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從未被歧視,哈佛只是替罪羊

2020-12-17 網易新聞

導語: 近日,哈佛大學的招生政策再次被指歧視亞裔,有人認為哈佛看不起亞裔學生。事實上,哈佛對亞裔學生沒有偏見,亞裔學生是被看似善意的「平權法案」誤傷。

哈佛大學不存在主觀歧視:該校亞裔學生比例變化微小,亞裔學生比例在1993年上升至20%,但隨後又下跌至2011年的17.2%

無論是哈佛大學還是美國其他大學,均不存在對亞裔學生「人格」上的主觀歧視。2012年,哈佛校友羅恩•昂茲在《美國精英教育的誤解》一文中指出,施行「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的哈佛大學,其亞裔學生比例,從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5%左右上升到1993年的20%,隨後又開始下跌至2011年的17.2%並保持穩定,其他的常春藤大學也類似,這一數據被廣泛引用。有意思的是,學生公平招生聯盟(SFFA)常年反對哈佛的招生政策,可是其整理的2007-2013年數據顯示,哈佛亞裔學生的入學率從15%上升到了18%。


美國大學招生也不硬性規定,某一族裔的SAT要達到多少分:不過數據顯示,申請美國大學,亞裔學生比其他族裔需要獲得更高的SAT分數,因為考出高分的學生,不一定符合其他招生要求

美國大學招生不會硬性規定,某一族裔學生的SAT要達到多少分。不過數據顯示,被美國大學錄取,亞裔學生往往需要比其他族裔的學生獲得更高的SAT分數。1997年,普林斯頓大學的託馬斯•埃斯彭謝德教授分析,在同等分數段下(例如1200-1399分),亞裔學生的申請通過率(最終錄取人數/申請人數)都是所有族裔中最低的;亞裔學生若要在申請通過率上與其他族裔學生平起平坐,其SAT成績(1600分滿分)需要高出白人140分,高出拉丁裔美國人270分,高出黑人450分。


2011年,經濟學家託馬斯•索維爾也指出,普通亞裔學生若要進入密西根大學(公立),其SAT成績要比白人高50分,比拉丁裔美國人高140分,以及比黑人高240分。美國大學招生過程不只看SAT分數,還會全面考量運動能力、遺留地位(家人是否讀過該校)、申請信或推薦信的質量等。也就是說,考出更高分數的亞裔學生,未必就符合其他招生要求。

亞裔學生往往長於SAT分數,其他方面卻十分薄弱與同質化,這也使得他們在大學申請諮詢上願意投入更多的金錢,以求避免被認為是一個「千篇一律的亞洲人」

亞裔學生需要考取更高的SAT分數,不是因為大學的主觀歧視。其中部分原因在於,他們在其他方面欠缺獨特性、能力或潛力。「每個人都參加過管弦樂團,或者會彈鋼琴,每個人都會打網球,都希望成為醫生,都寫關於移民到美國的事」,經營大學預科業務的公司HS2 Academy負責人介紹道。該公司在加州擁有10個中心,幾乎將全部資源都投入到亞裔學生的大學申請工作中,大學申請季,亞裔家庭花在申請諮詢上的錢也比其他任何族裔都多,也證明了這一需求所在。負責人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幫助亞裔準大學生避免被認為是一個「千篇一律的亞洲人」。

「平權法案」才是亞裔利益受損的源頭:加州大學取消「平權法案」後,亞裔學生比例由1989年25%上升到2012年45%;完全憑本事入學的加州理工學院,亞裔學生比例也增加到近40%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證明,向黑人與拉丁裔傾斜的「平權法案」才是亞裔學生利益受損的罪魁禍首。身為公立大學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於1997年廢除「平權法案」,不制定招生配額,而是實行「種族中立」原則,反映了亞裔學生原本的增長曲線。根據伯克利分校的公開數據,在過去的20年間,該校的亞裔學生比例由1989年的25%上升到2012年的45%,相對應地,2005年以後,拉丁裔學生數量開始下跌。與之類似,完全憑本事入學的加州理工學院,亞裔學生比例從1990年20%左右增加到2011年的接近40%。

