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布蘭切特,人稱她為大魔王,出生於澳大利亞,是當今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女星之一,憑藉其霸氣獨特的氣質,從2002年《指環王》的一個配角一路走紅,在2007年和2014年更以精湛的演技徵服觀眾,分別奪得威尼斯和奧斯卡最佳影后。
進入影視圈以來,凱特·布蘭切特一直在大銀幕上打滾,但今年她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首次擔任電視劇女主角,並且一出手就展現不凡實力,成就了一部口碑爆款。
4月15日,《美國夫人》正式開播,由眾多導演及編劇聯手打造,集結了凱特·布蘭切特、羅絲·伯恩、莎拉·保羅森、瑪格·馬丁戴爾等主演,陣容一眼望去,全是實力派,並且人人都能獨當一面。
故事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美國在70年代經歷的一場平權運動,凱特·布蘭切特飾演人物原型菲莉絲·施拉夫利,她是反對法案通過的領導人,剛開始以為又飾演一個大反派,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這個人物不是一般的男權主義者。
目前,這部新劇已全部放完,在豆瓣平臺,最新評分9.2分,口碑一直非常堅挺,可以說是從頭穩到尾。
《美國夫人》一開始便圍繞「平等權利憲法修正案」運動展開,這是一項提倡男女平等的法案,可作為一個女性,菲莉絲·施拉夫利卻一直反對通過,還搞了個婦女組織來對抗由格洛麗亞·斯泰納姆(羅絲·伯恩飾演)所領導的支持方。
菲莉絲·施拉夫利是主動拉開這場維權大戰的人物,可整個過程中,她卻累次遭到異性不平等的對待,由此可見,對於男女是否平等,她是有深刻體會。
但縱使這樣,她始終和另一方展開針鋒相對的對抗,不但聯合了其他婦女到社區進行宣傳,還上電視節目進行訪談辯論,完全展現了一個職業女性的風範,這一切都源自於她的深謀遠慮,以及極大的野心。
故事來到了最後一集,時間是1979年,法案依然沒有全數通過,這時美國正在進行總統選舉。
由於形勢大好,菲莉絲舉辦了慶祝晚會,場上全是政商名流,他們表面上是菲莉絲的支持者,可實際只是窺探她背後的女性選票。
另一方面,格洛麗亞的陣容也得到了美國現任總統的接見,起先她們個個充滿希望,等待會面提出各種要求和建議,但最終陣容突然被出賣。
由于格洛麗亞所在的團體集體辭職,她們陣容的女性選票分散了,菲莉絲所支持的候選人順利被選出。
可讓人想不到的是,新任總統打給菲莉絲的第一通電話並不是任命要職,而是過橋抽板,前者表示來自於菲莉絲陣容所流入的選票有限,這證明支持「平權」的女性數目更大,他並不想得罪大部分女性選民。
因此,菲莉絲美夢終於破滅,放下電話,她流下的一滴淚,不僅表示自己輸了,更表示這時的女性再努力,也只不過是顆棋子。
就這部佳作的質量而言,導演把故事講得十分精彩,並且處處見細節,細節處處出信息量,節奏把控也做到爐火純青,快速而又敘事清晰;演員方面,演技更是無可挑剔,全是見慣大場面的好萊塢影星,舉手投足全是戲。
當然,最出彩、最光芒、最耀眼的始終還是凱特·布蘭切特,她飾演的主角在傳統意義上可以說是個反派,但實際卻難以用一般的思維分析。儘管她具有私心,可實際當時就算通過法案也沒有實質效果,且還可能會讓本來就在生理上處於劣勢的女性,生活得更為辛苦。
《美國夫人》共計9集,故事講的是一場維護女權的歷史運動,實際卻是為現今發聲,劇情回味無窮,更值得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