感動又懷念的,他感動於這些年,仍有人記得自己,也懷念曾經的那些快樂時光,彼時的他一心只想帶領赤焰軍,成為真正保家衛國的英雄。

現下,多年過去,太皇太后已經是滿頭白髮,顫顫巍巍地握著梅長蘇的手,眾人以為太皇太后是糊塗了,說著胡話,可實際上,人能夠改變容貌,卻不能夠改變曾經的氣息,糊塗的老人,往往是看得最深的人。

太皇太后從小看著林殊長大,對他的一舉一動都非常了解,即便梅長蘇脫胎換骨,可他的身上還留有林殊的影子,從這些相似的舉動背後,太皇太后發現林殊真正的身份也是理所應當了。

劇中,當太皇太后去世時,梅長蘇說這個世間,唯一剩下疼愛自己的親人也離開了,可見年少時的林殊,絕對是太皇太后最為疼愛的孩子。用太皇太后認出林殊,可表達一個長輩對於孩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也可給人物是人非之感。

梅嶺一案已經是塵封舊案,當年的那場大火,毀滅了無數人,同時也讓無數人因此獲利。

太皇太后這個年齡來說,其實記憶已經是混亂的,原著中關於赤焰一案,太皇太后曾經多次求情,最終梁帝同意免除林殊死刑,可惜謝玉為了權力,一把火永絕後患。

太皇太后得知這一噩耗,她無法承受備受疼愛的小殊已經死掉,隨著她年歲的變老,記憶變得模糊,梅長蘇的出現讓她認出了曾經的小殊,但此時的太皇太后早已忘卻了當年的赤焰一案。在她的心中,小殊健康長大,將要與霓凰成婚,每個人都幸福美滿。

其二,從靜妃的角度來看。

靜妃,是琅琊榜中最為睿智的人,她本是遊身在外的醫女,為照顧辰妃,這才入宮,最終成為了梁帝的妃子。她在宮中低調,默默無聞,實則是她保全自己的一種方式。

靜妃認出梅長蘇,實際上並非一次,而是內心一直抱有懷疑,最終她驗證了自己的懷疑。初次靜妃起疑,是因為梅長蘇支持靖王參與奪嫡之爭。

從當時的朝廷形勢來看,以梅長蘇這種長歌善舞,心思縝密之人,為何獨獨選擇支持靖王奪嫡。無論是太子還是譽王,都比靖王有前途。靖王可謂是既沒有有力母族的支持,本身還不受皇上的寵愛,絕非一個好的奪嫡人選。奪嫡之爭,可非表面上那麼簡單,一旦所支持的人未曾勝利,梅長蘇的下場可想而知,可梅長蘇卻願意為靖王不惜犧牲生命,這令靜妃對他的真實身份有所懷疑。

《翔地記》的出現,讓靜妃對自己的疑惑有所確定,書中的一個地名,與林殊母親的小名是一樣的,梅長蘇在上面的批註為了避諱特地少了一筆,靜妃與林殊的父母相熟,很是了解她母親的閨名,這個筆畫的減少又怎可能是一個巧合。

這本書,最初是靖王在蘇宅暗道中發現覺得有趣就拿回來,靖王並未發現該書的秘密,可靜妃在翻看了這本書後,驗證了自己的猜測。

之後每次給靖王送點心也會給梅長蘇帶一份,林殊自小對榛子酥過敏,靜妃所送的點心中從來就不放榛子酥。她自己還多次叮囑靖王,一定要好好對待蘇先生,這也是怕靖王性格上的固執與梅長蘇的計謀發生衝突,最終真相揭發,靖王會後悔不已。

九安山上,靜妃特意前往,就是將自己的猜測落到實處。她醫術高明,一次切脈,發現了梅長蘇身體中的火寒之毒,也證實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

梅長蘇也知道,他的隱瞞不了靜妃的,於是承認了自己的真正身份,不過期盼靜妃將一切都隱瞞下來,不要告訴靖王。

原因也很簡單,以靖王與林殊之間的感情,若是得知梅長蘇為林殊,他並沒有死,肯定不會允許梅長蘇以身犯險,影響了梅長蘇計劃好的復仇之計。靜妃能夠認出梅長蘇,還真是靠著睿智和對蛛絲馬跡的推測,沒有人告知她真相,她憑藉梅長蘇留下的線索,發現了他的真實身份,更是為梅長蘇的復仇之路增添了一份力。

