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前段時間美國蘋果「限時0元購」的消息都還有印象吧,在美國街頭暴亂期間,各州都出現了暴徒衝擊零售店面的現象,Apple Store自然難逃洗劫。這一現象也為國內網民帶來了不少靈感,微博上陸續有人開起了「美國代搶低價iPhone」的玩笑。
然而蘋果的手段也非同一般,推特上有用戶表示,搶來的iPhone被蘋果遠程上鎖,因此這一類手機也被戲稱為「官方有鎖機」。
段子只是段子,但市面上確實存在著有鎖機、官換機等低價iPhone,過去也一直有讀者希望我們講講有鎖機與官換機的話題;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講講這些低價iPhone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有鎖、官換是什麼?
先明確一個概念,我們這裡討論的「有鎖iPhone」,指的是被運營商鎖定網絡的iPhone,而不是被Apple ID鎖住的手機:前者是運營商正常銷售的機子,而後者通常是撿來或不法分子偷、搶來的手機,也就是平時說的贓物。
那麼拋開贓物不提,大家市面上能找到的「特殊渠道」iPhone,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在低價地區購買的iPhone,比如大家熟知的美版無鎖、港版無鎖之類的;二是其他地區運營商銷售的有鎖iPhone;三是各地銷售iPhone的官換機。
其他地區有鎖
我們先講講第二種:所謂有鎖iPhone,其實就是用戶在其他地區運營商籤訂話費套餐合約,低價購買來的iPhone,大致上大家可以理解為國外的「零元購機」。以最常見的美版有鎖為例:中美消費習慣不同,在國內電商燒錢補貼的2020年,大多數美國消費者依然會找運營商購買手機,原因很簡單——便宜。
一款原價699美元的iPhone XR,只要籤約承諾接下來30個月都使用65美元的話費套餐,就能以每月11.67美元共30期的價格買到手。手機套餐話費反正早晚都得扣,但每月11.67美元的購機價格可以說是直接打了5折,因此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會選擇合約機。
但如果我和A運營商籤了約,但又不想用A的手機套餐,在拿到手機後是不是就可以把卡一丟,然後將B運營商的卡放進去呢?顯然不是,為保證運營商的利益,蘋果會會根據手機的序列號,在iPhone激活時寫入運營商鎖定,限制這臺iPhone只能使用A公司的SIM卡。而這個運營商鎖定,就是有鎖機中的「鎖」的含義。
官換機
至於什麼是官換機,這就要從蘋果的售後政策說起了。為了提高售後效率與客戶滿意程度,同時降低人員培訓成本,蘋果很喜歡用「以換代修」的方式為用戶「修理手機」,手機主板壞了開不了機?給你換一臺就好了;手機號好好的突然間就無限重啟?給你也換一臺就好了。
除了常規保修,以換代修的策略在AppleCare+用戶身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你的iPhone買了AC+,在AC+時效(一般是兩年)用戶有兩次低價意外「維修」的機會,即使你手滑把iPhone 11 Pro Max摔得開不了機,只要交628元,蘋果都會幫你把手機「修」好。這裡的「修」指的其實是給你一臺符合蘋果出廠標準的手機,也就是我們說的官換機。
但蘋果很少會專門生產一批全新手機用做官換,現在大多數國行官換機其實都是蘋果修好的故障機:蘋果通過更換部件的方式將故障手機修好,經過維修與蘋果官方翻新重置後,符合蘋果出廠標準的手機會重新分配一個新的序列號,然後成為官換機。
有鎖手機優劣
要說購買有鎖機的好處,想來想去我也只能想到便宜這個因素。因為有鎖機佔了「運營商的便宜」,所以價格自然比正常的國行,甚至是美版無鎖要便宜。國內正價10899元的iPhone 11 Pro Max 256GB,美版有鎖只要8千塊不到就能買到;美版有鎖的iPhone XR更是2600出頭,與蘋果正價相比幾乎打了5折。
