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個悅己
兩年前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我自己在宿舍看了《羅馬假日》這部很經典的電影,黑白的老電影,透露出時代的久遠,但是自然的表演與溫情的故事,卻讓我印象深刻。
兩年後的今天,我再次重溫這部電影,看到的不再是淺顯的表演與故事,對於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經典,我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這麼多年過去了,它的魅力依舊不減.
保有含蓄的情愫,童話般的故事混合了喜劇元素,巧妙的社會諷刺融合了溫柔而短暫的浪漫情懷,塑造出一部成功的電影。
陳凱歌導演曾經說過,」電影就是給人製造夢和圓夢的「。人們看電影,總是帶著某種期盼,希望看到一個可以解決生活問題的錦囊,或者一個值得憧憬的美夢,而藝術總是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讓人琢磨不透。
《羅馬假日》這部電影就是這樣的存在,編織了一個美夢,讓每個觀眾都沉浸在故事當中,充滿了對愛情的期待嚮往,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責任的擔當。
01故事情節唯美浪漫,打動人心
《羅馬假日》拍攝於1952年,由好萊塢著名導演威廉惠特指導,奧黛麗赫本和格裡高利派克主演,一經播出,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七項提名,並摘取了三項大獎。
故事的情節是某個國家的安妮公主作為王位的繼承人,到歐洲進行親善之旅。到了羅馬時,她想要去領略一下羅馬的風光,卻被直接拒絕了,理由是公主不能拋頭露面,要優雅。
取而代之的是無聊的儀節、接見不完的賓客、冗長的官方拜會、欠缺任何非正式的有趣活動,令她覺得煩悶不已:「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如此正式!」 但是她的控訴並沒有得到理解。她渴望認識普通人,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因而在侍女面前情緒失控,不停啜泣。侍女急忙召來醫生為她注射鎮靜劑,而在藥效尚未發作之前,她換上簡單的襯衫長裙,溜出使館大門,在羅馬街上漫遊,最後藥效發作昏迷倒地。
安妮和喬的相遇並不是那麼完美,記者喬·布萊德利剛打完牌準備回家,正巧看到公主倒在羅馬競技場旁昏睡。不知道她真實身份的喬以為她喝醉了,心不甘情不願地帶她回家,讓她在自己的公寓裡休息。
第二天早上,喬得知安妮的公主身份,作為記者的他很敏銳地認定這是獨家大新聞,可以通過出逃公主的新聞一夜成名,而安妮對自已將成為頭條新聞的主角毫不知情。
喬一直默默跟蹤安妮,看著高高在上的公主吃了冰淇淋,剪了俏麗短髮,買了一雙新鞋,不禁嘴角上揚,覺得她可愛。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在剪頭髮的時候,理髮師一連問了她好幾次,安妮都很堅定地點頭。在當時,女生都是不被允許剪短頭髮的,而安妮卻十分堅定。可以看得出她作為高貴的公主,卻對簡單自由的生活充滿了嚮往。
烏黑亮麗頭髮被剪掉,映入眼帘的是一個俏皮活潑、無憂無慮的女孩子。她笑得特別純粹。
安妮和喬在街頭」偶遇「後,兩個人一起騎摩託,在羅馬的街道上橫衝直撞,安妮自然抱住喬的腰,她們來到」真理之口「,當喬假裝咬掉手指的時候,安妮驚嚇地撲入喬的懷中。
之後兩個人一起逃亡落水,上岸後溼漉漉的時候卻察覺到了彼此的心意,默默看著對方,而後深情擁吻。
等到兩人相互向對方說明自己的身份時,早已墜入愛河,但現實必須兼顧,他們明白兩人各有不同的工作職責,公主還是決定回到宮中,回到被安排的生活中。在最後一次搭車共乘之後,她趁著夜裡回到大使館,恢復皇家身份。兩個人由於身份的懸殊,最終沒能走在一起。
02人物形象突出,愛情可望不可及
《羅馬假日》四個字突出了電影的主題,影片中喬對安妮說,就把這一天當作假日,過隨心所欲的生活。戀愛中的兩個人身份懸殊,個人形象突出,也是讓很多觀眾喜愛的地方。
安妮:嚮往自由,善良純粹,有責任心