其三,聶峰才是一眼認出林殊的人。

劇中,認出林殊的人其實不少,蒙摯大統領是因為梅長蘇在前往金陵之前,就與對方聯繫過,兩人在金陵相見。

霓凰則是憑藉女人的直覺,兩人幼時相處的感情,在點點滴滴以及那塊玉佩,認出了林殊。至于靖王,則是次次在真相的邊緣徘徊,終究錯失了真相,最終結局之時才知道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

有一個人,他是一眼就認出了梅長蘇的,赤焰舊人,身為夏冬的丈夫,聶峰。他身中火寒之毒,外表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野人,癲狂又可怕。可當他看到林殊來到時,情緒平穩下來,雖然無法說話,但透露出的情感是,聶峰知道林殊是誰。

一場大火,一切都物是人非,聶峰曾經也是英雄般的人物,卻淪落這般下場。而少年英雄的林殊,變成了這個藥物不斷,詭計多端的梅長蘇。

琅琊榜中每個人的認出都是自己的情誼,太皇太后是親情,靜妃的信任,霓凰是愛情,聶峰是兄弟情,真情永遠是相互的。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一眼認出梅長蘇,除了人,還有一隻你想不到的動物
    經歷過骨肌再生後,基本上算是重生,一切的疤痕消失,一切能夠讓人認出的標誌都不再。梅長蘇進入金陵城,哪些一下子就認出了他呢?第一:蒙摯蒙摯乃大梁禁衛軍統領,也是大梁第一高手,琅琊榜位居第二的高手。第二:太皇太后梅長蘇曾經是太皇太后最最喜歡的重外孫,喜歡到可以為了他賜婚。雲南元帥的女兒,霓凰第一次進宮,就被天皇太后瞄準,快速的為霓凰和林殊賜婚。太皇太后的話,誰敢不從,就算皇帝也不敢忤逆,只能同意,這也說明太皇太后確實喜歡林殊。
  •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都是什麼順序?第一位存在爭議
    今日,我想討論的是,面對容貌大變的梅長蘇,認出他是林殊的人,都是什麼順序?當然,首先一定是觀眾。因為前一秒剛剛回憶了梅嶺血案,林殊墜落懸崖;下一秒便是梅長蘇夢中驚醒,以及對江左梅郎的大量旁白背景介紹。想不知道都難。那麼對於劇中人而言,究竟誰才是第一位認出他的身份?是太皇太后,還是蒙摯?
  • 靜妃為什麼能那麼快認出林殊,其實靜妃真正愛著的人是林燮
    一向沉著冷靜的靜妃忍不住在梅長蘇面前掩面而泣,她已然認出了梅長蘇就是林殊,曾經鮮衣怒馬的少年變成了身中火寒之毒的病弱之人,難過衝淡了靜妃認出林殊的驚喜。靜妃機緣巧合看到了梅長蘇在《翔地記》上的批註,從梅長蘇對生母姓名的避諱上,猜到了梅長蘇就是林殊。於是,在與梁帝等人一起到九安山春獵的時候,讓靖王把梅長蘇帶來見他。
  • 《琅琊榜》梅長蘇身份未明前,那些認出他是林殊的人都是憑藉什麼
    但是,《琅琊榜》感人之處就在於細節的把控,對人性的挖掘。樣貌可以改變,但是習慣不會變,一起經歷的回憶不會忘,熟悉的感覺不會變,藏在血脈中的親情亦不會變。首先蒙摯在最初梅長蘇回歸後住在謝玉家中便已經識出他的身份。這當中自然有梅長蘇自己的功勞,畢竟單靠蒙摯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想要第一時間認出林殊,也要花點時間的。
  • 《琅琊榜》梅長蘇為什麼要主動露出破綻,讓林殊和霓凰相認呢?