因此,亞裔學生的利益受損,並不是因為亞裔被人認為「低人一等」,而是因為「平權法案」(又稱「肯定性行動」)這一保護黑人與拉丁裔美國人上學平等權利的政策,其實是一種不平等保護,它誤傷到了亞裔。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消「平權法案」後,亞裔學生申請通過率也逐漸高過所有族裔平均值:1989年亞裔申請通過率30%遠低於所有族裔45%;2012年亞裔申請通過率20%卻高於所有族裔16%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消「平權法案」後,亞裔學生申請通過率也逐漸高過所有族裔平均值。在1989年,申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亞裔學生通過率剛超過30%,遠低於所有族裔的平均通過率45%;到了2012年,申請該校亞裔學生的通過率下降到20%左右,但是卻高於所有族裔的通過率(接近16%)。儘管最近十幾年,由於適齡人口增加、申請人數增加,所有族裔學生的申請通過率都在下降,但在沒有實行「平權法案」的伯克利分校,亞裔學生卻比所有族裔更容易被錄取,申請成功率更高。亞裔學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平權法案」除了損害亞裔和白人,對本身族裔實際上也沒有什麼作用,有時還可能有害:在「平權法案」底下,無法通過律師資格考試的法律系黑人學生比例比白人多4倍

「平權法案」除了損害亞裔和白人,對本身族裔實際上也沒有什麼作用,有時還可能有害。表面上美國大學中黑人比例在上升:1998年,威廉•鮑文和博克進行的研究發現: 1960年,25-29歲從大學畢業的人中,黑人佔5.4%,到了1995年這一比例上升至15.4%;1960年,從法律系畢業的黑人佔總人數1%,1964年,從醫學院畢業的佔2.2%,到了1995年,這兩個數字變成了7.5%和8.1%。鮮為人知的是,無法通過律師資格考試的黑人法律系學生比例,要比白人學生的比例多4倍,因為他們的水平無法跟上教育質量,這就是讓不能勝任的人入學的後果。

而且經濟學家託馬斯•索維爾指出,黑人大學生比例升高並不都是「平權法案」的功勞。即使第一代解除隔離的黑人曾經獲益,針對美國本土黑人的「平權法案」現在也已失去意義,因為絕大多數在大學就讀的黑人都來自中產階級或上層階級的家庭,而這些家庭往往是新移民,他們沒有經歷過20世紀60年代以前美國本土的歧視。

