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馬賽克畫面玩不出新意?即使不用殺戮,也能夠通關的RPG神作

2020-12-18 PeJoy遊戲說

讓我們把時間退回到2015年,這一年的7月23日,一顆名為「克卜勒-452b」的類地行星被NASA所發現,因為與地球極為相似,所以也被稱為「第二地球」,這讓身為人類的我們高興不已。

而同年的9月15日,一款名叫《傳說之下(Undertale)》的獨立遊戲橫空出世,這則讓身為玩家的我們驚喜萬分,我想對一些硬核玩家來說,這種喜悅之情毫不亞於NASA發現了「第二地球」。

這款遊戲當初我一眼撇過它的遊戲畫面時,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簡陋的馬賽克像素風實在是令人提不起勁,怎麼有辦法在Steam上推出不到半年時間,評價卻是滿分而且評論數量已經超過三萬多條?

實際玩過以後就知道《傳說之下》的厲害之處了,它就是那種玩完後讓人一生中都永遠會記得的RPG作品,徹底顛覆了傳統,以獨特的敘事手法以及數以萬計的隱藏秘密、彩蛋,加上充滿巧思的故事、創意玩法的結合成為精巧構思的作品。讓人再次想起了《去月球》這款遊戲。

《傳說之下》全都由Toby Fox這位製作人一手包辦來完成,他獨自一人負責程式、編劇、美工、音樂等,藉由Game Maker引擎來完成這款像素畫面的遊戲,而且作者非常年輕,才20歲出頭,真是萬中選一、才華洋溢的鬼才。

對於我個人而言,這輩子玩過最特別的角色扮演遊戲是《異域鎮魂曲》。此作藉由獨樹一格的世界觀還有艱深難懂的哲學,大量的文字來讓玩家徹底沉浸在異域的奇特、詭譎風情中。不過異域鎮魂曲的系統、玩法就比較常見,因為是套用了龍與地下城規則,除了奇異的美術、讓人無法預料的劇情外,玩起來就是很熟悉的美式RPG遊戲。

不過《傳說之下》就更厲害了,它的系統、玩法可說是貨真價實的獨一無二,首先常見的戰鬥在攻擊時是需要判斷時機來造成更大的傷害,而閃躲敵人攻擊時竟然是採用了如同東方Project的彈幕射擊,聽起來好像很奇怪對吧?不過這讓《傳說之下》裡的所有人物角色敵人怪物都具備了與眾不同的攻擊方式。

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傳說之下》的劇情呈現方式,剛開頭的世界觀簡介感覺上非常俗套,就是很久以前人類與魔物發生了戰爭,魔物輸了以後被困在地底下,進入到地底下的人類也沒有一個人能夠活著離開。玩家們就是扮演一名落入地底的小孩,開始探索這個奇特的世界。

看似很稀鬆平常、不足為奇的開頭後,在主角與一朵黃色小花說話後,立刻就能讓玩家見識到這款遊戲並不單純,它就是過程中充滿著惡搞、揶揄諷刺且歡樂無比的氛圍,不過處理手法卻相當出眾,不斷打破第四道牆,讓一些遊戲登場角色都似乎擁有了自我意識而活了起來。

你會無比讚嘆製作者在敘述這款遊戲的故事方式就像魔術師一樣,每一次都超越了電子遊戲的框架,玩家們以為劇情會這樣發展,但作者又擺了玩家一道,定義了全新的邏輯規則,不論是在戰鬥、解謎、道具物品的運用上,全都超越了玩家的想像。

有關《傳說之下》的劇情,我覺得是講得越少越好,而且也很難用口語去表達究竟這款遊戲藏有哪些樂趣。畢竟它的故事很龐大,而且高潮迭起,不斷峰迴路轉讓人猜不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只要知道故事劇情一路走來有哭有笑,更能與登場角色來一場浪漫的約會。

缺點當然也很明顯:劇情發展太超越正常人的思考邏輯範圍,所以很容易出戲缺少融入感。但這正是《傳說之下》特別的地方,也是在其他正常的RPG遊戲中不可能見到的。

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傳說之下》強調「不殺」的特性,不像大多數遊戲都是路上碰到敵人怪物就是兩方人馬毫無理由殺來殺去,《傳說之下》在這部分做了一種很新穎的詮釋手法,整款遊戲從頭到尾可以不殺任何一名敵人就能夠過關,而且遊戲中所登場的每一名敵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個性,對白臺詞,譬如說可以在戰鬥中藉由互動來讓魔物對玩家產生好感進而避開戰鬥。

既有遊戲性、操作性以及感動、溫暖人心的故事劇情,這些完美無瑕的結合都證明了一款好遊戲即便沒有優秀的遊戲畫面,它還是可以成為曠世傑作。《傳說之下》的畫面確實能算是缺點,不過我相信有些人玩到後來就會漸漸愛上這種「畫面」。畢竟製作人已經巧妙的將缺點變成了優點,每一名人物角色的外貌造型都會清晰地烙印在玩家心中。

