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孩因洋娃娃被送醫院急診,寶媽後悔莫及,沒早點聽孩子的話

2021-01-07 父母育兒觀

玩具,是孩子童年的夥伴。有了玩具的陪伴,孩子才有了更多的歡笑和幸福。在孩子的眼中,能夠擁有更多的玩具是他們最大的夢想。可是,你知道嗎?有些玩具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圓圓今年6歲了,媽媽對她寵愛有加,在給孩子買玩具方面從來不心疼花錢。這一天,媽媽在商場發現了一款最新的洋娃娃,做工細膩又逼真,抱起來時,還會發出甜甜的說話聲。售貨員說,這款洋娃娃是進口玩具,銷量特別好,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於是媽媽二話沒說將它買了下來。可出乎她意料的是,女兒看見了洋娃娃,竟然有些害怕地說:"媽媽,我害怕這個洋娃娃,我不想要。"

可是媽媽並沒有當回事,自顧自走到房間將娃娃放到了玩具櫃裡。這天夜裡,意外發生了,睡到了半夜,圓圓突然大哭起來,媽媽跑過去一看,女兒坐在床角,指著娃娃恐怖地大喊:"媽媽,它是活的,快把她弄走!"隨即發生了呼吸困難的症狀,眼看著就要暈過去。媽媽慌了,急忙把圓圓送到醫院急診,醫生說,圓圓是因為恐懼產生了幻覺,雖然身體沒有大礙,但是要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媽媽這才後悔莫及,沒早點聽孩子的話。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今洋娃娃的仿真程度之高令人驚嘆。一些洋娃娃由於太過逼真,會讓人產生有生命的錯覺。孩子還小,心智不夠成熟,自然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幻想,恐懼感也油然而生。

所以,挑選洋娃娃時,家長要注意,不要買以下幾種。

1. 太過逼真的

洋娃娃如今越來越逼真,無論是身高體重,皮膚顏色和觸感,都很像真人。而且有一些製造商非常注重洋娃娃眼睛的製作,把眼睛做得十分逼真,甚至有眨眼的功能。孩子老盯著洋娃娃的眼睛看,越看越像真人,越看越恐怖,讓孩子十分害怕。

2. 獵奇恐怖的

有些商家為了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發明出一些帶有恐怖色多彩的洋娃娃,比如前些年流行的巫蠱娃娃,渾身纏滿繃帶,表情詭異。還有一些娃娃被故意做成殘破不堪,面目猙獰的樣子,並伴隨刺耳恐怖的尖叫聲效。孩子必然被嚇得不輕,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3. 製作粗糙的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越是逼真的洋娃娃越是價格昂貴,而一些太過廉價的洋娃娃則危害更大。不良商家為了壓縮製作成本,在原料上偷工減料,用劣質材料製作洋娃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的損害。一些零件的脫落還會造成更大的危險。

女孩子都喜歡洋娃娃,不論大人小孩。可是,挑選洋娃娃也是一門學問,家長要為孩子把好關。其實,不只洋娃娃,孩子接觸的其他玩具也應該謹慎。

在購買玩具之前,家長不妨觀察這幾點,再做決定。

1. 觀察玩具的適用年齡

孩子在每個階段適合的玩具是不同的,比如不滿1歲的孩子最適合玩鈴鐺,彩球之類的簡單玩具,這類玩具可以鍛鍊寶寶的眼睛和手腦功能。5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樂高,飛機模型等玩具,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2. 觀察玩具的質量

玩具的質量是最重要的,它關係著孩子的健康。因此,家長要學會辨別玩具的材質,觀察玩具有無稜角和零件脫落的安全隱患,以免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發生誤吞或者劃傷的意外。一般來說,邊角光滑,接口牢固,材質厚實的玩具更適合孩子玩。

3. 觀察玩具的價格

價格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點。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喜歡就盲目地花費過高的價格購買玩具。因為,孩子的喜好是經常變化的,再喜歡的玩具也有玩膩的時候,而且,孩子的成長很快,要不了多久,就已經不適合再玩這件玩具了。因此,家長要仔細規劃在玩具上的投資,不應該來者不拒,浪費過多的金錢。

