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靜靜)
3月4日,廣州增城警方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尋找回十五年前在增城被拐走的少年申某。拐走這個孩子的人販子之一就是在網絡上已經大名鼎鼎的「梅姨」,去年因為梅姨畫像問題還有兩家公安機關還進行過澄清。但無論如何,失散兒童家庭團圓已經是相對好的一個結局,剩下的就是儘早抓到梅姨,將壞人繩之以法了。
人口販賣問題歷來是重罪,無論是販賣婦女還是販賣兒童,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甚至幾個家庭的破碎與整個家族所有人一生的痛。為了反映這一醜陋犯罪行為,宣傳打拐工作,影視領域也有過不少關於販賣人口的作品,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部最著名的有關拐賣題材的電影。
販賣人口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李楊導演的一部電影,如今這部電影已經不能在網上說名字了,這部不能說的電影是2007的作品,曾經入圍了坎城一種關注。講了一個女大學生找工作卻被人騙到山溝裡當老婆的故事。甚至天涯就有一個巨貼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女大學生被賣到了山溝裡,如何逃出來?這個巨坑下面的答案其實和電影一樣無解.
這部電影是率先打破並正視了人口販賣這個嚴肅題材。雖然目前李楊和黃璐依然不為主流觀眾所認知,但是在十幾年前選擇直面這樣的題材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膽量的。事實上在這之後的此類電影,從藝術性和批判性上也沒得超越它的。與之相對甚至有一部《嫁給大山的女人》,描寫了被拐婦女紮根被嫁的山村,成為正面宣傳典型。這部電影的價值觀一度引發了爭議,但是在打擊人口販賣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的時候依然有這樣的有現實事例,而且進行正面宣傳。可見,販賣婦女這一陋習是多麼根深蒂固。
成年女性被販賣尚無力逃脫,未成年兒童更是很難回家。在DNA技術出現之前,在茫茫人海中只憑孩子年幼時照片找回孩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第一個挑戰尋子題材的是巨星劉德華。劉德華一向愛惜形像,但是在2015年的電影《失孤》裡,他抹去所有光澤,成功的扮演了一名失去孩子的農民工,騎著摩託車穿越了大半個中國,象徵了無數在大地上尋找孩子的父母。
另外兩部尋子題材的電影是趙薇的《親愛的》與姚晨的《找到你》。這也是兩位女明星在為人母之後兼具母性與社會問題綜合考量選擇的轉型之作。《親愛的》由陳可辛執導,趙薇與黃渤、張譯、郝蕾等眾多大腕加盟,2015年上映。明星的參與讓這個不是很大眾的題材有了更多的曝光度,讓社會與大眾都了解與面對這個問題。 特別是黃渤與張譯將一窮一富兩位失孤父親刻畫的非常到位。其中張譯飾演的富爸爸失去孩子之後那種洗腦式的「鼓勵,鼓勵,鼓勵」動作看得讓人心痛。
《找到你》是姚晨生孩子復出之後的大銀幕轉型之作,導演呂樂,2018年上映。《找到你》的劇情沒有完全圍繞在拐賣問題上,更多側重在與保姆的各種交集與糾結之中,不過孩子丟失是電影的核心問題。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與快樂源泉,販賣婦女與兒童是全世界都打擊的犯罪行為。之前梅姨案的另一主犯張維平被判處死刑,他是為數不多認識梅姨的人之一,他的死讓找到梅姨的希望小了許多。沒想到事情有了轉機,走失的孩子終於找到了,養父母也還在,相信公安機關會找到更多線索,梅姨被繩之以法的那一天不遠了。最後,祝願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