安妮雖然是高高在上,身份高貴的公主,穿著華美的服飾,打扮得雍容華貴。在接待會上頭戴皇冠,身穿華服,顯得高雅動人。但她的生活充斥著安排,普通人隨心所欲的生活,對於她來說卻是奢望。
有一幕是儀節進行到一半時,她的腳發癢,她及時地把鞋子掉了,想盡辦法卻沒法把鞋穿回來——彷佛當上公主的灰姑娘掉了她的玻璃鞋。
她是愛自由的,所以自己會勇敢出逃,享受普通人的悲歡,給自己一個假期,就做那個快樂的人,和喜歡的人一起。
但是接著,我們又看到睡美人般的情節,,英俊的王子來了,但無法喚醒她。最後,她衝回宮中,沒有和王子一起,而是孑然一身,回到大使館執行她的公務。
分別的時候,安妮哽咽著說,」答應我,請不要馬上就開車,不要看到我走了你就離開,我們就此分手,也許永遠就見不到了。我不知道怎麼和你告別,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知道要永久分別的兩個人,因為24小時的羅馬假日而暗生情愫,難捨難分。
次日的記者會上,安妮接見各國的媒體記者,驚訝地看到了臺下的喬,眼中滿是深情,雖然看著很近,但是中間卻是一道不可逾越的身份鴻溝,當記者問安妮最喜歡哪座城市的時候,安妮很堅定地回答:」羅馬,在羅馬的記憶將使我終生難忘。「
一語雙關的巧妙在於,羅馬的風景很美讓她難忘,但在羅馬遇到的故事和愛情更難忘。
雖然嚮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安妮更知道自己神聖的使命,要做的事情,所以在愛情和責任面前,她還是舍小為大,收穫了心靈上的成熟。
喬:生活拮据,善良有愛心,為了愛放棄名利
喬和安妮相遇的時候,都是兩個人最潦倒的時候,一個賭錢輸了草草回家,一個從宮中出逃昏倒在地,雖然喬很落魄窮酸,但是善良的他還是把這個昏倒的女孩帶回了家,讓她好好休息。
得知了她的公主身份,喬也曾想過要用她的新聞出名,謀取利益,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但是隨著接觸,他慢慢發現自己愛上了公主,不是因為她高高在上的尊貴身份,而是因為心底的善良與溫暖,兩個相似的人總會相遇,愛情也就發生了。
於是喬放棄了自己的爆料,也放棄了利益的追求,就想很純粹地愛一個人。
最後安妮為了責任還是回到了原來的生活中,與喬分開,安妮雖然不舍,還是轉身離去,喬在所有人散場之後,默默駐足了一會兒,微笑著向前走去,兩個人的愛情故事至此結束。
一個窮酸記者,一個高貴公主,因為在羅馬的24小時假日而相戀,這樣的身份設定讓情節充滿了夢幻,也讓人為之揪心,後來呢?怎麼樣了?
03傳達主題深刻,耐人尋味深思
「為了跟你握手道別,我認識了所有的記者」
她第一個走,他最後一個走,當大廳空蕩蕩之後,他們都明白這或許是他們的最後一面,就如同他們所說 :有些愛,只有停留在最美的點,才能永恆於規則包裹的人生。
小時候我們總是覺得美滿幸福的是愛情,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王子和灰姑娘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有的故事不完滿也是一種圓滿。
莫言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最後的那一幕,很多人都在期待著安妮放下自己的責任,跑過來找喬,兩人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也是我當年很期待的,但是越長大我們就越能知道,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愛與責任,是每個人成長中不可規避的話題。
在安妮身上的前後轉變,我們看到了一種成熟的戀愛觀,在國家利益面前和自己的個人幸福中間,做一個取捨,那一定是承擔責任放棄小我。這和剛開始的安妮出逃形成了明顯了對比,她的成熟,讓人敬佩。
正是最後的愛而不得才讓愛情深刻,天下有羅馬,再無羅馬假日,這才是經典的魅力。
整部電影的高超之處就在於,從頭到尾都沒有一句「我愛你」之類的表達,卻讓每一個人都能夠通過他們的表演感受到濃濃的愛意,他們的愛情雖然在一天之內產生,卻沒有很突兀的感覺,讓人覺得溫暖細膩。
這部影片的時代雖然離我們很久遠了,但是電影中感動大家的內容依舊在傳遞著,簡單卻細膩,溫暖而有深意,使得這部電影經久不衰,成為時代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