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東六葉祠,原名福建省江夏虎丘黃氏祠堂,始建於北宋初年,重建於民國時期,是典型的中原皇宮式祠堂建築風格。是目前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堂。
坂東六葉祠前身為「護國積善院」。始建於宋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重建於民國時期,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這座宗祠是典型的中原皇宮式祠堂建築風格,原名福建省江夏虎丘黃氏祠堂,被錄入《福建名祠》、《八閩祠堂大全》、《中國宗祠文化博覽會》等書刊。
虎丘黃氏六葉祠佔地面積13500平米,建築面積5千平方米,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祠堂,因此在福建有「萬祠之首」之稱。
為紀念入閩始祖敦公,祠堂於20世紀40年代初在閩清六都墘上裡(今坂東鎮乾上村)選址重建。
六葉祠建完之後,正值抗戰末期與國共內戰初期。在顛沛流離的戰火歲月中,六葉祠作為臨時學校,接納了遭淪陷的福州來的學生;還在此成立了閩清第一個中共黨組織,即中共閩清縣中學支部,並在此印刷進步傳單,傳播革命道理。
上世紀六十年代,六葉祠又被充作人民公社的辦公處,後又改為造紙廠等。
近四十年的時間裡,承受了歲月風霜浸潤與歷史風雲洗禮的六葉祠破舊不堪。後來在虎丘黃氏宗親們的資助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恢復了原貌。
此後,黃氏宗親相繼成立了虎丘黃氏六葉祠理事會、宗史研究會、文保委員會、慈善協會等機構。六葉祠的各項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軌。
六葉祠坐北朝南,共兩層樓。虎頭門威武雄壯,兩側則是貼金對聯,一對石獅雄踞左右,門前種有六株翠松。
走進祠內,大廳正殿神龕供奉敦公夫婦及歷代宗祖牌位。兩邊門廳各供奉著一至六葉列祖牌位,並寫有各葉名人。
其中,左為一三五葉廳,右為二四六葉廳。回照共兩層,兩邊各有四廳,都是海內外宗親捐建的紀念廳,中間天井種滿了花草,充滿生機活力。
六葉祠人文薈萃,群賢輩出。古有「兩朝雙宰相」「一代五狀元」。根據統計,歷代登進士者有486人。近代還有民主革命家、民族英雄、華僑領袖,是有名的閩之望族。
虎丘黃氏六葉祠理事會理事長黃後泉說:「在這一千多年的家族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是名人輩出,人文薈萃。我們黃氏家族在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是南宋時候的『龜年公』黃龜年。那一直演繹下來,到了近代,出了黃乃裳兄弟。黃乃裳是著名的華僑領袖,他的弟弟黃乃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他當時是北洋水師『致遠』號的副管帶。」
今天的六葉祠不但成為了海峽兩岸虎丘黃氏後裔紀念入閩始祖的聖殿,也成了特色旅遊勝地,贏得福建省「萬祠之首」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