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這段時間的表現著實是不安分,自家的疫情危機還沒有處理利索,就在邊境不斷地挑事。所以國際社會也擔心,印度如今這麼「跳」,還有足夠的心思兼顧國內的疫情嗎。不過讓人擔憂的是,現在印度政府好像有意將國內民眾的目光向邊境的事宜上引導,莫迪在前幾天的時候還到爭議地區的前線轉悠了一圈,給前線將士鼓勁加油。趁著這個機會,印媒對中國軍事實力調查,那麼結果到底如何?印度人的回答出人意料,有超過五成的印度人認為他們在軍事上和中國相比不佔優勢。印度一向都自我感覺良好,認為中國實力不如他們。
這次調查結果著實令人意外,居然有這麼多的印度人認為自身實力並不如中國。現在印度國內的民主主義情緒如此的嚴重,還能有這麼多的印度人承認自不如人,說明如今中印之間在軍力上的差距之大,已經引起了很多印度人的重視。但是目前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前線,雖然表面上達成了撤退意向,但是暗中卻在偷偷地輸送兵力。如果印度認不清目前的形式,持續的製造緊張局勢,那麼事情可能就不會像如今這樣輕易地解決了。中國肯定會進一步地加強在邊境的軍事部署,讓印度徹底認清楚兩國之間的差距。
那麼中印如今在邊境的實力對比到底有什麼差距呢?首先我們知道印度虛張聲勢還是有一手的,近年來吹噓印度軍力的風氣,有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於3年前的洞朗危機。自從那個時候不少人就認為,印度在邊境陳兵20萬,擁有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還有專門為山地作戰改裝的步兵戰車。誠然印度的軍事實力並不弱,只是可惜他找錯了對手。印度目前陸軍的總數量達到110萬,是世界第二,同時機械化程度不低。
印度能夠維持機械化部隊建制的原因,得益於國內不低的軍費開支,還有當年蘇聯解體的紅利。給印度武裝了一支龐大的機械化部隊,就算是俄羅斯步兵戰車數量都比不上印度。只不過印度龐大的裝甲師部隊,基本上都部署在印巴邊境,同時裝甲車的技術也比較的落後。所以在中印邊境的印軍雖然在人數上和中國持平,但是軍隊的機械化、電子化程度是遠遠的落後於解放軍。這次印度部署在中印邊境的軍隊,主要是摩託部隊還有補兵戰隊,缺少信息獲取和遠程打擊能力。
而這次負責和印軍對壘的是我國的新疆軍區,有著一套非常完善的情報搜集和遠程火炮打擊能力。同時在印度引以為傲的裝甲車數量方面,也遭到了我國的碾壓。同時我國在加勒萬河谷還部署了一支武裝直升機部隊、多支信息化部隊。所以印度現在能夠做的只不過是憑藉著裝甲部隊固守陣地,如果貿然發動進攻,就會被我國的高度信息化部隊「降維打擊」。印度軍方心中也非常清楚兩國之間的差距,所以此前一直都是故意用冷兵器發生衝突。根本不敢率先使用熱武器,因為那樣印度將會遭到解放軍猛烈的還擊,後果是印度難以承受的。
光是從中印邊境的形式上,就可以看出兩國的軍力差距是多麼的懸殊。而從後勤能力上來說,印度更是被吊打。我國擁有獨立研發列裝機械化部隊的能力,而印度的軍備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進口。所以印度的軍力雖然擴充起來非常厲害,但是軍工體系卻非常的不牢固。真要是爆發衝突,光是後勤方面的問題就足以讓印度自亂陣腳。不過按照現在莫迪的架勢,很有可能會繼續挑動國內的民族情緒,邊境製造緊張態勢,奉勸印度還是早日認清雙方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