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倆捐兩千元不留名,爸爸發來簡訊:孩子的一點點心意

2020-12-22 環京津新聞網

貼上愛心和小花的手提袋,裝著2000元現金和一封信,粉色的信箋上寫道:「這些是我和妹妹攢的零花錢,用來捐獻給成都醫院和武漢醫院。這是我們小小的心意,希望疫情早早結束,受難的人們早早康復。」這稚嫩的筆觸,看得出,寫信的是一位小朋友。

這個手提袋擺在成都市錦江區成龍路街道辦事處大廳裡,工作人員回憶,那是2月7日,一位戴著帽子和口罩的小男孩匿名送來的。監控視頻顯示,當天下午,一個穿著藍色上衣的小男孩,將手裡的一個牛皮紙袋放到桌子上後便轉身離開,等到工作人員追出去時,小傢伙已經上車走遠了。

拿著這「沉甸甸」的2000元現金,看完這封充滿孩子愛心的信後,街道工作人員都被感動了。可是,這個小男孩到底是誰呢?

當天晚上,街道工作人員根據監控視頻中的車牌號,幾經周折聯繫到了小男孩一家。不過,一家人不願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也不願意露面。但掛斷電話後,孩子們的爸爸代替兩位小朋友發來了簡訊:

成龍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您們好!

首先感謝您們在這一次疫情面前,為了抗疫而作出的犧牲和努力。我們作為成都市居民,每天都在關注有關疫情的新聞和發展。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我的孩子們有很大的感觸:不辭辛苦到處奔走在各個社區的工作人員,抗戰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熬夜堅守各個崗位的警察叔叔,這些無不讓人感到深深的敬佩和感動!

作為這個國家這個城市的公民,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它,愛護它,我們去不了前線,我們提供不了醫護用品,但孩子們也想出一份自己的力,他們提出願意捐出平時攢的零花錢,為祖國盡一點綿薄之力,雖然微乎其微,但也是自己的一點點心意,我們很高興自己的孩子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就支持他們了。

本來這是件好事,但如果因為這一點點事就被宣傳被表揚,我們就覺得它會失去了本身的意義。我們也擔心因為這事會讓孩子顯得浮躁,請您們原諒我們作為家長的一種自私吧!

在此,我代表我的家人再次感謝街道辦的工作人員,還有為此次疫情無私奉獻的人們,願好人一生平安,願疫情早日消退!我們會乖乖呆在家裡,等待著好消息!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戴佳佳 圖據成龍路街道辦事處和錦江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紅星新聞