不過我並不建議一名遊戲新手直接去玩《傳說之下》,因為這款遊戲會這麼好,有一部分是因為它改寫了我們對一款遊戲的認知。所以玩《傳說之下》之前,對於遊戲領域的知識,玩過的遊戲類型是越豐富越好,作者就是基於我們對遊戲的認知來創造出背離傳統的驚奇。此外本作的彈幕閃躲也較有難度,反應和眼力要不錯才能順利玩到精髓之處,最好也具備一些玩音樂節奏遊戲的技巧能力。

我實在是很難用言語來形容《傳說之下》的美妙之處,這整款遊戲的優點就在於它無懈可擊的原創性,已經達到了近乎無法被複製、模仿、取代的獨特結構,而處處製造出驚喜的手法,則勢必要玩家親自參與本作,如果作為一名旁觀者僅是看其他人的直播或推薦心得,可能也難以感受到《傳說之下》的獨特魅力。

相關焦點

  • RPG單機手遊神作大盤點,每一個都可以玩一年
    六發左輪這是一款由game loft出品的西部荒野手遊神作,在這裡,玩家們將要化身西部牛仔,在無盡的荒野上策馬奔騰,消滅怪物,擊敗強盜,探索遺蹟,洞窟冒險,解開一個個詭異謎團,簡直就是手機版的荒野大鏢客。
  • 《魔獸》唯武之尊rpg升級賺錢攻略 唯武之尊rpg怎麼通關
    導 讀 魔獸唯武之尊rpg這個地圖需要去知道資源點,然後去各種的地方去打怪升級,合成自己的裝備,這樣才能應付一次次的關卡
  • PS4最新神作《二之國2亡魂之國》優缺點簡評
    PS4最新神作《二之國2亡魂之國》優缺點簡評 本文由 奇遊手遊加速器 提供。「用動畫來感受史詩級的RPG吧!」
  • IGN評十大RPG,巫師3第一意料之中,但剩下九個居然聽都沒聽過?
    近日,知名遊戲娛樂媒體平臺IGN評選出了十大RPG遊戲,這十款最優秀的角色扮演遊戲中,奪得榜首的,就是玩家心中的神作,膾炙人口的《巫師3》。要說巫師3拿的獎已經是拿到手軟了,在玩家心中這也絕對是數一數二、誠意滿滿的神作,所以隨便哪個評選把巫師3放在第一名我們都不會覺得意外。
  • 街機遊戲史上最難的三款街機遊戲,至今仍無一人能夠一幣通關!
    當年這款遊戲在整個街機廳就相當於BOSS一樣的存在,只有大神級別的玩家才敢挑戰,只要你敢玩大魔界村,那你的旁邊就會有一群小弟觀戰! 這遊戲的難度,在當時基本上沒有人能夠一幣通關!
  • 《殺戮的天使》畫風精良,可細節刪減太多,男女主的感情戲太少
    作為我玩的第一個稍有恐怖元素的戀愛遊戲,終於要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了,我現在的QQ頭像還是Zack呢!《殺戮天使》無論是從劇情上還是人物性格上都是塑造的比較完美的,也有許多觀眾是因為自己玩過原作,或是看了實況,看了連載漫畫前來追番。
  • 神作還是臭作?玩家評十大最具爭議的遊戲
    可並不是所有玩家都買帳,dx10特效的取消讓畫面上被人詬病,許多適應不了的玩家大呼操作蹩腳,而遊戲中也確實存在不少的小毛病,而在隨後的兄弟會和啟示錄中,也是優點與缺點共存,讓這款遊戲一直得不到一個準確的定性,喜歡玩的玩家反覆通關,不喜歡則連看視頻的興趣都沒有,發差之大直逼GTA4。6.
  • 盤點歐美四大RPG類型遊戲 其代表作全面解析
    先說遊戲畫面,在當時可謂秒殺一切fps遊戲。製作組成功做到了當時宣稱的跨時代圖像技術。藉助無以倫比的強大光影,遊戲裡帝都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優美風景,可以說隨便在山林裡截張圖都可以拿出來做壁紙。如果玩家是fps高玩,那麼依靠精準的瞄準射擊和強大的dps就可以壓制對手……即使和後來者《輻射3》比較,質量效應依舊可以憑藉卓越的手感和過肩式射擊模式穩壓對手,成為rpg界第一fps遊戲  《質量效應》卻不僅僅是一款靠新意取勝的遊戲,作為新一代星際歌劇類遊戲的典範,遊戲的劇情有著美國大片一樣的素質,有低谷有高潮,當所有人都絕望的一刻,救世主如天神下凡般衝破重重障礙,在眾人崇拜的眼神下出手拯救了世界
  • 近10年前的第一PC神作?上萬人花數十小時通關,容量均不到50MB
    但在近10年前,技術還沒有這麼好的時候,就已經有幾部PC端小體量的RPG遊戲能夠打臉這些「大容量吹」的玩家了。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年PC端上到底哪一部小體量遊戲能成為第一小體量RPG遊戲吧。
  • switch:日式RPG薄暮傳說好玩嗎,值不值得入手?
