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國旗上有一段《馬太福音》的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宗教的影響使得梵蒂岡瀰漫著一種聖潔、端莊卻又神秘的美。一切聽起來都更像童話。自1952年以來,梵蒂岡就沒有監獄了,成了沒有監獄的光明之城,這裡大部分人都能繼承父業,「失業」在這裡完全被遺忘。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聖彼得大教堂建於1506年,前後耗時120多年,幾乎所有16世紀的義大利著名建築師都為此付出了努力,米開朗基羅最終完成了它的設計。現在盯著他修復的教堂穹頂,似乎世俗和神聖都被覆蓋在這個巨大的穹頂下,使得站在它下面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即使你不是信徒,也相信你可以在這裡聆聽上帝永無止境的心跳,教堂的內殿通向主祭壇的距離比任何其他教堂都要深。一個詞自然而然地浮在心頭:朝聖。所以愛默生說我愛聖彼得大教堂,這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裝飾。
如果沒有梵蒂岡和天主教,人類的藝術創造力將大大降低,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羅丹、康定斯基、達利、蒙克,仿佛一瞬間陷入了中世紀的時空。任你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人,也難免失神。
這些平時只能仰視的名字,突然變成了眼前的真實存在,緊緊圍繞著你編織著一張網,遮住了你的眼睛,遮住了你的心。梵蒂岡的氣質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無數次藝術的洗禮和沉澱而獲得的。
大家可以把梵蒂岡當成一本書來讀,一部超越政治,造福金錢的人類文明史的教科書。如果你走累了,你可以走到開闊的屋頂花園,環顧整個羅馬,依稀記得這本書裡的那句話:到梵蒂岡博物院的西斯廷去,就像是對人們路途之苦的一種獎賞。
當直接面對藝術本身,品味隱藏在其中的歷史情感時,無論誰想去想像。當你爬上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看到羅馬街景的全景時,就像往湖裡扔了一塊石頭。你心中被遺忘很久的快樂和情感像波浪一樣蔓延開來。來去匆匆,太辜負梵蒂岡的美麗。需要一個清澈放空的頭腦,在保留了中世紀風格的街道上慢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