相關焦點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就在近日,耶魯大學遭到指控稱,這所世界著名學府的招生竟然也參考種族膚色,而且專門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當地時間8月13日,美國司法部指控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程序中「非法歧視」了亞裔美國人和白人學生, 因此要求該校在本月27日前作出修改,否則將對其提起訴訟。
  • 漫評|疫情之年,美國歧視亞裔的古老毒株重新崛起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大面積傳播以來,隨著一些外媒想當然地猜測「病毒源於吃野味」、一些政客粗暴地尋找公共衛生危機「替罪羊」,攻擊中國、歧視亞裔之現象愈演愈烈,無數亞裔美國人深陷「永遠是外國人」的偏見和失望之中。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數亞裔美國人倍感無助。
  • 美國司法部判定耶魯大學歧視亞裔申請者,錄取率僅為非裔1/10!
    在一個名為「亞裔美國人教育聯盟」的組織提出指控耶魯大學的錄取種族歧視行為的投訴之後,川普政府開始了對耶魯大學的調查。最終,美國司法部在美國時間的周四指責耶魯大學歧視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申請者,違反了聯邦民權法,這是川普政府針對精英大學基於種族的錄取政策的舉措的升級。
  • 美國司法部指控:耶魯大學在招生時「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
    【文/觀察者網 齊倩】圍繞耶魯大學的種族爭議由來已久,亞裔美國人多次指控該校在招生時「歧視亞裔和白人」。對此,美國司法部於2018年啟動相關調查。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當地時間8月13日,美國司法部正式認定,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程序中「非法歧視」(illegally discriminate)了白人和亞裔學生,要求該校在8月27日前同意做出修正,否則將對其提起訴訟。
  • 美國華裔脫口秀演員黃西:僅討論亞裔在疫情中遭受的歧視遠遠不夠
    儘管閉門在家創作,他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始終很活躍,發布的動態許多都關乎一個主題:呼籲大家關注美國亞裔群體正在遭受的種族歧視。「美國當局最初沒把新冠肺炎當回事,認為這只是亞洲人的疾病,疫情暴發後應對不力。許多美國媒體只要提到新冠病毒,便在版面上放一張亞洲人的臉。」黃西說,疫情讓亞裔群體遭受了越來越多的歧視和偏見。
  • 歧視和模範少數族裔觀念正在影響美國唐人街和亞裔聚居區商業經濟
    對於亞裔美國人來說,歧視和「模範少數族裔」的陳舊觀念使這些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得州公共廣播「Texas Standard每日新聞」報導,得州的亞裔人口數量龐大,在全美各州中排名第三。儘管傳統上,亞裔群體的失業率在全美保持較低水平,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此同時,自中國首次報告新冠病例以來,亞裔美國人受到的歧視更加嚴重。
  • 知名美國華裔脫口秀演員黃西:僅討論亞裔在疫情中遭受的歧視遠遠不夠
    儘管閉門在家創作,他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始終很活躍,發布的動態許多都關乎一個主題:呼籲大家關注美國亞裔群體正在遭受的種族歧視。「美國當局最初沒把新冠肺炎當回事,認為這只是亞洲人的疾病,疫情暴發後應對不力。許多美國媒體只要提到新冠病毒,便在版面上放一張亞洲人的臉。」黃西說,疫情讓亞裔群體遭受了越來越多的歧視和偏見。
  • 冤有頭債有主,明明是白人歧視黑人,為何受傷的總是亞裔?
    但是在這場反種族歧視的衝突中,非常無辜的亞裔群體卻成為雙方共同攻擊的對象。在騷亂發生後,各地亞裔社區的商店都遭到了搶劫和破壞。其實美國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單純的抗議活動,許多人就是奔著搶劫而來的,他們根本不管你是不是支持黑人,只要周圍沒有警察,亞裔的商店就在劫難逃。(洛杉磯的亞裔超市遭到搶劫和破壞)而且除了黑人以外,亞裔還要面對右翼白人的攻擊。
  • 逆向種族主義:為何「平權法案」會讓亞裔學生考學難?
    「有限度考慮學生種族以實現多元化」的招生方式未構成對亞裔學生的歧視,符合最高法院先前的判例(stare decisis),維持地區法院原判。2013年哈佛大學的內部調查也表明了對亞裔申請者的歧視,然而並未將調查公開或是採取任何行動。02美國社會的逆向種族歧視這般嘴臉與20世紀初美國頂級大學將猶太人標榜為模範族裔同時以個性為藉口進行打壓的做法無異。華爾街日報評論家將現代受高等教育的亞裔學生叫做新猶太人。
