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上午,三位在二戰期間被日本軍方強擄到日本充當勞工的倖存者代表接受了日本三菱集團的道歉和賠償。三菱集團承諾設立特別賠償基金,向3765名因為日本侵華戰爭被迫成為三菱集團勞工的中國人或其家屬進行賠償,平均每人會得到超過160萬日元的經濟補償。這是一次遲到了70年的道歉,而這次道歉的背後,是一筆筆的血債。
自1873年三菱重工成立以來,這家日本企業就可謂是臭名昭著,它幾乎參與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每一場戰爭,成為了戰爭的幫兇。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三菱為首的財團就為日本軍方提供了8000萬日元的軍費,是日軍總軍費的三分之一。而三菱得到的回報就是壟斷了日本銀行、造船和採礦業,一些重要的公司也被劃歸三菱管理,來繼續為戰爭服務。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三菱更是繼續跟日本軍方合作,大發戰爭財。不僅借軍方的力量強制吞併大連地區的所有造船廠,還大肆在廣州南鵬島私自開採鎢礦,掠奪資源。而三菱給日本軍方的回報就是基本承包了日本海軍航母和戰列艦的製造,包括後來著名的零式戰鬥機和九七式中型坦克也是出自三菱之手,是徹頭徹尾的戰爭販子。
同時為了保證戰爭需要的武器裝備生產力得到保證,三菱在中國強行徵召了大量的勞工送往「軍艦島」。軍艦島在日本長崎縣西南方向約15公裡,形狀神似軍艦而得名。然後這座風景秀麗的小島,卻成為了中國勞工的「海上監獄」。
因為島上擁有豐富的煤礦,三菱就在軍艦島上建造礦井和工廠,並將戰爭中擄掠的中朝勞工全部安置在島上,勞工的居住環境十分惡劣,和集中營沒有任何區別。這座與世隔絕的小島讓任何人都沒有逃生的希望,一位叫孫正宇的朝鮮籍倖存勞工曾經說過「我們曾經無數次地想跳海自殺」。
勞工們每天都要下到600多米的礦坑挖礦,並且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而飲食只有豆渣和沙丁魚碎末混成的糙米飯。並且在勞工工作的時候,日本的軍警會拿槍在一邊監督,任何細微的失誤都可能會遭來殺身之禍。並且因為安全措施非常簡陋,勞工們的工作安全也根本得不到保障,煤礦坍塌的事故經常發生。
這樣的血腥、殘忍、滅絕人性的「僱用」,讓島上的勞工生活甚至不如監獄裡的囚徒。截止到抗戰結束,一共有722名中國勞工在島上被折磨致死,加上其他國家喪命的勞工,高達1300多人,而島上的總人口才3300多人。
在戰爭結束後,這些倖存下來的勞工一直希望得到三菱集團一個公正的道歉,但是在無數次的談判之中,三菱同意和解,但是卻刻意迴避戰爭中對勞工進行殘酷迫害的事實,直到後來為了中國市場的業務發展,三菱才同意進行道歉和賠償,但是此時的倖存勞工僅剩下十多人,三菱的道歉來得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