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記得這一點了。
小時候,我們渴望長大,可長大後,卻想回到童年,人生最寶貴卻最易丟失的東西,無非三樣:青春、夢想和童心。青春無法停留,歲月無法找回,只有夢想和童心,不應離去。
眼看著小時候最期待的節日之一,六!一!兒!童!節!就要到啦,這個六一,送給小朋友們十首描寫兒童詩詞。
1.
《觀村童戲溪上》
宋.陸遊
雨餘溪水掠堤平,
閒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鏘衝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
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
不須辛苦慕公卿。
賞析:
雨後的溪水漫過堤岸快要跟堤相平,閒來觀看村童們感謝老天向晚初晴。有的騎著竹馬跌跌撞撞衝進了爛泥坑,有的放著風箏,風箏橫衝直撞的迎風飛鳴。冬季的三個月就跟著塾師學習,農忙時節就回家跟隨父兄耕田種地。
2.
《巴女謠》
唐.於鵠
巴女騎牛唱竹枝,
藕絲菱葉傍江時。
不愁日暮還家錯,
記得芭蕉出槿籬。
賞析:
一個巴地小女孩騎著牛兒,唱著竹枝詞,沿著處處盛開著荷花、鋪展菱葉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門,我知道我家門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籬笆。
3.
《與小女》
唐.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
賞析:
看到人就學著咿咿呀呀的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睡覺。嬌嬌滴滴的啼哭了一晚上是因為什麼事呢?是嫌衣服上少繡了金線花。
4.
《牧童詩》
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
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
機關用盡不如君。
賞析:
遠遠地看見牧童騎著牛緩緩地在前村走過,輕風隔著田壟送來陣陣牧笛聲。長安城內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盡心機也不如你這樣清閒自在。
5.
《牧童詞》
唐.李涉
朝牧牛,
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
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
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
不怕猛虎欺黃犢。
賞析:
早晨去放牛,趕牛去江灣。傍晚去放牛,趕牛過村落。披著蓑衣走在細雨綿綿的樹林裡,折支蘆管躺在綠草地上吹著小曲。腰間插滿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來咬牛犢。
6.
《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裡
晴明風日雨幹時,
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
一牛吃過柳陰西。
賞析:
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地面上的雨水已經蒸發得無蹤無影,小溪裡的流水卻漲滿河槽,岸邊野草繁茂,野花肆意開放。堤岸旁的柳陰裡,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夢正酣。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7.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賞析:
池塘四周長滿了青草,池塘裡的水幾乎溢出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著彤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閃動著粼粼波光。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拿著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
8.
《牧童》
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裡,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賞析: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裡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9.
《舟過安仁》
宋.楊萬裡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賞析:
一艘小小的漁船上有兩個小孩,他們把撐船的長竹篙收起來,坐在船裡。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10.
《閒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裡
梅子留酸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閒看兒童捉柳花。
賞析:
吃過梅子後,餘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的綠色映照在紗窗上。漫長的夏日,從午睡中醒來不知做什麼好,只懶洋洋的看著兒童追逐空中飄飛的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