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側耳傾聽》--每個人在青春期就該明白,想要地東西一定要付出+分的努力,才會得到。
青春的悸動與不安在銀幕裡律動,步態舒展、多彩,美麗且動人。電影關乎執著、選擇、愛情以及理想,青春的困惑來自於背負或承載的東西始終與自身實際不符,懵懂和不安才是最為可貴的地方,可惜,它終將被成長替代。宮崎駿參與編劇和導演的作品總是充滿陽光,電影人物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用最柔軟的筆觸和最溫暖的情緒表現人的無奈和希望。如此成長的美妙範本,值得側耳傾聽,聽一聽就好,路還得自己走,順利與曲折與否,都是回憶,無關優劣。
No.2、《風雨哈弗路》--任何苦難的生活都不能阻擋你前進的腳步。
是一部勵志好片。是成長的覺醒,那樣的過去和這樣的改變,很多人難以遇到,做到和過去告別,勇敢地認清自己想要的,不push一把,如何才能走到渴望又曾經難以企及的地方。
No.3、《當幸福來敲門》--身份所賦予每個人的責任,是必然要承擔的。
想起來徐本禹說的那句話:」你窮,別人會同情你,但你一直窮,別人不會一直同情你的。「《幸福來敲門》雖然算不上是完美的勵志片,但它至少教會我一點,不要把自己經歷過的事兒當個事兒,即使能感動他人,這些也什麼都不是。把這些扔在腦後,讓生命爆發出戰鬥力,去擊敗一切,才是真正動人的感人故事。
No.4,《史密斯夫婦》--人生中最長久的陪伴,來自於另一半。
戲裡戲外都是讓人心領神會的黑色幽默,真實地捕捉到成人婚姻裡戰鬥、猙獰的一面。不過,電影有神奇魔力,能夠掌控時間的維度,安排不同的身份來映照。男女主人公都是殺手,一見鍾情便迅速邁進婚姻的殿堂,激情會消失,隱瞞的秘密會暴露,兩人相愛相殺,炸彈、槍炮隨之而上,卻還忍不住給對方留著餘地。坦誠相見,也依舊折服於最欣賞彼此的那點。
No.5,《肖申克的救贖》--人生並不都是灰暗,要心存希望,等待黎明。
何為救贖?只有重燃人們心中的希望才能救贖。有希望才有一切可能。即使環境再惡劣,安迪都沒有放棄,堅持不懈地寫信為大家換來更好的圖書館,幫助有需要的人拿到高中文憑使他們可以在社會上有生存能力,就算知道會惹怒看守也想讓人們都聽到美妙的歌聲,點燃希望之光。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