    《琅琊榜》中,霓凰郡主與林殊之間的關係,到底與旁人不同。梅嶺的那場大火,生存下來的林殊,變成了如今的梅長蘇,他背負的是潑天的仇恨,金陵舊城,能夠讓他信任的人,寥寥無幾,霓凰郡主正是其中之一。終究林殊與霓凰相認,梅長蘇為何要主動露出破綻呢?其一,破綻與其說是主動露出,不如說霓凰郡主自身已追查到真相。
  • 《琅琊榜2》林溪與蕭平旌:彌補林燮與靜妃、林殊與霓凰的遺憾
    《琅琊榜2》中林溪與蕭平旌的愛情故事有點曲折漫長,好在憑實力單身的蕭平旌終於抱得美人歸,從出生就註定是要等的人,他們之間的愛情長跑,彌補了林燮與靜妃、林殊與霓凰郡主的遺憾。《琅琊榜》第一部對霓凰與林殊的感情線做了變動把聶鐸砍掉,其實在看小說的時候就希望把霓凰還給林殊,憑什麼霓凰和聶鐸在一起,林殊連個愛的人都沒有。霓凰與林殊是太皇太后賜婚,而林溪與蕭平旌是指腹為婚,他們的開始都是由上一輩指定。
  • 誰說帝王無情,《琅琊榜》梁帝不就是一個好父親嗎?
    雖說琅琊榜是一部非常棒的權謀劇,但是其中的親情也同樣感動著不少觀眾。一、親情就是一根線情之一字太過抽象,但是又能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個東西。當林殊作為梅長蘇第一次進皇宮時,任憑他容貌大變卻依然逃不過皇祖母的火眼金睛。
  • 琅琊榜:梅長蘇為何稱呼靜妃為「靜姨」?背後暗藏林燮的愛恨情仇
    在電視劇《琅琊榜》裡面,當年的赤焰軍少帥林殊,化名江左盟宗主梅長蘇,跟隨蕭景睿和言豫津來到了金陵城,藉以養病的名義,開始了籌謀十二年的復仇行動。在梅長蘇的復仇行動裡面,靖王蕭景琰和禁軍大統領蒙摯,是最重要的兩位盟友,正是他們兩人的絕對忠誠,才得以確保復仇行動的步步推進,最終為赤焰舊案沉冤昭雪。
  • 琅琊榜:為什麼死亡才是梅長蘇最好的結局?
    《琅琊榜》大結局,被大結局哭瞎:從此琅琊榜上再無名,世上再無梅長蘇。雖然大結局高度還原原著,但求蘇哥哥回來的聲音也佔據微博的半壁江山。赤焰冤案已經雪恥,好友蕭景琰成為儲君後登基,自己也終於能公開林殊的身份。那,為什麼最後梅長蘇必須是死的結局呢?——梅長蘇必須是林殊經歷過火寒之毒、削骨扒皮地獄般的歷練後,十三年後林殊換臉成為梅長蘇再回金陵。
  • 曲終人不散,百看不厭《琅琊榜》
    要說近幾年印象最深、最願意刷的劇目非琅琊榜莫屬了。製作精良、演員給力,細節把握得當,代入感極強,堪稱完美的一部連續劇。感謝劇組主創和每一位工作人員,用心為我們塑造出的完美角色,劇中四大淚點,直擊心靈讓人感慨萬千。蘇凰相認霓凰認出林殊,梅長蘇說,我本來可以一直照顧你,我原本以為可以一直照顧你的。 那個面對百萬敵軍也會從容淡定的郡主,在梅長蘇懷裡,哭得跟個孩子一樣。
  • 《琅琊榜》中,你是否見過靜妃這樣,如此蘭心蕙質的女子?
    《琅琊榜》中,靜妃,當得上是聰慧過人。以民間醫女的身份入宮,最後成為了太后,女人權勢上的頂峰。善於醫術,可憑藉診脈,確定梅長蘇的真實身份,以及他身上所中的火寒之毒。平日在宮中不言不語,但自有一番溝壑,可以說如果不是靜妃的存在,梅長蘇助力靖王登上皇位絕對比現下的情況複雜,困難。年少時候的靜妃,遇林燮搭救,從此恩情和愛意皆付於他的身上。
  • 梁帝那麼忌憚林燮,為何還願意讓林殊和雲南穆府聯姻?
    看《琅琊榜》的人應該都很清楚霓凰和林殊之間的婚約,時間過去十三年,霓凰對林殊的心從來就沒有變過,即使林殊變成了梅長蘇,她也很快就認出來了,可見她的愛真的很深。在十三年前,霓凰的父親是雲南穆王府的王爺,因為戰功累累被封為異姓王,在雲南以及南楚邊界頗有名望,而林燮那時候的也是兵力雄厚,自古皇帝都很忌憚這樣的武將接親,而且明明那時候梁帝也非常忌憚林燮了,為何還願意讓霓凰和林殊接親。其實原因有三個:第一:根據霓凰所言,當年承蒙太皇太后賜婚,就是這個婚約是皇帝的奶奶指定的,百善孝為先,梁帝尊重太奶奶的意見也是情有可原。
