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現代人的都市版「荒野求生」-虎嗅網

2020-12-19 虎嗅APP


之前向大家徵集了「獨居之後才有的危機意識」,看留言的過程像在觀看一部都市版的「荒野生存」:只不過,野獸和風暴變成了突如其來的疾病、意外、陌生人。


正如讀者@Alex所說,獨居帶來的危機意識是一種深層次的恐懼:你強烈地感受到最基本的存在感受到了威脅——健康,還有人身安全。


但我們也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找到了跟這種風險和未知相處的方式。


不管你是否獨居,都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給你一點應對人生中大大小小危機的經驗和勇氣。


獨居在某些情況下會格外難熬,比如……


@玉梅子


我終於實現了我的獨居夢想,然後獨居不到一個月的我生了2次病,而且每次都不輕,現在我不想獨居了。


@Alex.


獨居海外、無親無故。這幾年的危機意識是「意外可能比明天先來到」、於是會在心裡反覆做好最壞打算:「客死他鄉、無人問津」、並為此做好準備。


幾天前在公寓內暈厥,無法下床,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有某幾刻想到最壞的結果,也是在那幾刻,會告訴自己「不是什麼大問題、趕快好起來、一定會好起來」。


我想、所謂的「危機意識」讓我們直面那些內心的深層恐懼、並提供給我們一個或直接或間接的解決方式。也正因如此,我們變得更勇敢、獨立與堅強。


 @匿名


最大的是不敢生病!無論內傷外傷,只要會影響到行動的病就會讓獨居生活癱瘓。平常感覺有一點感冒的傾向就立刻吃很多藥,生怕發燒下不了床……


@阿甘


疫情期間,可能是因為關在家裡面太久。整天都躺著玩手機追劇,也沒有按時吃飯,餓了去廚房做飯,突然人就感覺四肢發軟,頭暈,心慌胸悶,快要暈倒了,扶著牆回到床上躺著,身體越來越難受開始冒冷汗,腦袋眩暈。心跳也特別厲害,當時感覺自己就要死過去了!除了身體的難受,心裡也難受想哭,想著不會就這麼過去了吧!躺了一陣身體沒那麼大反應了,然後慢慢爬起來去弄吃的。


這樣的事情在那幾天後又重新上演了一次。過後就會經常擔憂萬一出了什麼意外死在家裡了都沒人知道,萬一突發疾病?洗澡滑倒了?想著都可怕。


雖然才三十歲,但是意外和明天誰先到來誰也不知道。所以就在考慮要不要和最要好的朋友商量一下,每天按時給他們報個到,要是哪天沒有報到記得給我打電話要是找不到人記得幫我報警。


@匿名


床頭會放一些急救藥。竇性心律不齊的時候會很緊張,怕還沒有拿起手機撥120就倒了哈哈。雖然沒有吃過,但是有速效救心丸在身上會感覺很有安全感。


@Heidi


離婚後一人獨居,家裡被入室兩次,第一次從廚房窗戶,報案後安了防盜欄杆,第二次似乎是從大門直接進的,換了指紋鎖。那一陣有過夢見陌生人直接闖進家門,嚇到半夜驚醒不敢睡。一個人獨居,最重要的就是安保措施要做好。家是讓人卸下包袱的地方,如果要擔心人身安全,那就太緊張了。


@star701


有一次頭痛欲裂,突然想到,如果真的突然病亡了,八成得過個十幾二十天才會有人通過氣味發現我。


@鴉


我一大男人,獨居。這兩天身體不好,胃難受的要死。凌晨兩點多虧了美團跑腿小哥幫我買藥。我就在想,要是急性的病,一個人,真要命啊。孤獨寂寞也就算了,關鍵時刻真的挺無助的。


@匿名


意識到如果我死了,很可能一周以後才有人能知道。於是招了個室友入住次臥。


@V2


未婚之前對獨居反而沒什麼感覺。倒是離婚以後,忽然重新開始一個人生活,開始有意識起來。比如家門口鞋架會放一雙男士皮鞋,陽臺上也偶爾晾點男士衣服內褲。最重要是每次爬上爬下取東西、使用刀子的時候,會特別叮囑自己小心,萬一摔倒了沒人知道,或者受了傷沒法自己洗澡……