相關焦點

  • 祖孫三人被燒傷 好心人捐五萬不留名
    12月3日,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好心人,委託記者向家屬捐了五萬元,希望能為他們盡一份力。捐出五萬元的人,是輾轉打聽到記者後,用微信方式轉的善款,並表示,只想救人,不想透露姓名。像這樣的愛心,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源源不斷匯向這個家庭。
  • 伊朗電影《小鞋子》引人深思,兄妹倆是如何穿一雙鞋子上學的?
    首先兄妹倆不怕困難的精神就讓大家很感動,這麼小的年紀,遇到困難時他們並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想辦法解決問題。一路上都要跑著回來,更說明了兄妹倆很能吃苦。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自己可以想想,如果有一天,困難同樣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是不是也會像他們這樣不怕困難,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呢?
  • 讓人心痛,兄妹倆沉迷遊戲牽手跳樓,小女孩:我感覺自己不會死!
    當刺激哥還在和粉絲聊天打諢的時候,好朋友「亦宸愛玩」向刺激哥發來了一條消息:這個新聞你看了嗎?現在的孩子怎麼這樣?在收到了「亦宸愛玩」發來的消息以後,刺激哥也是認認真真的看完了這則新聞。話題:讓人心痛,兄妹倆沉迷遊戲牽手跳樓,小女孩:我感覺自己不會死!
  • 兄妹二人爭奪電視,爸爸卻站在一旁如木頭人,網友:揍哥哥一頓!
    前言:朋友們好,小孩子是父母的開心果這一點也不假,可是當家裡有兩個孩子以後,有的父母就開始愁眉不展了,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兩個孩子老是會爭奪物品,就連看什麼電視欄目都能讓他們「對決一場」,近期便有兄妹倆為此開始了對決,爸爸也不曉得該怎麼辦了,網友們爭相獻計獻策。
  • 疑因玩遊戲產生幻覺 兄妹倆從4樓跳下:以為不會死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玩遊戲充值的問題。然而,因為自控能力弱,還有些孩子因為玩遊戲釀成了悲劇。3月22日下午兩點多,河北省邯鄲市魏縣11歲的男孩航航與9歲的妹妹,竟一起從四樓樓頂跳下。「孩子就是玩迷你世界和和平精英兩個遊戲產生了幻覺。」航航的爸爸介紹,事發時自己與妻子正在鎮上做生意。
  • 郭德綱捐錢,我們捐相聲!交大博士夫妻,你倆這回玩過頭了
    絲毫不懷疑這對博士夫妻本身有任何惡意,但你們對文字的處理,對災難的理解,實在太弱智了。日本人在發來疫情急缺物資時,貼上文字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執子之手,與子同裳」、「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天」。你玩一個「萬事如疫」?
  • 月薪兩千元的環衛工每天省一元錢助人
    原標題:月薪兩千元的環衛工每天省一元錢助人 圖/記者謝長貴   本報長沙訊 穿著橙黃色工作服,黝黑的皮膚和憨厚的笑容,很難想像,每月工資2000元的長沙環衛工唐志強,曾多次參與各種公益活動,還會每天省下一元錢去幫助別人。近日,唐志強將積攢的十幾條新毛巾捐給了附近的敬老院。他說,自己是窮苦出身,看見需要幫助的,就想資助點。   唐志強住在天心區黑石鋪街道一平房內,是家裡唯一的勞力。
  • 點開簡訊連結 卡上3400元被轉走
    他點開網址後填寫了信息,結果五分鐘後收到銀行卡上3400元被轉走的信息,意識到被騙的王先生立即報警。濰城公安分局北關派出所民警表示,這是一起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件。11月27日,記者獲悉,該案件目前正在調查中。王先生告訴記者,近日他收到了一條以0060開頭的簡訊,內容是「【工商監管】您的營業信息未報送年報,請登錄該網址並完成上傳,超時將受到處罰。」
  • 兄妹倆無意捅馬蜂窩,瞬間變成「豬頭」,寶媽氣炸:是不是欠收拾
    寶媽經常在周末會帶孩子回鄉下老家住住,本意是希望孩子多接觸大自然,也和鄉下的爺爺奶奶交流一下感情,兄妹倆前幾次來的時候,還是興致衝衝地出去玩耍,但來久了之後,兄妹倆發現這裡沒有自己喜歡的電子遊戲,村子裡也沒有好玩的地方,於是感到非常無聊。這次在來的路上,兄妹倆偶然發現村頭的大樹上,懸著一顆巨大的馬蜂窩。
  • 《金剛經》:做好事留名好還是不留名好?