孩子都喜歡玩具,沒有玩具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如今的孩子們十分幸福,因為總有花樣百出,琳琅滿目的玩具陪伴他們。作為家長,在挑選玩具時,應該擦亮雙眼,購買合適的玩具,這樣,才能夠保護孩子的健康和心靈,讓孩子在安全和快樂中度過童年時光。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喜歡洋娃娃嗎?你在挑選玩具的時候有什麼心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中毒、燒傷、恐懼症,這些兒童玩具害娃不淺,寶媽卻仍在買
    提到玩具,它們是孩子童年離不開的快樂源泉。每個孩子都喜歡玩具,譬如兜媽小時候就喜歡玩玻璃球和四驅車,相信各位寶媽、奶爸的童年也有自己喜歡的玩具。普通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創造力,益智玩具還可以提高思維邏輯力!
  • 寶媽花3000元給女兒買洋娃娃,卻將孩子嚇哭,網友:換我我也是
    想必許多女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一個「洋娃娃」的夢想,希望自己能夠在童話的世界裡長大,然後遇到自己的白馬王子,因此市面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洋娃娃。但並不是所有的玩具都適合孩子玩,因為有些大人的奇思妙想,娃娃的種類也變得越來越多,而且有些娃娃特別真實,但是孩子可能會感到害怕,所以家長在選擇玩具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寶媽花3000元給女兒買的洋娃娃,卻將孩子嚇哭有這麼一位寶媽,本想給女兒一個驚喜,然而卻變成了「驚嚇」。
  • 聽媽媽的話有什麼不對,所謂「媽寶」的另一種看法
    圖片來自網絡是一個關於「媽寶男」、「媽寶女」的話題,之前覺得這是個絕對的貶義詞,把「沒主見、長不大」詮釋得淋漓盡致,年紀不小天天把「我媽說」掛嘴邊,這樣的人不值得交,直到看到那個視頻,我思想帝國又得重建了。
  • 1歲嬰兒腳趾差點「截肢」,嚇得寶媽掛急診,醫生:來晚點就完了
    記得前段時間小編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新聞,有一位寶媽給孩子買了一雙特別漂亮的純手工的繡織襪,而且還帶寶寶一起出門溜了一圈,並且受到很多人的稱讚。可是寶寶卻全程並沒有因新襪子開心,反而特別的煩躁,寶媽也非常納悶,為什麼寶寶今天格外反常。
  • 「媽媽,洋娃娃在動!」3歲女童緊急送醫,醫生卻說孩子沒撒謊
    文|秘籍君說到玩具,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會出現它們的身影,算是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玩伴。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對娃娃的喜好大多是不變的,頂多是蜘蛛俠和芭比的區別,而有了它們的陪伴,家長們才能忙裡偷閒、得到片刻的喘息。
  • 8歲女孩偷偷往下面「塞東西」,寶媽罵她不要臉,醫生:怪你自己
    8歲女孩偷偷往下面"塞東西",寶媽罵她不要臉,醫生:怪你自己現如今,養娃已經成為了許多家庭共同在談論的一個話題了。孩子在年幼的時候,對生命都不懂,可能會犯一些錯誤,而做家長的如果不能及時引導,這些錯誤可能會伴隨著孩子一生。
  • 寶媽給女兒買來成堆的洋娃娃,孩子不玩也一直買,寶媽是怎麼了?
    家長會根據孩子年齡的增長,給孩子購買不同的玩具,但是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來自一位寶爸:家有寶貝女兒,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妻子就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洋娃娃玩具,每年都會買很多。關鍵是女兒的性格像男娃,並不喜歡洋娃娃,而現在孩子也八九歲了,妻子還是會買洋娃娃給孩子,就堆在家裡……這些玩具,孩子不怎麼玩,一般都是妻子在玩,在收拾。
  • 寶爸抱怨妻子沒看好孩子,寶媽說出三個理由,寶爸心服口服
    這不,前幾天妮妮媽就跟我分享了他們家的一茬……妮妮媽正在陽臺晾衣服,寶爸出門買菜剛進門(疫情期間,出門買菜的任務總算完成移交),還沒換好鞋,就開始質問她:「你怎麼不看好妮妮,鬥柜上的彩虹糖被她全吃光了!」
  • 6歲女兒:娃娃會動,我害怕!寶媽沒在意,結果孩子受驚發高燒
    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或者長輩就會給他們買各種各樣的玩具,玩具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是一個玩伴,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快樂。男孩一般都會喜歡汽車、手槍之類的,而女孩的話,通常會喜歡洋娃娃和比較可愛的一些東西。
  • 孩子3歲不送幼兒園就晚了?寶媽回懟:4歲再念幼兒園有影響嗎
