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祖先經過了自然界的優勝劣汰,最終生存了下來。不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在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身體構造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差異。人類劃分為三大人群,雖然我們都擁有共同的祖先,但除了膚色存在差異外,中國人與歐美人在骨頭方面也存在著不同。
中國人的骨頭比歐美人少2塊
根據科學家對於中國人和歐美人的抽樣調查外,他們意外的發現,90%以上的中國人都有著204塊骨頭,而大部分的歐美人卻是206塊。這個發現引起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科學家的數據表明,歐美人比中國人多出來的這兩塊骨頭位於小腳趾上。中國人只有兩塊,歐美人卻有三塊。
在20歲之前,人類的骨骼數量一直在變化
我們都知道,在人類的成長的過程中,人體的器官在各個時期都有變化,骨頭也不例外,在20歲之前,人體的骨頭數是一直在變化的。嬰兒的骨頭大多為軟骨,數量多達305塊,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變得越來越堅硬,並且連接在了一起,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危險。有人曾做過測試,發現成年人的骨頭數量比嬰兒時期足足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環境差異或許影響了骨骼生長
那為什麼中國人和歐美人的骨頭數量會存在差異呢?科學家認為這或許與環境適應有關,人類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步進化成了最適合環境的狀態。大猩猩與人類雖然有著高度相似的基因,但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毛髮退去,而大猩猩卻一直保存著厚重的體毛,這其實與它們在野外生存有關。大猩猩一直沒有進化成人形,就是因為環境沒有給予它們進化成人形的能力,它們已經適應了野外生存,大猩猩的形體就是最好的狀態。
因此,環境變化是可以人類進化的。歐美人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大不相同的。歐美人喜愛牛奶與牛排,因此他們大都非常高大,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北方人多比南方人要高大,就是環境不同造成的。因此科學家一直秉持著進化是沒有方向的,只有環境才會影響進化的觀念。
這兩塊骨頭對人體沒有影響
在進化過程中,人類的某些器官也逐漸被淘汰。因此中國人比歐美人缺少的這兩塊骨頭並沒有太大影響,這兩塊骨頭並不是影響身高的主要因素。人類現在已經突破70億大關了,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不同的區域,身體構造難免會存在某些差異,這都是自然進化的結果。關於中國人缺少的這兩塊骨頭,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