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火把、小飢友們好,我是你們的MC萌新老飢友GW。
隨著2020 Minecraft Live落下帷幕,高達74萬人次參與的新生物投票也告一段落,發光魷魚最終以52,7%的投票率,在第二輪的投票環節中力壓冰術師,成為繼幻翼之後玩家所票選出來的新生物。
但仔細一數,1.17「洞穴與山地更新」新增4種生物內,只有循聲守衛是攻擊型生物,其餘都是被動型或中立型生物,而國內玩家普遍想投的冰術師並沒有勝出,難道國外玩家更熱衷於非攻擊型生物嗎?
01外部因素影響
老話說:「事出必有因」,從兩輪投票結果來看,發光魷魚一直都是處於領先位置,是否有什麼外部或內部因素左右著玩家的投票選擇嗎?
(一)事前並不知道有蠑螈
這是普遍玩家所認可的一種觀點,如果說循聲守衛是官方特意給玩家安排的洞穴Boss,那麼蠑螈就是官方給予玩家心靈上的慰藉。
蠑螈的定位類似於狗狗——是玩家水下的好幫手,既然水下都有著這麼可愛的生物,部分玩家也紛紛表示後悔投發光魷魚了。
(二)mc模組大神的預測
早在新生物投票到來之前,國外mc知名預言家「Logdotzip」便早早對這三種生物的特性進行評測,此人之前便成功預測出了豬靈和鑲金黑石的相關特徵,並以一人之力「迫使」官方新增熾足獸,來代替黑曜石船。
而在大神對這哞花、冰術師以及發光魷魚的評測視頻當中,最耀眼的事情莫不過於——發光魷魚會掉落【發光紅石粉】(水下紅石),這是能堪比爬牆紅石粉的存在,怎麼不令紅石玩家為之瘋狂?
而相比之下,其餘兩種生物,哞花被譽為行走的花盆,或許在製作刷花機和蜜蜂農場中發揮作用;冰術師作為災厄村民的變種,除非能有像幻術師或幻魔者的出色技能,否則也很難讓玩家接受它。
說完或許影響玩家判斷的外部因素後,就得繼續說下實實在在的內部因素。
02內部因素
(一)被動型數量少
眾所周知,在mc中生物大致分為3類:攻擊型、中立型和被動型。相比前兩類能攻擊玩家的生物數量而言,被動型生物數量少之又少,從官方wiki數據顯示,僅僅只有25種,而前者共42種(不包括末影龍和凋靈)。
這樣一來,發光魷魚能勝出是否就有點合理性呢?
(二)非攻擊更親近
或許由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原因,或多或少都存在部分這樣的玩家,mc玩著玩著就會玩成了開心農場或是開心牧場,圈地種植養殖處處可見,而被動型人畜無害的生物不正是圈養的好目標嗎?
(三)玩家屬性
不可否認的一點——Minecraft是一款自由度極高的沙盒遊戲,而樂高式的搭建和紅石電路的強大正是它的遊戲特點。相比打怪禦敵,Mojang也專門開發出了衍生遊戲《我的世界:地下城》可供玩家遊玩,因此還是有大部分玩家是更熱愛和平的。
03總結
總的來說,玩家對每次的更新或是新生物都會抱有一定的期望值,就像我們此次猜測究竟是洞穴還是山地更新的時候,Mojang來了一手雙版本更新,這遠超出玩家的預期,也是玩家歡呼雀躍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被動型或中立性,還是攻擊型生物,玩家喜歡的才是好生物,希望屆時發光魷魚能給玩家交出滿意的答卷!
各位小火把,當初給哪個生物投票呢?
學會不要太膨脹,我是GW,給你們帶來一個腦洞大開的遊戲資訊。
來都來了,不如點讚收藏,關注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