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受閏四月影響,庚子年的國慶碰上中秋,「十一」黃金周我們迎來了8天長假。在愜意的假日中,有提起背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有與家人共度團圓的溫馨時光、有打卡走遍網紅地的隨性旅途、也有感悟藝術之美遊走博物館的「文藝遊」。
文物見證歷史、藝術感動人心。雙節來臨之際,度假觀賞遊的黃金時期,小編為您盤點了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的精彩展覽,囊括了書畫、陶瓷、青銅器、服飾等不同分類,從北到南邀您一同開啟「十一」長假的「文藝之旅」,邀您在旅遊之餘感悟當地的歷史魅力、欣賞多彩中華的文藝之美。
黑龍江省博物館
巍峨火山 天池勝景——走進神奇的五大連池
展覽時間:2020年8月20日起
展覽地點:黑龍江省博物館
展覽簡介:
五大連池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黑龍江省松嫩平原與小興安嶺山地之間的轉換地帶,總面積為1060平方公裡,距省會哈爾濱市350公裡。五大連池火山群共有14座,在廣袤的平原上有規律地呈「井」字形排列,有野生動物種類61科144種,野生植物143科428屬1044種,最完美地展現火山地區生命由低級到高級的演變過程,是一部豐富的天然史書。本次圖片展分為6個篇章,向觀眾呈現了60餘張精美照片,是五大連池國家森林公園秀美風光的一次集中展示。
吉林省博物院
唐風妙彩——長沙窯瓷器精品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0日至2020年12月6日
展覽地點:吉林省博物院
展覽簡介:
作為唐代外銷第一窯,長沙窯極負盛名。本次展覽所展示的187件(套)唐代長沙窯瓷器,均為長沙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造型豐富,品類齊全,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當時獨特的審美取向和市井生活趣味。
遼寧省博物館
文·物——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5日起
展覽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共分為兩個單元:「廟堂知重器」和「簷下看尋常」,以遼寧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選取能夠代表廟堂之高和生活之美的鼎、罍、爵、戈、磚瓦、硯、洗、爐、燈等各類文物108件,將古典文學中的詩詞、成語與古代文物結合起來作為展覽主線,通過十個不同主題的課程內容將文物與詩詞、成語等文字的有機融合,注重「展教合一」。
大連博物館
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5日至2020年11月15日
展覽地點:大連博物館
展覽簡介:
青龍鎮遺址是上海城市歷史的重要發現,它是實證千年上海城鎮發展的寶貴資料。考古出土的大量貿易瓷和隆平寺塔遺存進一步佐證青龍鎮是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青龍鎮遺址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相吻合,為海上絲綢之路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本次「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 集中展出的138件(組)出土文物,都是歷年來青龍鎮考古發現所得的唐、宋時期的瓷器、金銀器、陶器等。展覽共分為「東南巨鎮」「塔寶秘影」「絲路遺珍」三個單元。
鄂爾多斯博物館
黃河從草原上流過——內蒙古黃河流域古代文明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9日至2020年12月19日
展覽地點:鄂爾多斯博物館
展覽簡介:
該展覽匯集了內蒙古黃河流域各個歷史時期的精品文物300餘件(套),通過多元文明的匯聚之地、文明交流的牢固紐帶、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家園三個部分,用歷史發展的眼光審視歷史時期內蒙古黃河流域的歷史發展變遷,結合歷史器物、遺蹟及文獻資料,以圖證史,充分展示黃河在內蒙古地區的獨特魅力。
寧夏博物館
黃河在咆哮——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圖片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3日至2020年11月3日
展覽地點:寧夏博物館
展覽簡介: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錚錚鐵骨,光照日月,為緬懷抗日殉國的民族英雄,寧夏博物館舉辦特展,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故宮博物院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0日至2020年11月5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覽簡介:
2020年適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故宮博物院推出此次大展,由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方便觀眾理解貫穿於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從院藏文物中精選出61件(套)與蘇軾相關的書、畫、碑帖類文物作為展覽主體,並輔以院藏器物類文物和古籍善本,同時向相關公藏單位商借少量藏品作為必要補充,在保證文物質量的同時兼顧了展品種類的多樣性。展覽共分為四個單元,分別從蘇軾的交遊與時代、蘇軾的文學創作、蘇軾的書法藝術及其影響、蘇軾的生活情趣與人生態度等不同角度,為大家呈現一個生動而立體的蘇軾形象,讓我們更加走近這位「千古風流人物」。
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2日至2020年12月20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以「御瓷新見」為切入點,將一些新發現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予以展示,同時也對以往歷次展覽內容進行補充,從而向公眾更全面地展示明代景德鎮御窯瓷器生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中國國家博物館
浮槎萬裡——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
展覽時間:2020年9月4起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簡介:
海上絲綢之路在秦漢之際就已初步形成,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自唐代中後期起,陶瓷器開始成為大規模外銷商品,開啟了中國古代陶瓷外銷的輝煌歷程。宋元時期,陶瓷海上貿易蓬勃發展,廣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等世界性港口相繼建立,以中國為主導的陶瓷貿易體系逐步確立。明清時期,隨著新航路的開闢,中國瓷器大量遠銷歐美地區,推動了早期貿易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本次展覽展出精心遴選的294件(套)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沉船和貿易瓷器及其他相關文物,結合國內外重要遺址、沉船考古資料和相關研究成果,較為全面地構畫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時期的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盛況,充分展示中國在全球陶瓷貿易體系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歷史事實,深刻揭示中國與世界基於海洋貿易不斷深化的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
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
展覽時間:2020年8月14日至2020年10月13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簡介:
該展共分為「金文的藝術」、「金文中的故事」、「金文中的智慧」三個單元,展覽遴選寶雞地區出土的青銅器精品140餘件,系統展示寶雞及其周邊地區出土青銅器與金文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彰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獨特魅力。
(責編:趙光霞、燕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