但有鎖手機自然也有自己的風險,在不交費解鎖的情況下,有鎖機「棄卡潛逃」實質上是一種違約行為,運營商有能力,也有權利要求蘋果鎖機,有鎖機圈子內頻出的「掉網」「激活鎖」就是鎖機的體現。而且卡貼質量參差不齊,即使商家再三保證「完美解鎖」,這些「承諾」後面通常都會跟一句「實在有問題我們幫你解決」。
但這還不是有鎖機面臨的最大風險,合約機在海外分期購買,但國內用戶根本無法確保籤約者真的有按時付費。前幾年在新加坡就有發生過這種「空手套白狼」的信用卡詐騙行為:留學生在當地完成學業,回國前用當地信用卡籤約購買大量合約手機,到手後一分錢不還就直接回國,並在國內以「有鎖機」的名目銷售。
這場鬧劇的最終以運營商直接封禁,「大量手機變iPod」為結局告終,但這種信用卡詐騙的後果卻要由國內消費者與未來的留學生共同承擔:消費者高價買「iPod」,而之後的留學生在辦理信用卡、購買合約機時需滿足極為苛刻的審核條件,可以說寸步難行。
作為有鎖機銷售鏈的最後一環,我們不僅對前幾環一無所知,也幾乎沒有任何消費保障,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敢推薦任何人購買有鎖手機的原因:對我來說推薦只是一句話,對消費者來說則是長達數年的未知風險。
官換手機優劣
正因為大家對有鎖機充滿不信任,因此近幾年市面上的官換機也漸漸流行了起來。雖然有鎖機在維修時也有可能「以換代修」,但因為換來的手機也同樣是有鎖版,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能輕鬆分辨這臺手機究竟是有鎖還是「官換無鎖」。
作為蘋果用來「以換代修」的手機,官換機符合蘋果的出廠標準,成色自然也比閒魚上那些千差萬別的「9成新」要靠得多。而且對於國行的官換機,這些手機一般也符合國內的保修條件,在保修期內遇到問題也可以向蘋果送修。正因如此,部分買了AC+的用戶在換手機時會想辦法把自己手機摔壞,交錢找蘋果以換代修「換」一臺全新成色的iPhone回來,然後在二手市場上以更好的成色進行銷售。
但官換機也有自己的缺點,首先,官換機的原廠保修期一般都比較短:官換機是「以換代修」的產物,意味著官換機會延續手機最初的保修期。舉個例子,一臺買了AC+的iPhone 11有24個月的保修期,我用了8個月後找蘋果「意外維修」,拿到的官換機就只剩下16個月(24–8)的保修期。如果沒買AC+,那保修期則更短。不過如果這臺手機是因為功能性問題需要保修換新的話,會得到官換全新機。
其次,因為官換機的成色一般都是「嶄新出廠」,因此價格會比一般的二手iPhone貴上一些。而且官換機用的是全白包裝,只有手機本體沒有任何配件,因此數據線、充電器等配件也需要自行購買。
如何挑選官換手機
那麼該如何判斷一臺iPhone蘋果官換還是華強北翻新呢?首先,官換iPhone採用的是純白紙盒包裝,除了所有iPhone都有的塑料包裝紙以外不會有任何配件。其次,因為官換機是消費者找蘋果「修」出來的,所以蘋果的GSX系統上肯定會有維修記錄。記錄下手機的IMEI,然後找個能查詢GSX記錄的店鋪,不一會兒就能核實手機的官換記錄。
而且官換機序列號一旦發生變更,無論是Apple Store還是第三方售後都會提供一個序列號變更的憑證,作為產品身份的證明。這個服務憑證可能是紙質,也可能是電子版,但上面肯定會先後兩臺手機的IMEI;通過核實包裝盒與官換機的序列號,也能驗明官換機正身。
總結
總的來說,雖然我更推薦購買全新手機,不過相對有鎖機而言,官換機的風險顯然更小,出品也更為穩定。但購買官換機並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對於商家而言,將官換機的原裝屏幕、電池等部件換成便宜的第三方產品依然行得通,所以在選購時依然要擦亮雙眼仔細檢查,不要是花官換機的價錢買到一臺華強北翻新的二手有鎖機,那就真的有苦說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