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論文門真相被曝光?預感自己有機會,07年開始補300頁論文

2020-12-15 海峽要聞

對於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的真偽受到臺灣地區學術界的質疑已經很久,尤其是臺媒體人彭文正多次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近日更是找到了更多關於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存偽的有力證據。

臺灣政治大學研究員嚴震生指出,當他認真地審閱完蔡英文的論文時,第一遍發現了100個錯字,而當他看第二遍的時候,卻發現錯字總共有444個錯字,例如"until"寫成"untill"。嚴震生覺得簡直難以置信,並表示他自己在指導的博士論文時,如果有二三十個錯字就已經讓他受不了,而蔡英文高達444個錯字又是如何通過審查的呢。

與此同時,嚴震生還指出,蔡英文的論文除了錯別字多,還還存在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並的問題,以及大小寫不一致,格式也很混亂,左右對齊未從一而終。而這背後的貓膩不禁讓人更加肯定她這份論文的真實性。

對於蔡英文"論文門"事件,對此,島內"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立即展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並由國民黨"立委"陳學聖主持。而民進黨則以抵制制度為由當起了"缺席的懦夫"。

彭文正表示自己為了"論文門"可以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刨根問底,不僅回顧文獻以及內容分析等工作,甚至還走訪了倫敦政經學院去拜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彭文正還特意問了一些問題,當問到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時,得到的是對方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因為對於圖書來說,"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與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更是截然不同

彭文正進而指出,"論文門"的真相就是蔡英文在當年雖然申請博士入學,但並沒有通過。她的博士論文當時也只寫了前3章,直到2007年蔡英文發現自己極有可能成為競選臺灣領導人的時候,為了能夠通過檢查才開始補寫了後面的論文,從2007年到2019年前前後後共補了300多頁。

同時,彭文正也批臺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如果蔡英文在1984年是正牌博士,憑著當年的論文和證書就直接可以是副教授,又何必拿中文期刊去升等,而對於這一點也正是當局教育部門的疏漏。與此同時,令人更加疑惑的,根據蔡英文的辭職信來推測,她竟與自己所指導的學生同時畢業,而這又作何解釋呢。

對此,彭文正猜測蔡英文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成英文,做成黑皮書。可讓蔡英文始料不及的是,半年前放回母校而產生的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

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對於"論文門"也再曝新證據,蔡論文註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也就是說蔡英文1983年的論文應該是在1982年寫作的,但她的論文卻出現了1994年版格式。而這也進一步證實了蔡英文後來補寫論文的事實。

