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娛樂資本論,作者 劉景慕 謝維平,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2020年初,一隻巨大的黑天鵝「新冠肺炎」降臨影視行業。而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年裡,類似「黑天鵝」的事件也並不少見。
2019年3月26日傳出「史上最嚴限古令」,稱大批古裝劇將遭禁播,當時正熱播的《東宮》《招搖》《倚天屠龍記》等劇也撤出平臺首播頁面。儘管隨後「限古令」解除,但不得不說,正是這麼一出,深刻影響了2019年的電視劇備案。另一邊,資本退潮、稅務地震、流量下滑、影視寒冬……都是圍繞在2019整年散不去的烏雲。
除了這些,各大公司本身也過得並不輕鬆。從目前發布的上市公司2019業績預告來看,6家盈利,12家虧損,情況依舊不樂觀。在2019年年末,更是有3000家影視文化公司被註銷。
這些事情,林林總總,都反映在了2019年的備案數量上。
相比2018年,電視劇備案數量在2019年下降了將近30%。儘管事情在12月迎來了一點點轉機,12月份的總通過備案部數是全年最高,古代題材的劇集也有所回暖。
然而隨著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嚴峻,一切線下娛樂活動取消,電影撤檔,所有劇組停擺,給娛樂行業又蒙上了一層陰影。2月3日開盤,所有影視傳媒股均大跌。加上大批影視A股2019業績均預虧損、商譽大幅減值來看,2020年著實艱難。
但是疫情總會過去,娛樂行業的日子,還是要向前看。那麼從電視劇備案中,是否能夠看出這些公司的動向?他們的項目儲備情況怎樣,對未來的預期是否樂觀?
娛樂資本論(嘔心瀝血)整理出了2019年全年的電視劇備案,並以上市公司、未上市的知名頭部電視劇公司,以及部分知名中小影視劇公司作為維度,對備案進一步梳理和解讀。
*下方長圖了解影視公司備案數據,想看詳解,請繼續下滑正文。(圖內排名不分先後)
為了探究2019年整體通過備案的電視劇情況,娛樂資本論整理了去年1-12月的所有電視劇備案數據。總的來看,去年通過備案的電視劇情況如下:當代題材大幅增加、總部數和總集數減少、大製作大IP罕見、影視公司二八效應更為明顯。
根據廣電總局平臺的數據,2019年全年通過備案的電視劇比起2018年,進一步下降。全年共905部,比2018年的1163部同比減少22.1%;總集數34401,同比2018年減少24.8%,平均每部38集左右,比去年39集少一集。
另外,2019年超長集數的劇集變少了,總體看來,今年通過備案的古代題材劇集在40-50集每部左右,當代劇在20-40集每部,不像去年動輒7、80集的體量。
從每個月通過備案的劇集部數來看,從3月份開始到9月,部數均在60-70部徘徊。直到10月份開始回升,到12月漲到95部,為全年最高。同時古裝劇的備案在12月份也是全年最多,為12部。儘管與2018年時,連續數月都有一百多部劇集通過備案有所差別,但也看得出,如果今年沒有突遭疫情,很可能電視劇行業已經回暖。
2019年3月,一紙「最嚴限古令「,一時間讓古裝題材成了敏感詞,儘管在之後不少古裝劇依然得以上線,但影響卻反映在了備案上。
在2019年,通過備案的古代題材劇集極速減少,5月份甚至只有1部古裝劇,直到年底才回暖。不過曾經頗受歡迎的古代宮廷題材從此不見蹤影,更多的則是古代傳奇、歷史題材等正劇類型。
回看2018年,當代題材全年部數佔比在57.7%,古代題材可以佔到30%左右。到了2019年,當代題材佔比猛漲過半,每月部數佔比均在65%以上,6月份甚至達到了81.03%。
這種趨勢貫穿了全年,整體看,2019年當代題材總部數650部,佔比71.8%;古代題材每月佔比基本在10%上下,全年只有68部,總佔比7.8%。
從過去一年的備案中也不難發現,不同往年「大IP」扎堆,IP總體呈現減少的趨勢。這或許也和其紅利期已過,價值被過度挖掘有關。備案中較知名的IP只有《三體》《大江大河2》《澀女郎》《我為歌狂》等。另外在2018年,《鹿鼎記》《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經典作品翻拍劇均有備案,而2019年卻少見經典小說翻拍的蹤影。
總的來看,電視劇行業的寒冬在2019年體現得很明顯。而這些通過備案的電視劇,最終能有多少真正拍出來還是個未知數。根據橫店影視城官網劇組動態公告測算,2019年,橫店的開機率銳減45%。不難預測,到了2020年,加上疫情的影響,開機率會進一步大幅下降。
事實上,就在2019年底,國內影視公司吊銷或註銷的有3000餘家。結合來看,似乎影視項目生產減少的同時,資源也更加地集中,行業也正在進行大洗牌,留下真正有實力,認真做內容的公司。
2019年對於大部分上市影視公司而言,日子都不太好過。從各大公司近日陸續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來看,虧損的情況仍在多數。因此在去年,上市公司的產量也有所下降。
數據顯示,上市公司通過備案的電視劇總數共56部,而在2018年,上市公司總共通過備案的電視劇在70部左右。儘管這兩年佔總數比例均在6%上下,但從數量上看,上市公司依然處於減產狀態。
這56部裡,只有5部為古代題材劇集,如歡瑞世紀的《周瑜傳》、芒果超媒《青青子衿》《三千鴉殺》、華策《長歌行》以及騰訊企鵝影視的《燕雲臺》。
其實,不僅僅是因為「限古令」,古代題材的高成本,也是2019年古代題材銳減的原因之一。所以,從這些公司古代題材劇集的儲備上,能夠看得出公司的資金儲備和對於未來的信心。