    一種是主動的,例如高調行善,生怕別人不知道,做點好事就念念不忘,想著換個好名聲,恨不得把名字刻在功勞薄上等行為,在佛家的觀點看來,都著相了,不能算不住相布施,好事是做了,但這些都是小善;另一種是被動的,他沒有留名這個心,但被別人發現了,是被動的留名,他自己沒把留名當回事,所以不著相,算得上不住相布施,這種善就比較大。
  • 《爸爸去哪兒》大家覺得哪些星爸萌娃會上到爸爸去哪兒第四季?
    口碑與收視齊飛的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在西澳的農場舞會中迎來了第十六期大結局。每個家庭的媽媽都攜家庭成員悉數盛裝登場,就連第十二期遺憾沒能到場的康總媽咪也來了。似乎是提前神預測到了國家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我們發現六組家庭中,有四組都生了倆,胡軍家一對姐弟、王寶強家一對兄妹、鄒市明家倆兄弟、劉燁家一對兄妹。
  • 重慶一脫貧戶欲捐萬元抗疫 村支部書記上門致謝:心意領了
    村支部書記上門致謝並婉拒:心意領了,但不能影響生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勸說,在老人的執意堅持下,他最終捐出2000元現金用於抗疫。城口縣左嵐鄉勝利村黨支部書記付宰祥告訴慢新聞記者,2月16日上午8時左右,他整理好工作資料,正準備和同事們一道出門檢查當日防疫工作,沒想到村民傅伯安找到了他。
  • 衣衫襤褸男子到派出所捐1000元,隨後的這句話太戳淚
    說完他從看似要漏風的口袋中掏出一疊紙幣遞到民警同志手裡共計1000元男子當場捐出1000元(圖片來源:@寧波公安)白鶴派出所馬上與文華派出所對接了解到確實有個「雪蓮花」助學項目——文華派出所自發組織與寧波中學新疆班的貧困生長期結對幫扶「其實,我們當時心裡真的很矛盾的
  • 一個貓媽媽生的兩兄妹,為了一點點貓糧,關係破裂了
    一個貓媽媽生的兩兄妹,為了一點點貓糧,關係破裂了 2020-11-28 00:00
  • 神探狗笨吉:小狗笨吉機智勇敢救兄妹的故事
    看到可憐的流浪狗,卡特心生憐憫,他來到水果攤買了幾個草莓,但小狗卻躲在牆後不敢出來。卡特只能將草莓放在一邊,不久,小狗經不住誘惑叼走了一個草莓。看到這一幕,卡特也放心地離開了,他要去接剛放學的妹妹弗蘭奇。兄妹倆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裡,母親因為工作無暇照顧兩個孩子,所以兄妹倆只能彼此依靠。而在回家的路上,每隔一段路卡特便放一顆草莓,他是想讓小狗跟自己回家呢。
  • 好心人匿名捐款5000元 小梓涵寫字表達謝意
    梓涵爸爸高豔夢在期盼好心人援手的同時,也希望有好心人借錢給他,為孩子頂過接下來的兩次化療,他也承諾會第一時間償還這筆借款。好心人牽掛著小梓涵乘風莊居民王女士一家祖孫3人曾經共同為梓涵捐過款。1月5日一大早,王女士再次給記者打來電話。王女士稱,她一直關注著本報關於白血病女孩梓涵的報導,這個孩子的情況讓她十分牽掛。
  • 百變小櫻:木之本家的第4人,小櫻的媽媽一直在,兄妹倆都能看見
    百變小櫻:木之本家的第4人,小櫻的媽媽一直在,兄妹倆都能看見很多人小時候都喜歡看小櫻,喜歡冬天的校服裙,踩著輪滑鞋走在櫻花盛開的放學路上,還有萌寵小可、哥哥桃矢、庫洛牌,小櫻簡直就是人生贏家,而且長大了之後,時間賜予了大家發現CP的眼睛,小櫻小狼、知世小櫻、桃矢雪兔,不同口味的狗糧狂撒
  • 青島媽媽團引全國網友點讚 多名好心人捐善款
    不留姓名青島大媽捐贈1500元    昨天上午9時,一名青島大媽走進了小婧婧的病房,她看著病床上正在做霧化治療的嬰兒,悄悄留下了1500元的捐款。「這個孩子實在是太可愛了,你們倆一定要好好照顧這個孩子,也要注意照顧好自己,希望孩子能早點康復。」這名青島大媽堅持不肯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電話,逗孩子玩了十多分鐘後離開了病房。
  • 送氣工「王哥」已連續五年助學 他說:相信晚報,錢一定會捐給最需要...
    送氣工「王哥」已連續五年助學他說:相信晚報,錢一定會捐給最需要的人本報訊(記者 鄭煒青)7月31日,記者的微信好友「王哥」給記者發來一個千元紅包。2016年金秋助學,他來到報社,捐款一千元,那時記者才知道他的真實名字,也才知道他是瀏陽人。連續兩年,他都是親自將助學款送到報社,後來,記者與他加了微信,雙方成了微信好友,他的捐款過程便變得簡單了,打一個電話給記者,要記者點一下微信紅包就完成了。王先生的捐款,最後捐給了哪位貧困生,他從來不過問。他對記者說:「我自己讀書不多,深知沒文化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