    儘管荒野大鏢客:救贖2(大表哥)在ps4平臺如火如荼,不過仍然有部分玩家對此不感冒,因為他們是典型的日式rpg玩家,在switch上面就有這樣一款遊戲異度之刃2,不過今天筆者想聊的不是它,而是一款最近才上架的switch新作薄暮傳說,至於薄暮傳說好不好玩,值得入手嗎,相信看完本文你會有自己的答案
  • 鬥羅大陸:不用再問比比東和唐昊誰更強了,殺戮之王親口說出答案
    唐三和胡列娜能夠在殺戮之都如此順利地修煉,除了他們自身的實力強大之外,他們還得益於吸收的頭部魂骨以及他們背後的人,頭部魂骨讓胡列娜和唐三即使殺死無數對手也能保持理性,沒有陷入墮落的深淵,而唐三和胡列娜背後的人則讓他們兩人能夠在殺戮之都安然無恙,不然殺戮之王早就動手殺死了「修羅王」和「地獄使者」。
  • 聽說有人覺得不知道玩啥遊戲了,這些知名3A大作,你都通關了嗎
    老狼最近有很多小夥伴們都開始反饋,說最近不知道玩啥單機遊戲好了,老的不愛玩,新的都沒出,看單機遊戲都感覺是一個樣子,那老狼只能說你還是圖樣圖森破,太年輕了。今天老狼就給大家推薦一些老牌的3A大作,看看都有你們都玩過哪些遊戲?
  • 懷舊遊戲推薦:PS時代的日式RPG神作《女神側身像》
    畢竟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玩家們追求的也都是體驗遊戲的快感,什麼劇情不劇情的,只要爽就完事了。不過如果你已經玩膩了千篇一律的同質化快餐遊戲,並且不反感日式RPG這種遊戲類型的話,那麼就不妨來嘗試一下。雖然現在沒有什麼新作品,但是老作品中也不乏一些非常經典的傳世神作,今天筆者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樣一款日式RPG懷舊神作——《北歐女神:女神的側身像》。
  • 18年之前的比較出眾的的RPG遊戲~
    一、永恆之柱永恆之柱,是黑曜石的一款基於高級dnd原則的美式rpg,遊戲畫面精良劇本及其深邃,同異域鎮魂曲不斷討論神性和人性所不同的是,永恆之柱更偏向現實主義,但其探討現實之餘,依舊混入了,形上學的哲學理論。
  • 拿走,不用謝!真的是生日禮物的首選:樂高馬賽克畫的製作方法
    馬賽克畫近日有人詢問,除了那些店裡的活動,有什麼方法生成樂高(或者積木)的馬賽克畫嗎?今天小編就做一次「紅領巾」:Bricklink的網站,除了提供Stud.io的設計軟體,也提供由照片生成:馬賽克畫、拼搭方法、零件列表。以星戰角色AHSOKA為例,導入圖片後,可選長寬比和生成區域。
  • 高能手辦團殺戮之罪魂體簡單困難噩夢通關攻略大全
    18183首頁 高能手辦團 高能手辦團殺戮之罪魂體簡單困難噩夢通關攻略大全 高能手辦團殺戮之罪魂體簡單困難噩夢通關攻略大全
  • 有什麼好玩的單機RPG手遊?
    ,應該也是現在這樣的天氣,拿著人生中第一部手機卻發現國產渣機很多遊戲玩不了,內存不足內存不足,然後就遇到了艾諾尼亞,第一個玩的職業是黑暗騎士,遊戲不大但是五臟俱全,刷材料刷傭兵刷寶箱,打不過就刷刷刷,劇情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就記得主角出身黑暗教會,一開始執行任務然後就遇到女主角被女主角的光環洗腦。
  • 玩一輩子的PC單機遊戲(下)
    影視、文學都有它們的經典,這些經典不停流傳,有些人即使看過上百遍也不厭煩。那麼發展迅速、一直被稱為「第九藝術」的「遊戲」有沒有這樣的作品呢?我認為是有的,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看看我心中的遊戲「經典」。 不知道遊俠網友心中的「好遊戲」都有哪些?評論區留言,整合一波。
  • 《魔道祖師》也玩「背後同步畫畫」,為何汪嘰的畫要打馬賽克?
    導讀:魔道:國外超火的「背後畫畫」,忘羨也來玩,但為何要打馬賽克?上面那個大家能認出來是誰嗎?(認不出來的,三毒聖手侍候!)不過各種細節都相當到位,耳環是和抹額的同款,項鍊還是小兔子,這樣的藍二哥哥太可愛了!但下面的這位大家能認出來是誰嗎?評論區等你答案哈!
  • 馬賽克美女有救了,美國新AI算法可以還原馬賽克畫面內容
    在很多場合下,打馬賽克都是很有用也很必要的,比如出於安全和保護的初衷。不過人類就是這麼奇怪,娛樂般的好奇心總是這麼永無止境,就好像很多年輕的朋友一樣,好奇心泛濫,對馬賽克畫面深惡痛絕,看到很多模糊的照片,打馬賽克的照片,總是想一窺究竟,想還原一下馬賽克下面到底是什麼樣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