    最近再天涯的論壇裡,有這麼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是關於孩子應該幾歲去上幼兒園。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人數非常多,但是其中有一條評論的點讚數量很高,是一個寶媽嘲諷這個問題。這位寶媽表示,自己曾經也想過這個問題,當時還找了在做幼師的朋友詢問,這朋友表示,不要相信幼兒園的招生說的,孩子三歲就要上幼兒園。孩子能夠四歲再上幼兒園,是最好不過的,不要相信孩子三歲不送幼兒園就晚了這觀點。其實很多幼兒園,一直在傳輸一個觀念,就是孩子最佳的入園時間是三歲,其實這都是幼兒園的私心,是有目的的。
  • 孩子發燒沒超過39.5度,不要著急送醫院,試試這6種家庭處理方法
    下面這幾種發熱的處理方法非常的實用,寶媽們趕快收藏起來:一,年齡在一歲半以內的嬰幼兒,如果有著發燒的情況,在他睡著之後,家長可以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門。不過這個操作耗費的體力非常大,可以讓寶爸來進行,因為他們的手掌大,而且熱量也大,用手心捂住前囟門時,孩子容易出汗。
  • 「嫁給我,就要聽我媽的話」妻子一個舉動,媽寶男後悔不已
    03 「嫁給我,就要聽我媽的話」就這樣兩人在一起戀愛了兩年多的時間,後來小艾覺得張斌是個很不錯的人,值得託付終身,於是對張斌暗示了結婚的事。其實張斌也有了結婚的打算,看到小艾的暗示,張斌回家和父母說了想要結婚。
  • 5歲男寶哭鬧肚子疼,沒想到是寶媽貪便宜,買購的好零食惹的禍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很少有孩子能夠抵禦零食的誘惑,與其天天出去買,不妨在這種節日裡囤一些,更為實惠。但是在給寶寶選購零食的時候,寶媽們卻要謹慎一些,切不可貪便宜,不然就可能讓寶寶很受傷,你知道麼?案例:寶媽曉雨家有一個5歲的可愛男寶,由於寶媽曉雨就是一個愛吃零食的人,小傢伙也是跟媽媽一樣非常貪吃,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寶媽曉雨給寶寶買零食的時候,也是很注意的,並不是什麼零食都給寶寶吃。
  • 6歲孩子進入換牙期,寶媽日常這麼做,孩子牙齒才會既健康又漂亮
    文|小豆芽育兒記一口漂亮整齊的牙齒,不但可以提高孩子顏值,還會讓孩子更健康,說話更流利,因此寶媽們平時一定要注意護理孩子的牙齒,尤其是每一個關鍵時期。6歲孩子進入換牙期,寶媽別大意張女士的女兒今年5歲了,不但聰明伶俐,在幼兒園裡也是數一數二的小美女,可張女士最近卻因為女兒的牙齒發了愁。
  • 第4期 她們在這裡圓了媽媽夢 抱著孩子來送錦旗!
    9月21日,一群抱著孩子的媽媽湧進了重醫附二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大大小小十幾個人,讓原本就熙熙攘攘的走廊變得有些擁擠。她們每個手上都抱著一個孩子,臉上寫滿欣喜,走在最前面的媽媽手裡還拿了一幅錦旗。錦旗上寫著「仁心仁術孕媽福星,醫德雙馨情暖人心」,落款是23位寶媽。當天來到現場的是其中7位,她們帶著23顆感恩之心,回到了孩子的「出廠地」,感謝為她們圓夢的醫護人員們。
  • 3歲孩子變成「鬥雞眼」,寶媽送醫之後遭埋怨,「家長真不長心」
    寶寶變成了「鬥雞眼」,送醫之後遭埋怨,「家長也太不長心了」嵐嵐是一位年輕的新手寶媽,去年剛剛生下一個可愛的兒子,由於和丈夫都在外地打拼,老人並沒有幫忙太長時間。家裡經濟條件還不錯,小兩口一商量最後決定的讓嵐嵐在家當全職寶媽照顧孩子。
  • 4歲女孩嘔吐不止,家人以為是感冒,送醫後醫生:喝飲料喝的!
    4歲女孩嘔吐不止,家人以為是感冒,送醫後醫生:喝飲料喝的!現在孩子是家中的寶,大家對孩子都是非常疼愛的,甚至還有一些家長,他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會答應的,而很多孩子在生活當中都特別的喜歡吃垃圾食品,喝碳酸飲料,這種做法會導致孩子的身體出現非常嚴重的問題。
  • 「那個洋娃娃自己動了」,媽媽沒當回事,直到孩子被送進醫院
    嬌嬌5歲了,以前特喜歡娃娃玩具,家裡的芭比娃娃,布娃娃,電動娃娃,應有盡有。但是現在不怎麼喜歡娃娃玩具了,她說「怕」。原來和她一次生病有關,那次生病又發燒,又怕冷,還受到了驚嚇。從媽媽那裡得知,因為平常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玩,那次回來之後,給嬌嬌買了一個進口的電動洋娃娃。
  • 寶媽羨慕12歲女孩高2米21,孩子回懟,她哭笑不得無力辯解
    提到孩子的身高,許多寶媽都不求自己的孩子變成電線桿,但身高總得達到國人的平均線吧?可生活中,總有一些孩子的身高不遂媽媽願。這一天,寶媽蜜蜜在刷新聞賺錢時,看到這樣一條資訊:【女巨人!聽到這話,孩子就不樂意了,拿起手機仔細端詳,接著指著一行文字說道:「你看看別人家的媽,都1米9了,哪像你這個【矮冬瓜】。我長得矮,都是你的錯,基因太差!」「哎?你這孩子……」寶媽聽到孩子的反駁,哭笑不得,可想辯解,卻發現這話也在理。
  • 太「美」也是一種病症,小女孩的臉蛋精緻似洋娃娃,卻讓人好心疼
    大多數寶媽在懷孕時都會想像孩子的外貌,希望能有個漂亮的寶寶。萬事皆有可能,儘管父母的心願都是美好的,但「太過美麗」反而是一種「病」。許多父母聽了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醫學史上,這的確是一種不常見的基因疾病,被稱為「歌舞伎綜合症」。一位名為蘇蘇的小女孩在微博上走紅,三段視頻讓她坐擁百萬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