@匿名


2020年年初在家裡突然頭暈目眩,站不穩,且嘔吐了一地。後來估計是脊椎病發了。但因為獨居,沒人可以求助。好在手機有電,且大腦清醒,且手機在枕邊。於是,打了急救。至於是怎麼讓急救進門的,就是死撐著到門口打開的。急救進來的看到的場景就是,我的衣物散亂,嘔吐一地,我衣冠不整。這之後,我把床挪到了靠門的地方,手機必須充滿電,放在枕邊。然後,多動一動,少玩手機,拒絕平板。總之,身體是自己的,獨居也要注意身體健康,不要放縱。


@鯨


還沒開始獨居,但是從明年一月底我的生日之後就要開始獨居了。昨天早晨莫名其妙,睜眼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開了意外險和醫療險。


@sunflower


有一次做飯,平底鍋放多了油,火又開得太大,一走神鍋子燒了起來,火焰蹭的一下就上來了。手忙腳亂花了好一會才把火撲滅,整個屋子煙霧繚繞,心有餘悸。立馬下單了廚房計時器和滅火毯,滅火毯還沒用上,計時器真香。之後出門前總會想一下插座拔了沒,有沒有燃燒風險。


@匿名


我最大的心理危機是獨居以後出現的,上完課回到家,不管做飯還是洗澡都會打開音箱放音樂,希望房間裡有點聲音。冬季九點才亮的天,五點就黑的夜,再遇上三四天下雨,心情可以一直down。「抱著沙發,睡眼昏花,凌亂頭髮……」是最真實的寫照。現在只要家裡有人在,哪怕不說話,也覺得心安。


獨居的女性面臨更多風險


 @匿名


關於獨居的不安全感:一次是臥室門鎖壞了,在58同城上找了個開鎖的,我沒什麼防備之心,在旁邊看他換的,很隨意地聊天,沒想到的是這個人快要離開了還在語言上性騷擾了一把,問我有沒有男朋友之類的,還說主臥裡那麼大一張床一個人睡怪可惜的,我嚇得渾身僵硬住了說不出話,非常害怕。


幸運的是他沒有行動,不然體型上的差距我覺得我很無力,並且我是僵住的,連反駁的話都沒辦法說出口。


那次真的很嚇人,而且那個人還要再來一次換鎖,後面我很小心一直離得遠遠也不跟他多說話,沒出事,他也沒再佔到什麼口頭上的便宜。


最近是住的單間的公寓,3個月內連續兩次有陌生人沒敲門就開進我房間門,都讓我覺得隱私被侵犯了,並且非常害怕,衝出門口警告了也沒用,人家就是走錯門了,但連著兩次,我都開始責怪自己沒注意鎖門了,一時不知道怎麼辦慌亂得不行,哭個不停。朋友建議買個卡門器,頓時感覺是個辦法,不過最終買回來發現款式尺寸不太合,沒用上,現在還是時時刻刻鎖著門作為替代方案。


@Lucky


跟來家裡的電工師傅多聊了幾句就被問:「你老公呢?我可不可以追你?」有維修工、快遞員等陌生異性來家裡還是少說話。


@從前慢


感覺大多是女孩子才有獨居的危機意識吧。扔垃圾的時候都會考慮買黑色的塑膠袋,不然會擔心別人根據家裡的食物殘渣推測自己的喜好,是否有養小動物;回家進門之後就會習慣性地把門反鎖;家裡面常常備好了各種生病需要的藥,以備不時之需。


@匿名


我是那種,長的不算很好看的女生。但是我常年枕頭旁邊順手的地方會放棍子,有人進屋隨手能抄起來那種。外賣地址永遠是 XX 先生。偶爾還會演對手戲埋怨我先生不去拿外賣這種。窗臺上經常會放花盆,喝空的酒瓶,如果有人進來馬上就能聽到踢碎的動靜。出門背的包上面有「痴漢撲滅」和「反對性騷擾」的海報。還有一個小的警報器,按下去狂叫的那種。出門住酒店包裡會有一個安全門擋。晚上把門擋住。


可能有點誇張,但是我確實是很不巧,有過被入室盜竊、地鐵性騷擾、和小時候熟人性侵的經歷,實在是難以對這個社會上的事情放下戒備。附上一個小建議,如果遭遇入室盜竊,不要把自己反鎖在裡屋,向竊匪表示投降和自己無害等舉動,抓住一切機會跑出家門。因為你不知道和他共處一室究竟會發生什麼,而且及時跑出家門可以直奔就近公安局報案,最大限度保證自己的財產安全。


