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2020-12-16 餘爭

《我腦中的橡皮擦》這部電影是韓國純愛電影的一個代表, 2004年,影片上映後觀影人次突破200萬,位列韓國年度電影票房第五,在日本公映時票房也超過了三十億日元,打破了韓國電影在日上映票房記錄。

這部電影的男女主角由孫藝珍和鄭宇成飾演,兩個人在這部電影中演繹了一對偶然相遇的男女,在一系列偶然之後相戀、相愛的故事。當兩個人開始愛意濃濃的生活後,女主角卻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而且愈發嚴重,甚至連站在自己面前的愛人都不認識了。

純愛電影都是美好中有著「虐」的成分,這部電影也不免俗套,然而在孫藝珍和鄭宇成的演繹下,每個觀影者都會在緩緩的電影情節中得到內心的滿足和感情宣洩。

我們感受到的是純純的愛戀和至死不渝的追逐。接下來,我們就從敘事結構和象徵意義兩個方面來解讀這部扣人心弦的《我腦中的橡皮擦》。

一、 敘事結構

1、倒序的意義:扣人心弦的開始,引起觀眾極大好奇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或者影片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的手法在電影及小說創作中比較常用,而《我腦中的橡皮擦》就是運用了這樣的手法。

這部影片的開頭是男主拿著一張發黃並且寫滿字的紙,到了影片的後半部我們才知道那是女主意識清醒時候寫給男主的信。男主在站臺憔悴迷茫的樣子,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我們很想知道這個眼睛深邃的男子到底經歷了什麼。當然男主手中的那封信,只有看到影片後半部分才會明白它的真正意義。

在火車呼嘯而過的轟鳴聲中,在男主深邃的眼神中,在邋裡邋遢大叔的自言自語中,觀眾會覺得內心疑惑重重,同時又會不自覺的跟著影片的鏡頭去一探究竟,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看到開頭的這一幕,我想每一個觀影者都會被鏡頭帶入了影片當中。倒敘在影片當中的作用就是打造一個扣人心弦的開始,引起觀眾的極大好奇。這個打亂事件發展順序的方法,會使人猝不及防進入到故事發展的緊要關頭,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懸念,使整個故事看起來更加扣人心弦。

曾經有一部著名的影片,也是採取了倒敘的方式,那就是《戀戀筆記本》。這部影片也是採取倒序的手法切入,講述了一段唯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我腦中的橡皮擦》和《戀戀筆記本》雖然是不同國度的故事,但是他們運用了同樣的手法,同時他們講述的都是愛情,這樣的影片在手法上面首先就抓住了觀眾的心,然後讓觀眾緊跟影片的步伐,一步步去揭開故事的面紗,一步步去探究故事的始末。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更是抓住了觀眾的內心。

2、首尾呼應的意義:煙火與光明,揭示深刻的生命意義

「知道我在這裡等什麼嗎?不是等煙火,我在等光明。分享煙火就意味著分享光明。」

影片開頭在車站邋裡邋遢的大叔,只有幾個鏡頭,只說了幾句話,但是他的出現在這部影片當中卻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和意義。

大叔的話像是自言自語,其實是在向我們每個人闡述著生命的意義:生命中充滿著等待,其實也是一個歷練的過程。我們等待的不是煙火般的轉瞬即逝,我們等待的是用自己的光明照亮他人。

也是在說愛情,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情,而照亮彼此才是真正長久而堅定的愛情。其實這句話也是在詮釋男女主角之間的堅定愛情,怕拖累哲洙一走了之的秀真,沒有忘記帶上兩個人的照片。而深愛秀真的哲洙,沒有秀真自的生活沒有辦法繼續。

這就是這部影片的精髓所在,真正的愛情是兩個人的相互融合,在愛情之路上的互相攙扶和互相照亮,只有彼此心中都被照亮著,都被愛著,這樣的愛情才會永遠鮮亮並且長久。

影片接近結尾又有車站的鏡頭,衣衫襤褸的大叔說:「什麼愛呀,錢呀,都和這支香菸一樣,沒有火的話有什麼用?沒有火的話,你能愛的起來嗎?……」

我覺得大叔還是在說愛情與人生的意義,沒有心底最熱烈的愛,哪會有燃燒起來的愛情和生命。這和影片開頭大叔所說的話完美結合,彼此心中有愛,愛情之火才會熊熊燃燒,更會照亮彼此。

這也就是在愛情和生命裡面的奉獻精神,愛情和生命都是需要付出的,只有真心付出,我們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我們看到哲洙用自己的真心喚起了秀真的記憶,也是他們兩個人用自己的真愛燃燒了彼此。

二、象徵意義

1、 橡皮擦的象徵意義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我腦中的橡皮擦》,大腦是儲存記憶的地方,當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大腦裡面全都是美好幸福的記憶,然而橡皮擦的出現,就會擦去自己一生都不願失去的記憶。

這是一種對抗的開始,一邊是自己最美好的記憶,一邊是無法扔掉的橡皮擦,這個橡皮擦會吞噬那些最美好的東西,所以一場對抗也就由此開始。

其實除去橡皮擦在電影中對於「阿爾茨海默症」的形象比喻,橡皮擦也象徵我們感情世界中的阻礙與劫難,因為它想要吞噬的是兩個人之間的美好瞬間。

任何一段美好的感情都會遇到各種磨難、挫折和阻礙,成就一段美好的愛情,都是需要披荊斬棘的。但是在披荊斬棘的愛情之路上,每個記憶瞬間都是刻骨銘心的。

張悅然曾說:「記憶如此之美,值得靈魂為之粉身碎骨。」歷經磨難之後,我們希望即使橡皮擦依然存在,也不要把兩個人之間的「愛」擦掉。

這也是一種對於愛情的堅定,即使有「橡皮擦」的存在,但是只要兩個人心中有彼此,他們的愛就無法撼動。秀真雖然受到了「橡皮擦」的侵襲,但是她的內心依然有愛,所以才會在哲洙的努力下重獲美好愛情。