其中,芒果超媒劇集備案數量最多,共14部,2部古裝劇,還有2部涉案題材,1部傳記題材劇集,其餘為當代都市題材;其次是華策影視,備案10部,其中1部古裝,其餘均為當代題材;騰訊系也有6部備案,題材有當代都市、古裝及涉案題材,還包括由朱德庸經典漫畫改編的《澀女郎》。
從業績上也同樣看得出。劇集儲備最多的芒果超媒,2019年依然保持上升勢頭,也是為數不多盈利的公司。根據預告,芒果超媒預盈利11-12億,同比增長27.08%-38.64%。
至於騰訊系,儘管在財報上顯示,在2019年前三季度,傳媒廣告一塊的收入,由於重點劇目在平臺上的排播問題有所下降,但是通過電視劇備案情況可以得見,騰訊對於影視方面的布局依然積極。
華策影視的2019業績預告上顯示預虧12.9億左右,但是從備案儲備10部(和2018年持平)來看,似乎項目推進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看起來,公司對於未來的經營預期仍較樂觀。
(圖片來源:網絡)
除此之外,完美影視的劇集備案共有4部,比2018年增加一部。完美世界2019業績預告顯示,由於影視業務受整體環境影響,盈利有所下滑,但遊戲板塊盈利勢頭仍然良好,所以總體來說仍處於盈利狀態。這樣看來,完美世界在影視業務層面的布局依然穩定。
但對於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來說,備案儲備也不算多。多數上市公司如慈文傳媒、歡瑞世紀、幸福藍海、唐德影視等,均只有1-2部劇集的備案儲備,並且題材多為當代都市,體量並不算大。
2019年巨虧39億的華誼,在這一年通過了3部備案,包括《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入選「2020-2022年北京市重點電視劇片單」的《流動紫禁城》,和都市劇《鄰家爸爸》。雖然部數不多,但從體量上來看,華誼在未來一年,籌備壓力也是巨大的。
同時,軍旅、革命題材也是「常青樹」,不少公司都有相關備案。如捷成世紀《愛上特種兵》《小人物》、完美影視《試飛英雄》、博納影業《特勤第八組》,以及中國電影《光輝的旗幟》和幸福藍海《與敵共眠》等。
總的來說,上市影視公司的項目中,大IP大製作,以及古代題材作品都在減少。看起來,2019年對於上市影視公司而言,是確實的「小年」了。而2020年上市公司的劇組開機數,或許將創下新低。
與上市公司相比,那些知名的非上市影視公司的產能反而更穩定,尤其是頭部電視劇公司。
如海潤影視和檸萌通過了6部,正午陽光、新麗傳媒、浙江影視等分別有3部備案在手,題材多為當代都市題材,亦有個別古裝、革命題材,如檸萌影視《恰逢雨連天》以及海潤的《戰長城》等。由吳亦凡、楊紫主演,新麗傳媒出品的古裝劇《青簪行》也通過了備案。
另外,正午陽光也有4部作品通過了備案,分別是《我的超級英雄》《落花時節》和《以子之名》,以及得閒影業(正午陽光全資子公司)出品的《喬家的兒女》,均由原著小說改編。
有趣的是,從備案中可以看出,部分以拍古裝見長的公司,也開始更多地投向現代劇。如「古裝大戶」唐人影視,在2019年共有2部備案,且均為現代劇:《永不放棄》和校園科幻題材《許個願吧,大喜》。另外還有於正的公司東陽歡娛,2019的2個備案中,亦有一部當代題材的《京杭之戀》。
一些政府機構背景的影視機構,產量亦有所增加。如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最高檢影視中心等。根據備案數據,2018年金盾影視文化中心通過了7部,而今年則有8部;最高檢影視中心在2018年有3部,2019年增加至4部。
在題材上,多為當代涉案、反貪腐等類型。看得出,在此種題材類型上,在嘗過《人民的名義》《破冰行動》等劇集的紅利後,政府機構還將繼續利用影視內容,來進行相關宣傳。
此外,一部分影視公司的產能也很穩定,如耀客傳媒、磨鐵娛樂等,其通過備案的部數和2018年相比,波動較小。小娛發現,從2018年到2019年,這些公司項目的體量多為中小成本。
但是同時也發現,一些在前幾年憑藉「爆款」讓業內熟知的新銳公司,2019年的備案很有限。從2018到2019,連續兩年沒有備案作品,如五元文化、小糖人等。出品《長安十二時辰》的留白影視,在2018年共有3部備案,但2019年僅有一部都市劇。還有出品過《老酒館》的儒意影視,在2018年有4部,到了2019年減至2部。而在2018年備案了《新世界》的和力辰光,在2019年並無備案。
很明顯,在電視劇市場裡,內容公司的二八效應開始凸顯,大公司更有實力抵禦風險能力也更強,在大環境下行期,仍能保持穩定出產。而一些新銳中小公司,在製作出一到兩個優質內容後,就需要一段時間來「回血」。同時,市場也在回歸理性,不再以數量取勝。
有意思的是,在這些公司中,小娛發現,上市公司儘管家大業大,但有著股市的風險、盈虧對賭和商譽等各方面的壓力,對待項目則會更加謹慎。對於那些未上市的頭部電視劇公司來說,沒有那麼多上市的壓力,反而更能有豐富儲備。2019年的電視劇市場,整體減量,一些公司遇到了困境,另一部分公司卻依舊穩定。所幸新項目不斷產出,內容質量也在提升。如果一切如常,或許在這個結尾,小娛會說電視劇市場將有回暖跡象。然而,當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而來,對整個文娛行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已不必提。但是,只要行業沒有失去動力,一切就還有希望。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