@Susan


剛開始獨居的一年內,不敢叫外賣,網購要退貨叫快遞上門收貨都是我提前放在門口讓快遞員自取,總是害怕快遞員或者送外賣的男的對我圖謀不軌……


 @匿名


獨自租房住,回到後一定反鎖門,且把鑰匙插在門上。有晚被這些小細節救了。十一點多已經進入恍惚階段快要睡著,外邊突然有個男人敲我門喊到:美女,在不在,開門!……邊喊邊試圖開門,還好我上鎖,要不後果不敢想。我一直抓著電話按好110隨時準備報警。


@小紅


扔垃圾的時候把外賣和快遞的小票都挑出來撕碎,因為上面有姓名地址電話,通過購買物品和外賣量大致可以推測這是一個女孩子在獨居[嘆氣]


@・_・


性別女,一個人獨居東京。被人開過房門 ,被從窗戶偷拍過 。教訓就是一定要鎖好門 ,在家也要好好穿衣服。


@Felicity


2016年一個人去北京租房上班,租了自如的三居室,有一個男性室友在做飯時和我聊了幾次天,有示好舉動,但我沒有理會,大概對方覺得自尊心受挫,後來我加班晚上10點回家,或者晚上去看演出11點之類回家,他就跟自如管家抱怨說我從事不良職業,說我作風不檢點,讓我改良生活作風。


我後來就晚上不洗澡,早上洗,減少對室友的聲音打擾,他還是不依不饒,甚至在我不在家時對著我的房間大罵,還踹我的門。我是事後看門有裂縫,找另一個室友求證才知道的。


再後來我就不敢回家,在公司住了幾次。然而事情到這種程度,自如管家一直和稀泥,甚至還覺得是我的問題。再後來還遇到自如管家敲詐勒索我錢,我諮詢了家裡有司法經驗的人之後才有底氣拒絕了他的要求,但我還是儘快搬家了。


意識到幾個問題:


1. 有的男的真的很可怕,自卑又敏感的內心不知道怎樣就觸碰到了,而男的比女的體力上是有優勢的,真要打我也打不過對方,所以還是小心為妙,學會看人,儘量遠離,躲著點;


2. 什麼「正規公司」都不見得那麼靠譜,大多時候都指望不上;


3. 懂一些法律真的會有用。


@科科


每次回家的時候都注意一下後邊,雖然是男生。


為了不讓別人知道我一個人住,我變成了一個戲精


@匿名


我就是一個人住,是真的爽。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但其實我膽子很小,還是十分警惕:


  1. 獨居儘量不選低樓層容易被偷窺;


  2. 居住環境儘量不要太嘈雜,有點生活氣息最好;


  3. 收貨地址填寫為明顯的男性名字;


  4. 出門一定要記得帶鑰匙;


  5. 晚回家要告訴自己的朋友;


  6. 獨自打車一定要拍車牌號給朋友;


  7. 不會輕易給別人開門;


  8. 回家走樓道裡要環顧四周


  9. ……


最重要的是要有關心你的朋友,男朋友也沒有無所謂了,當然也可以和小區的居民朋友打好交道,有些大叔大媽還是很熱心的。


@Chris Liu LS 子葉


陽臺時不時掛幾件男式衣物,門窗紅外報警器,走廊攝像頭,住酒店時帶門擋報警器,據說養只大狗也有效果可惜社畜時間不允許。


@竹子


基本上不點外賣,以免被外賣員發現獨居;快遞地址不寫具體門牌號,放在驛站自取;房間裡需要維修時選在周末叫朋友來家裡一起面對;被人猜測試探是否一個人住時,回答:跟朋友一起。


@☞爪兒☜


之前租廉價房,在床頭旁邊放了一大截警棍,門口架了報警器,還有一個隨身的報警器[嘆氣]


@高暢


買了一個「歡迎光臨」,每天睡前放在門外。打車打到附近小區然後走回家。


出差回來用紅外攝像頭蒙住紅外燈,把家裡照一遍,看看有沒有額外的紅外發射源。


快遞只寄到快遞門店,不寄到家。


用廢鐵做了一個防爬刺安在夜裡不關的窗口。


預計要晚歸,會隨身帶小刀。


出門拔掉所有插頭,包括WIFI路由器。


不按固定路線和時間去沒人的小路跑步。


編一些謊話來滿足查戶口的街坊鄰居。


荒僻的地方走夜路即便累了,腳步也要強健,給人身強體壯的感覺。


@張天明


對於一直很有危機意識的人,獨居也沒有「突然提高了危機意識」啦。


我是個很怕死的人,又「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度人」,會注意瀏覽一切和安全相關的信息並記住。