  • 從亞裔二代的掙扎與抗爭,看北美精英選拔系統的「傲慢與偏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亞裔父母開始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升學顧問們也一直在告訴我們,亞裔孩子要考上名校,學業優秀只是一個基本條件,還要有出色的課外活動,要培養藝術體育才能以及領導力等等。 為了了解和適應白人精英文化,很多亞裔父母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讓孩子接受原汁原味的白人精英教育。
  • 美亞裔樂隊想起名「眯眯眼」 涉種族歧視被叫停
    美亞裔樂隊想起名「眯眯眼」 涉種族歧視被叫停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一個來自俄勒岡波特蘭的亞裔樂隊希望起一個響亮有特色的樂隊名,卻遭到商標局拒絕,原因是樂隊名涉及種族歧視。
  • 亞裔被罵帶病毒滾回中國 面對歧視韓裔女作家:此刻我是華人
    作為一種長時間存在的現象,歧視針對的是什麼?歧視對我們意味著什麼?01作為海外華人,我們心裡都清楚,長久以來,有一小部分人對亞裔抱有敵對態度,疫情把對亞裔的這種歧視放大了。這也就導致了,世界各地「China Virus」事件不斷發生。
  • 疫情中遭遇歧視與攻擊的亞裔:我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人的一員
    在疫情暴發之前,她從未想過,一名來自東亞的人生活在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有什麼問題。她表示:「說實話,我並沒有覺得我和周圍人不一樣。」可情況已經變了。如今新冠疫情已經在美國奪去了約10萬條人命,而身為亞裔就有可能成為被攻擊的對象。這一點,劉文已經感覺到了。
  • 《亞裔美國人》紀錄片告訴你,有關美國亞裔的那些事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紐約Thirteen網站18日發表了《我從「亞裔美國人」紀錄片中知道的十件事》一文,通過PBS旗下KOCE-TV一檔名為「亞裔美國人」的節目,為人們了解亞裔美國人在美國歷史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些參考。圖為3月12日,亞裔在波士頓州議會的臺階上就疫情期間遭受的種族歧視進行抗議。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他們雖然喊著反對種族歧視,但其實根本不反對種族歧視,只是想自己不被歧視的同時還能去歧視別人,「黑命貴」真的只是「黑」命貴而已。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黑人明明是種族歧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可稍微嘗到了些甜頭的他們就已經忘了反種族歧視運動的真諦。他們一面打著「黑命貴」的旗號反對被歧視和要求黑人特權,另一方面又毫不掩飾的詆毀、挑釁、歧視別的少數族裔,這點相信很多美國的亞裔應該深有感觸。
  • 超模吉吉確認來上海參加維密秀 卻因眯眯眼歧視亞裔遭抵制
    當時,國外網友為此炸開了鍋,刷起話題「gigiisoverparty」,大意為「吉吉滾出娛樂圈」。 事件發生後, 吉吉從未作出任何道歉或回應。
  • 美國種族歧視矛盾中亞裔表現很奇怪:既是受害者,也是旁觀者
    如同非洲裔美國人一樣,在美國以及加拿大的歷史上,亞裔群體也曾經遇到過諸多制度性歧視:美國與加拿大都出現過禁止華裔入境的法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族裔的美國與加拿大人都曾經被看作成為敵僑而被迫遷徙。或許您認為,這些已經是舊時代過去了舊帳,對今天的種族問題毫無關聯。那麼,在新冠期間,發生在美國與加拿大的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行為,恐怕值得您的注意。
  • 美國韓裔模特不滿亞裔聲援黑人:都忘了疫情時他們怎麼歧視我們嗎?
    Nicky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但她非常不滿每次只有黑人權益受損後才會引發如此大的反響,而亞裔卻成了少數族裔裡的「模範代表」,遭到歧視欺凌後沉默忍受,直到被人們遺忘。尤其是看到這次的抗議示威者中還有亞裔的參與,她憋不住要吐槽亞裔為黑人發聲是自己見過的「最愚蠢的事」,遺憾亞裔們可能已經忘記了在新冠疫情期間是如何被黑人歧視的。
  • 美媒:美國亞裔組織紐約曼哈頓華埠貼海報 反對種族歧視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美國亞裔公民關懷組織(簡稱CAACNYC)發起的「不要殘酷」(Don't Be Cruel)活動,5月31日在紐約曼哈頓華埠啟動,超過30名志願者拿著由14歲華裔學生葉雪恩
  • 白人女性做「眯眯眼」涉嫌歧視華人,被批評後怒嗆:我是哈佛的!
    08:45 來源: 牛六愛娛樂 舉報   眾所周知,美國今年最嚴重的除了疫情之外,還有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