  • 琅琊榜中錯綜複雜的關係,來給大家理一理
    在這次遊歷中,在一場意外裡面林燮救了還是略懂醫術的少女的靜妃,之後林燮與靜妃結拜成兄妹。 琅琊榜中複雜的關係,來給大家理一理靜妃就跟隨林燮入了林府,結識了林燮的妹妹林樂瑤,也就是後來嫁給梁帝的宸妃。林樂瑤嫁入宮中,靜妃便以醫女的身份陪伴宸妃,照顧宸妃病弱的身體,後來靜妃也成為梁帝的妃子,生下了蕭景琰。 林樂瑤是林燮的妹妹,林殊的姑姑,曾為梁帝生下一子便是後來的——祁王。 祁王是性格溫良,是偏偏佳公子,很是受林殊,蕭景琰,霓凰的喜愛,自小就愛和這位大哥哥玩。
  • 《琅琊榜》歷經三朝,長盛不衰的人
    《琅琊榜》劇中的人物複雜,明理聰慧的不乏其人。但是,我認為最聰明的,還是皇帝身邊的高湛,他作為太監,歷經三朝,多年來一直陪在皇帝左右,而且是唯一深受皇帝信賴的太監總管。1.大智若愚,揣著明白裝糊塗。但當夏江在殿前指控梅長蘇是林殊,事後梁帝再問他夏江所言是否可信時,他說了一句:如果梅長蘇是林殊,那靖王殿下是不會讓他到懸鏡司去的。短短的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影響了梁帝心中的判斷,拯救了靖王和林殊。所以他雖為奴僕,卻是高高在上,他的話對梁帝的影響非常大。
  • 《琅琊榜》梁帝給林殊跪下,是徹底失敗的體現,林殊也無需諒梁帝
    梁帝為何要給林殊下跪,因為梁帝喪失權力,沒有了權力的梁帝和沒有了毒牙的蟒蛇一樣,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外強中乾,梁帝的行為不過是祈求活命罷了,這時候和林殊談及往事又是多麼的可笑。但可憐嗎,一點都不可憐。
  • 《琅琊榜》原著:電視劇中對林殊一往情深的霓凰郡主,另有所愛
    你很慘值得同情,和你有理你很正義,是兩碼事。《琅琊榜》,是寫男人。梅長蘇也玩陰謀詭計,算計人心。但他最終的目的是光明,反背叛,為理想與愛而戰。我遲遲不肯寫《琅琊榜》,因為無法從那種震撼與喜歡中剝離。但今天不寫梅長蘇。梅長蘇之智慧、隱忍、堅韌,忍非人之痛而浴火重生,拖病體以鬥豺狼,襄助明主,匡扶正義,一個只能給跪的形象。太沉重也太高大了,我筆力不足不敢妄動。
  • 再三刷,《琅琊榜》這四大高能經典名場面,你還記得嗎?
    不知不覺《琅琊榜》已上映6年,猶記得那些,跟著劇中的人物笑,跟著劇中的人物哭的日子,時至今日,劇裡那些經典場面與臺詞,還會時不時在腦海中浮現。不知當年跟我一樣追劇的你們,對於劇裡的高能經典名場面,還記得多少?一起來懷念懷念吧!
  • 琅琊榜:林殊和霓凰的愛情,沒有一次擁吻,為何卻令人刻骨銘心?
    在電視劇《琅琊榜》裡面,林殊和霓凰郡主自始至終沒有一次擁吻,為何卻讓人感覺情深義重,比以往那些電視劇裡滾床單的戀人們,要純情很多倍?哪怕是邊境烽煙四起,在金陵城門口生死訣別之際,霓凰也是很含蓄地說出「待兄長歸來之後,一定要帶我寄情山水、週遊天下」云云。
  • 《琅琊榜》:看靜妃教科書式示範如何跟領導聊天|爆款分享
    《琅琊榜》:看靜妃教科書式示範如何跟領導聊天本文閱讀量達12萬精彩文摘也不難想通,為何在這部充滿權力傾軋的大男主戲裡,眾網友將後宮裡的靜妃與主角麒麟才子梅長蘇放到同一個層次,紛紛調侃靜妃才是「麒麟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