1.住酒店一定克服路痴,記住逃生通道,在腦子裡演練怎麼最快速度走出酒店。進酒店先看攝像頭、雙面鏡是不是存在。點外賣一定把稱呼改成先生,不寫真名,不寫房間號。


酒店門怎麼用衛生紙塞保險鏈,怎麼用衣架加固保險鏈子,必須給陌生人開門時候用腳抵住門後,門把手掛玻璃杯等等,這些信息過目不忘。


2.住寫字樓的時候晚上回去總怕哪個房間突然開門拉我進去,就很大聲打著電話上樓。


3.每天回家檢查門口有沒有特殊記號,新貼小廣告........


4.枕頭底下放著刀。


寫著寫著就開始佩服自己了…………原來我那麼惜命啊,喪到死的人還那麼惜命啊……外賣什麼的不寫真名是有用的:接到過一個電話問我是不是xxx,我就知道他是騙子了。


@神楽坂鵯凪


入戶門裝智能門鈴,客廳放滅火器,臥室床邊放棒球棍子。


@劉瑩


獨居之後才意識到的大概是自己不想讓周圍的陌生人知道自己是獨居,但其實鄰居,小區物業保安,甚至一個但凡留心觀察你的人,都能很快的發現你是獨居。掛男生衣服,放男士拖鞋,其實更多是心理安慰,並沒有用。獨居還是要儘早回家,不在外面逗留到太晚,多跟朋友聯繫,養個寵物,回家時也要小心注意一些,家裡準備防身的東西。世界是美好的,但不是時時處處是美好的。


@匿名


看到這個話題忍不住摩拳擦掌怒答一波,獨居了三年的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


租房看房:警惕心從看房開始,我幾次租房都是通過網上一些app找了中介,但是中介素質良莠不齊,而且通常會與好幾個中介同時溝通,所以防人之心不可無。和中介一起看房的時候會帶上一個信得過的小夥伴,最好是租房經驗豐富,看起來機靈又不好惹的那種。


搬家:第一次搬家沒經驗,遇到無良貨拉拉師傅以方便聯繫、收取搬運費以及下次有生意多照顧照顧等理由加了微信後不斷騷擾。解決辦法是發了一條師傅一人可見的秀恩愛微博,虛擬了一個健身教練男友。師傅果然沒再騷擾過了。後來就有了經驗,每次搬家的時候都會在不經意間透露自己「非單身且男友不好惹」的屬性。


緊急電話:每搬到一個地方都會留一個當地片兒警的電話,能加微信的儘量加了微信,並且會保持聯繫,真的會很有安全感。同時設置兩個緊急聯繫人,一個是同一個城市的朋友,一個是家人,以防緊急情況及不測。


快遞/外賣:所有快遞和外賣等會有人派送上門的東西,一律留姓名為 XX 先生。


當然,此處我留的是我愛豆的姓,這樣如果有外賣小哥說,不是XX先生嗎,我都會笑著說,是的,我老公下樓買煙去了。另外,快遞能放快遞櫃儘量不派送上門。


男士用品:家裡永遠放兩雙男士拖鞋,棉拖涼拖各一雙。一來為了客人方便,二來為了證明家裡不是一個人住。


養狗:既是軟肋,又是鎧甲,既是陪伴,又是安全感。


防備心:對不知根知底的人,在非必要情況下,從不透露自己「單身」和「獨居」的屬性。


結語


似乎沒有一種完全「安全」的生活,無論在哪裡,跟誰一起,我們都要學著跟危機並存。


重要的是,清楚這種生活方式的利弊,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給自己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區域。