彭文正表示,哪怕是蔡英文撤回要告他的誹謗罪,他也不會對蔡英文"論文門"撤告。彭文正還強硬地表示"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來源:環球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海峽要聞編輯,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論文門真相?為「登大位」,2007年狂補300頁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系列爭議,臺媒體人彭文正多次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他1月5日更指出,「論文門」的真相就是蔡英文當年連申請博士入學都沒過,而她當時只寫了論文前3章;2007年起蔡英文發現自己可能要「登大位」了,就開始補論文剩下的300多頁。」
  • 存在缺頁、有多處手寫改動,臺媒列蔡英文論文五大疑點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0日報導,在求證過程中,徐永泰發現蔡英文論文存在缺頁、有多處手寫改動等多個問題,且借閱規定極為嚴苛,迥異於一般論文的公開透明。聲稱要組團到英國查論文的名嘴彭文正還找到其他一些疑點,如蔡的全部論文共401頁,其中391頁有編碼,另有10頁未編碼。此外,論文還存在英國論文使用美式拼寫等錯誤。
  • 蔡英文論文門事件後續 將有官司"隆重登場"
    臺大新聞所前所長彭文正,多次質疑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不存在、學位造假,遭蔡辦控告妨害名譽罪,日前首次開庭,彭文正在臉書曝光答辯狀全文,請檢察官具體求處死刑。彭文正持續追查論文真相,20日指出,10月27日將有另一場官司「隆重登場」,且被告是蔡英文。
  • 蔡英文以權壓人!深陷「論文門」後,如今強迫維基百科做出選擇
    蔡英文「論文門」案發經過其實蔡英文的「論文門」早在2016年就被曝光,當時有臺灣媒體發現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其母校LSE網站顯示為「消失」(Missing),而因為臨近2020大選,加上「深綠獨派」的不滿,最終由媒體人彭文正和學者賀德芬從2019年6月中開始不斷炒熱這個話題,最終逼得蔡英文正式面對
  • 臺媒:蔡英文或在迫使維基百科撤下「論文門」報導
    臺媒:蔡英文或在迫使維基百科撤下「論文門」報導 2020年01月23日 16: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右)亮出蔡英文在倫敦大學博士論文原稿。(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高票連任,強打蔡英文「論文門」的獨立調查者並未暫歇,反而加緊島外法律攻防。旅美學者林環牆和網絡政經新聞主持人彭文正近日警示,蔡英文可能正迫使維基百科撤下「論文門」報導,理由是有不可靠來源、充斥個人評論等。
  • 解讀蔡英文被爆「論文門」後,所引發的個人誠信危機!
    自2015年「論文門」來,蔡英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法學博士學位的爭議從未平息,隨著更多資料與證據的爆出,讓這件事情也逐漸撥雲見日,就算綠營每每發言堅稱,這些言論都是來自於藍營為了選舉與政治手段。
  • 論文連環爆!他稱有讓蔡英文2槍斃命的證據
    據臺灣媒體報導,繼教授林環牆發表「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調查報告後,牛津大學經濟史博士徐永泰也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LSE)查閱蔡英文的論文。節目主持人彭文正今(20日)稱,要讓蔡英文2槍斃命。指兩學者林環牆、徐永泰都證實,蔡的論文沒有口試主考官的籤名頁,有待校方解釋。
  • 「論文門」民間柯南 175名博士站出來發聲
    蔡英文「論文門」爭議愈滾愈大!由175名關心公共議題的博士們自行組成「論文門」調查團,發現蔡英文指導的碩士生林桓畢業時間點跟蔡辦所言不符,決定以「華人博士團」為名,8日下午2點在臺大校友會館召開「蔡英文博士論文門及學術倫理記者會」,呼籲臺當局真實回應「論文門」關鍵疑點,才能服眾。
  • 指控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 臺名嘴出庭「求判死刑」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去年9月曾陷「博士論文造假」事件。兩名當事人中的臺名嘴彭文正今日出庭「請求檢察官對其處以死刑」。據中時電子報10月14日報導,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去年揭露蔡英文「假論文」事件,遭控告妨害名譽,臺北地檢署今早首次傳喚兩人。賀德芬拒絕出庭,彭文正則宣讀答辯狀。
  • 民進黨稱蔡英文博士論文非造假,散布「假博士」消息源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真實性在島內飽受質疑,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12月7日報導,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今天(7日)聲稱,臺北地檢署調查發現散布蔡英文「假博士」的消息源頭來自大陸,還宣稱「蔡英文博士論文並非造假」云云。
  • 蔡英文論文再掀波 前"太陽花"成員喊"可疑"
    蔡英文的LSE博士學位論文引發不少爭議,即便蔡曾多次提出澄清,並將論文原稿公布,外界仍對蔡英文論文存疑。前太陽花成員妖西(劉敬文)稍早表示,任何有良知和理性常識的人在了解相關事實後,都會同意蔡的論文與學歷問題相當多,「非常可疑」。
  • 同陷論文爭議,李眉蓁要蔡英文出來面對!蔡剛剛回應了
    高雄補選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碩士論文遭爆抄襲,昨(22)日她表示,蔡英文的論文也是疑雲滿天飛,要檢驗的話應一視同仁。對此,蔡英文今日出席活動時,呼籲李眉蓁應誠實面對市民。關於論文爭議,李眉蓁表示,蔡英文的論文也是疑雲滿天飛,要檢驗的話應一視同仁,而「非分大小」,如果蔡英文回應了,自己也會按照她的標準回應。
  • 網店售賣SCI論文10年獲利300萬 店主稱不違法
    當年這篇批評報導也被他貼到自己的微博上,揚言記者多管閒事,「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SCI論文小鋪」何以10年屹立不倒,賣出的SCI論文流向什麼地方?網上售賣論文者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 關鍵時期卻爆黑料 論文確有違背學術倫理情況 李眉蓁前景堪憂
    李眉蓁論文原稿臺灣的媒體人的吳佩蓉爆料,李眉蓁碩士論文「臺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有4頁涉嫌抄襲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發表的「兩岸政經互動」,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李眉蓁回答避重就輕的隔天,又再次被爆料不只抄4頁,而是123頁全數複製貼上。
  • 論文大灌水,我只服南郵教授,三年半時間發表300篇IEEE論文
    說到論文灌水,可以說各位都是深惡痛絕,因為很多論文都是毫無價值,除了騙些經費,然後全是廢紙一張,中國科研非常落後,但是中國的論文灌水水平,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比如咱中國,一方面微電子非常落後,一方面搞微電子的都在大量灌水論文:什麼石墨烯,鈣鈦礦,納米啥都都能灌水幾篇論文,但是實際價值都是0。
  • 南開大學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修訂版
    來華留學生可以用英文撰寫學位論文,但須有詳細中文摘 要(不少於6000字),英文摘 要300-800英文實詞.學位論文每部分從新的一頁開始,各部分要求如下:2.1 中文封面封面(cover)是學位論文的外表面,對論文起裝潢和保護作用,並提供相關的信息.我校申請博士,碩士和碩士專業學位的學位論文封面分別使用統一規定的不同封面.封面中除已固定的內容外,其他需要填寫的內容要求如下:分類號:暫空
  • 「論文小鋪」網上賣SCI論文百餘篇,槍手店主稱論文買賣「不違法...
    如今,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營業」,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當年這篇批評報導也被他貼到自己的微博上,揚言記者多管閒事,「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
  • 自稱「房奴」的博士靠開店賣SCI論文10年盈利近百萬,論文買賣你...
    為了消除購買者的顧慮,他還專門強調,這些數據都是自己親自做實驗、測試得來的,數據的真實性沒有問題;同時還保證了保密性,都是利用閒暇時間做實驗、測試,除了自己沒有人知道這些數據。 他自稱在讀博期間,自己完成的論文數量達到兩位數,全部為英文SCI,影響因子加和接近50。而現在出售的論文檔次也基本定位在英文SCI,影響因子大於1。
  • 一篇論文120頁,耗時11年,中國數學家如何攻克懸而未決的幾何猜想?
    如果有一類生物,生活在肥皂泡膜上的話,你就會感覺到你周邊的這個空間是在變化的,它有一種演化的過程。空間的變化變到最後是一種穩定的狀態。你如果把泡泡變化一下,你吹出來的話,如果一開始是啞鈴狀的,那麼可能在空中飄一會之後,它就變成了一個球,它就演化成一個球了,它演化成一個球之後它就不再演化了,所以它是一種穩定的狀態。
  • 重論文 但不唯論文
    「速成」和「虛胖」的論文「君不見,一本500頁厚的論文集刊,總會出現在教師職稱評審或者骨幹教師評審等材料中。令人驚奇的是每篇論文字數不多不少、篇幅不短不長,恰好佔滿一頁,猶如機械製造般精確」是蕪湖市灣沚區教師發展服務中心的範金豹關於「唯論文」現象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