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是個淺薄的知識販賣商。它讓你習慣於淺顯地考慮問題,而忘記了深入閱讀,能帶來的底層代碼思考。—阿文
前言
我們經常說,一個聰明的人,那就是有智慧的人,但實際上,「智」跟「慧」,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品質。
「智」強調的是一種獲取,得到。而「慧」意味著捨去,拋去很多的雜念。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到了中年時期,一定要有些慧根了,適當的拋去很多的東西,會讓你的下半生過得很開心,但一直懷有執念,勢必會負重前行的。
阿文覺得,一個人到了中年時期,有這幾樣東西,你一定要拋棄了。
沒必要的聚會
餘秋雨先生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來戲言自己的中年。
「我的中年,實際上是就著咖啡吃胃藥的年齡」。評論的比較意味深長。
實際上,無論是誰,到了中年以後,自己的體能、精力,都在呈現劇烈的下降趨勢,所以這時候,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變得尤其的重要。
那些不必要的聚會,能推就推了吧。有的時候一次聚會,喝多了之後,你可能需要一整個星期,才能慢慢緩過勁來。
中年不比少年時期,意氣風發,那個時候熬夜通宵都沒事,但現在簡單的喝醉一次,你的肝臟、腎臟都受不了。
而且我們步入了中年,自己的家庭也開始成型了,有著做父親、母親的責任了。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愛人身上,你的家庭才能更加的溫暖。
中年以後,保持家庭和睦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陪伴」二字。我們會越來越希望伴侶的呵護。
「坑人」的朋友
年輕的時候,我們可能為了兄弟情義,或者閨蜜之情,經常性的去幫助一些「坑人」的朋友,但到了中年以後,你要適當的和他們劃清界限了。
這個並不是你自己的絕情,而是生活所迫。
我還記得,香港的文學大家倪匡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中年人,那是需要很多錢的,不管你是誰」。
步入中年的我們,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自己和愛人的父母,家裡的孩子成長,還有還不完的房貸、車貸。
這個時候,你還和一些「狐朋狗友」,天天在一起的話,那可能你真的想逃避責任了。
一些不必要的朋友,那就慢慢的淡出你的視線吧,一個中年人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實在是太多了,你真的沒有時間,去應付那些不必要的朋友。
其實現實中也是的,我們到了中年以後,大部分人的朋友圈,變得越來越窄,大家都和適合的人,在一起玩,這個時候,有共同的生活願景,變得極其的重要。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們走的人生路不同,能夠繼續走下去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低。
年輕時的脾氣
有慧根的人,第三個扔掉的,就是自己的脾氣。其實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一副倔脾氣,但到了中年時期,一般都比較溫和了。
扔掉自己的臭脾氣,不要把自己的臭臉,擺給你的家人看,他們都是你最愛的人,你怎麼捨得呢。一個到了人生中年,還在發脾氣的人,大概率這輩子是很難改掉脾氣了。
其實發脾氣,是非常傷身體的,中醫上說,生氣傷肝、憂慮傷脾胃、恐懼傷腎、悲傷傷肺等等。
本來中年時期的身體機能都在下降,你還天天傷害它們,自己身體能好嘛。
進入了中年,那就扔掉一些不好的脾氣,遇到事情要學會靜心凝氣。其實人生很多大災大難,在事後看來,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實際上都是一些小事。
我還記得,以前央視一欄節目,專門採訪那些百歲以上的老人,據那些老壽星的後代說,老人之所以長壽,並不是營養多麼豐富,或者生活習慣多麼好。
而是他們,一直保持淡然的心態,在進入老年之後,幾乎就不發脾氣了,那些兒孫後代再也矛盾,吵鬧再兇,他們也是淡然一笑,根本不放在眼裡。
所以哦,好的脾氣那才是,一個人長壽的秘訣。我們在中年以後,就要開始扔掉一些臭脾氣了,別做情緒的奴隸了。
阿文寄語
到了中年時期,一個有慧根的人,肯定是放下了很多東西,人生最累的狀態,就是負重前行,你什麼也不肯放下,到最後肯定是步履蹣跚。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中年時期,該扔的就扔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是阿文,持續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