然後,盡情享受它。



相關焦點

  • 荒野求生與貝爾·格裡爾斯
    那麼,站在一名普通人的角度來看,貝爾與他所主持的《荒野求生秘技》中所講述的各種技能知識真的值得我們借鑑嗎?  大多數人觀看《荒野求生秘技》,都對貝爾的冒險精神和個人能力所震撼,其所講述的求生知識以及親身示範贏得大多數人的讚賞。
  • 貝爺《荒野求生》是擺拍的?燈光師、攝影師時刻在線,網友:心碎
    荒野求生節目是一檔大型的戶外探險節目,而最賺足眼球的就是探險家貝爺了。 節目中的貝爺,無論是樹娃還是狼蛛和各種蟲子,都是他的獵物,也因此俘獲了不少網友,並心中視貝爺為神,渴望著自己需要荒野求生的時候也能一頓操作猛如虎,深藏功與名。
  • 紐西蘭雙胞胎姐妹不著片縷在非洲荒野求生21天,僅有彎刀箭護身
    而且白天打獵時,也總會有鬣狗在不遠處嗅來嗅去。還好她們在節目開始前,就已經接受了無數的測試,並且也對她們的心理和生理狀況進行了檢查,而且允許她們在出現問題時隨時終止拍攝。最後,二人成功地完成了21天的荒野求生挑戰。安布爾在節目結束後的採訪中也表示這真的是一場極限挑戰。據說今年8月2號,這檔節目就會和大家見面了,大家期待嗎?
  • 《挨餓荒野》評測:德爺貝爺的荒野求生,換你來感受
    本文來自:好遊快爆-爆有料編輯:是蘿蔔不是葡萄 相信多數喜歡生存類遊戲的朋友們都曾看過貝爺與德爺的野外求生節目,而蘿蔔也不例外,當年入了貝爺《荒野生存》的坑後,可是一口氣看完了其拍攝的所有求生節目,甚至一度將網上的其他生存欄目也都看了一遍,其中自然便包括了德爺的
  • 一個絕地拓荒者的現實啟迪 復仇之怒激勵荒野求生
    2016年3月7日訊,22年來多次被提名的萊昂納多終於憑藉《荒野獵人》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由此也催生同名小說的火爆。《荒野獵人》取材自19世紀前期美國內陸毛皮貿易時代一樁真實發生的傳奇故事。作者麥可·龐克現任世界貿易組織駐瑞士日內瓦大使,曾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會大廈任職。
  • 跟著貝爺去作死,原來《荒野求生》中這些求生指導,都是錯誤的!
    躺著床上看了2集《荒野求生》的普通人,如果跟貝爺學求生,那純屬是作死!《荒野求生》是節目,它多多少少都有劇本,不要以為貝爺吃個蟲子就能跋山涉水一天,人家是有盒飯的,貝爺為了收視率作死求生,那麼他到底犯了哪些錯誤呢?
  •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爺為何不拍《荒野求生》了,被解僱了?
    相信看過《荒野求生》的人都非常好奇,為什麼如今不錄製了呢,我們都知道《荒野求生》是一個探索類的節目,對於那些喜歡野外求生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綜藝節目,而這檔綜藝節目也錄製了七季,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有著非常珍貴的記憶,同時裡面還有著大家非常喜愛的明星貝爺。
  • 《挨餓荒野》評測:生存冒險手遊,帶你感受德爺貝爺的荒野求生
    本文來自:好遊快爆-爆有料編輯:是蘿蔔不是葡萄相信多數喜歡生存類遊戲的朋友們都曾看過貝爺與德爺的野外求生節目,而蘿蔔也不例外,當年入了貝爺《荒野生存》的坑後,可是一口氣看完了其拍攝的所有求生節目,甚至一度將網上的其他生存欄目也都看了一遍,其中自然便包括了德爺的《單挑荒野》與《荒島餘生》等節目。
  • 2020 荒野求生夏令營|逃離荒島
    荒野求生.野蠻瘋長| 重獲新生獨一無二的生存體驗-勇敢者的挑戰-2020,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關在家裡幾個月的孩子們,最嚮往的就是自由奔跑,但是,我們依然要將安全放在首位,所以我們推出了獨一無二的【荒野求生系列
  • ...荒野之息》獲金搖杆年度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拿下最佳PC遊戲
    英國享譽全球遊戲界、獎項全部由玩家投票選出的金搖杆獎,日前公布2017年第35屆最佳遊戲獎項,其中Nintendo開發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獲選年度遊戲,可謂實至名歸,紅遍玩家與社交媒體的《絕地求生:大逃殺》則拿下最佳聯機遊戲與PC遊戲,一起來看下。
  • 貝爺為啥不拍《荒野求生》了?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經歷
    《荒野求生》作為一檔野外求生類節目,以充滿了勵志向上的正能量受到了大眾的歡迎。大家非常喜歡貝爺,覺得他無所不能,堪稱是節目組的一個大bug。《荒野求生》這檔節目播的好好的,但是貝爺突然不幹了。
  • 荒野亂鬥虎 牙明星陣營對抗賽火爆來襲
    荒野亂鬥虎 牙明星陣營對抗賽火爆來襲,和虎 牙明星主 播選手並肩作戰的機會來啦。12月11日-12月27日,參加逐鹿電競荒野亂鬥虎 牙明星陣營對抗賽,加入你喜歡的虎 牙明星主 播陣營,從海選中脫穎而出參與冠軍爭奪戰,贏取妮塔帽子、亂鬥金券、寶石禮包、積分等獎勵,更有幸運寶石等你拿。
  • 他和歐巴馬一起荒野求生│貝爾·格裡爾斯獨家專訪
    太神奇,一個人,一架微型攝像機,在沒有任何保護設施和救援的情況下,在各種死亡地帶穿梭自如。什麼驚險刺激的事沒做過?露宿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原,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不論是貝裡斯荒無人煙的叢林還是猶他州的南部荒野,是俄勒岡的地獄谷還是颱風季的多米尼加,貝爾·格裡爾斯都用他豐富的荒野求生知識將各種極端氣候與地形玩弄於股掌之中,不由驚嘆:這,還是個人嗎?
  • 10部荒野求生電影:驚險、勵志、漲知識
    近年來,由英國冒險家貝爾·格裡爾斯主持的求生節目《荒野求生》同樣人氣極旺,人們從中體驗到挑戰、冒險、知識和信仰。或許人們過慣了文明社會生活,反觀極端惡劣的自然生活,而無不神往。距離產生美,當人與自然的威脅距離足夠遠,人們體會到的是安全感和美感。通心粉電影本期分享10部荒野求生類電影,請大家欣賞體會。
  • 為何貝爺不願再拍《荒野求生》了?看看他的經歷,就能明白了!
    如今各種類型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有戶外真人秀節目,也有歌舞類的選秀節目,這些都和娛樂圈的明星有關,不過有一檔野外生存類的節目,即使沒有人氣高的明星藝人,也照樣能風靡全球,這檔節目就是《荒野求生》。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通過這檔節目,大家認識並喜歡上了貝爺。
  • 巔峰探險人生 極致生活方式——「荒野求生」啟動會在京隆重舉行
    國際頂尖野外生存專家Dan Baird,Michael Baird,以及Dave Holladay,不僅作為美國荒野求生傳奇人物,也為眾多好萊塢大片與知名電視節目提供技術支持,包括貝爾·格裡爾斯的《荒野求生秘技》,萊昂納多主演的《荒野獵人》,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等。
  • 《挨餓荒野》,帶你感受求生專家埃德的荒野求生,驚險又刺激
    相信很多喜歡野外求生運動的小夥伴都聽過貝爺和德爺的名號,他們的野外求生技能似乎已經點滿。近日,一款以德爺為主人翁的沙盒生存遊戲上線,吸引了不少喜歡玩野外生存的玩家下載。
  • 大型美少女荒野求生動漫《你遭難了嗎?》,蟲子?蛋白質而已!
    曾經貝爺主持的節目《荒野求生》火爆全國,為大家介紹了如何在荒野之中生存,其包含了許多在平時想都不會想的求生方法,因此貝爺也被稱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而本期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動漫就是一部荒野求生類型的番劇,它的名字就是《你遭難了嗎?》,也可以看做是動漫版的《荒野求生》。
  • 那麼火的《荒野求生》,為何貝爺不繼續拍攝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全世界有一部非常火的紀錄片叫做《荒野求生》,《荒野求生》的主角就是貝爾·格裡爾斯,貝爾這個名字聞名世界,因為他拍這部《荒野求生》的節目展現出他在荒野裡面求生的實力,在探險方面他是出了名的,曾經他當過空軍,有過三年時間是在英國的空軍特勤隊服役。
  • 德爺在「荒野求生」的中國中,專家刷新世界觀,讓人難以置信!
    當我們提到《荒野求生》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貝爺誰是英國探險家。他以他在《荒野求生》的神奇食物而聞名,並被命名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而貝爺仍在探索中國,但現在他已逐漸回歸普通生活。是教你活下去,但他們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