2、便利店的象徵意義

在這部影片當中便利店共出現了三次,但是這三次便利店的出現更是這部影片的開始、高潮和結局的三個點。

影片的開頭兩個人在便利店不期而遇,一個誤會就這樣把兩個人聯繫在了一起。秀真的忘性很大,買了可樂忘記拿走,等回到便利店取可樂的時候和哲洙撞個正著,秀真以為哲洙手中的可樂是自己的,所以把哲洙手中的可樂一飲而盡。

第二次出現便利店,是秀真央求哲洙去見自己的父母,哲洙覺得秀真的父母不會接受自己,所以故意迴避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正是兩個人熱戀的時候,不經意的一個便利店的鏡頭,是兩個人感情的升華。

便利店第三次出現就是在影片的結尾,失去記憶的秀真被哲洙帶回了便利店,在便利店裡有秀真的家人,哲洙的媽媽、師傅和醫生,秀真來到便利店看到熟悉的場景:「這裡是天堂嗎?」結局便利店的出現是一個圓滿的句號,我們看到哲洙帶著恢復記憶的秀真開著車奔向遠方。

便利店的三次出現,豪不突兀,但是很好的串聯起了整個故事情節。便利店在這部影片裡面象徵奉獻和永恆,便利店是給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的,同樣任何時候它都會在某個角落等待著你的光顧。

愛情同樣是這樣的,愛情需要奉獻也需要永恆,正是因為有了哲洙的奉獻和堅持,才會重獲秀真的愛,他們之間的愛情拯救了曾經不諳世事的哲洙,也拯救了記憶漸漸消失的秀真,唯有真愛才能如此。

泰戈爾曾說:「愛情若被束縛,世人的旅程即刻中止。愛情若葬入墳墓,旅人就是倒在墳上的墓碑。就像船的特點是被駕馭著航行,愛情不允許被幽禁,只允許被推向前。愛情紐帶的力量,足以粉碎一切羈絆。」

而這句話也足以詮釋了哲洙與秀真之間的愛情。

相關焦點

  • 韓國美女孫藝珍和帥哥鄭雨盛主演的《我腦中的橡皮擦》
    我腦海中橡皮擦小編之前分享了孫藝珍和玄彬主演的《協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孫藝珍和鄭雨盛主演的浪漫愛情電影《我腦海中的橡皮擦》。《我腦中的橡皮擦》婚後的秀真,記憶開始逐漸消退,就象被橡皮擦擦去一樣。她為哲洙準備的中飯只是兩盒米飯,出門後連每天必走的回家的路也忘得乾乾淨淨。
  • 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三個層面解讀《一條狗的使命》
    電影以狗狗貝利的獨特視角,講述它帶著記憶五世輪迴,執著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片的表現手法輕鬆幽默,充滿人性的溫暖。成長、愛情、追尋的細節流淌,暖心催淚中感情得以升華,讓人領悟到到很多人生哲理。很多作者從劇情發展上闡述影片,我感覺無法體會到電影的獨到之處。
  • 重溫《我腦中的橡皮擦》:淺談韓國電影「虐戀」的最高級別
    但是,當一切像是被橡皮擦擦掉一樣,這樣的人生到底意義何在?一片空白就意味著磨滅和灰燼,也意味著痛苦和絕望。2004年,主演電影《我腦中的橡皮擦》,影片上映後觀影人次突破200萬,位列韓國年度電影票房第五,在日本公映時票房也超過了三十億日元,打破了韓國電影在日上映票房記錄。《我腦中的橡皮擦》講述的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建築工人哲洙和一個富家千金秀真之間的曠世虐戀。
  • 《我腦中的橡皮擦》:即使我已經忘記了你,但我的心依舊愛著你
    在零幾年電影領域關於親情愛情等方面的創作還沒有飽和時,一部改編自日本電視劇《Pure Soul》的韓國電影《我腦中的橡皮擦》在零四年上映,裡面的情節曾經感動了許多嚮往美好愛情的觀影者們,那麼今天大家跟小魚一起來重溫這部溫暖又煽情的愛情電影吧!
  • 你腦中的「橡皮擦」,也許會擦去我的痕跡:忘了你,也不會忘記愛
    人生的意義,在於生命有限而經歷無限,多姿多彩的生活豐盈了歲月裡每一個角落。可是如果有一天,當生命匆匆流逝,記憶裡的一切都變得模糊不堪,人生的意義不復從前,我們會不會終將遺忘了自己?1很久以前,看過一部愛情電影,名字叫《我腦中的橡皮擦》。
  • 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現實意義解讀動畫短片《午後時光》的魅力
    通過《午後時光》的劇情內容及觀眾的評價,我發現很多人都被這部影片深深地打動,但單純地從短片內容著手,並不能將這部動畫短片的魅力解讀出來。所以,今天我將會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觀影方法」這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動畫短片的魅力與價值。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經驗,談談如何高質量的欣賞一部動畫短片。
  • 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現實意義解讀動畫短片《午後時光》的魅力
    通過《午後時光》的劇情內容及觀眾的評價,我發現很多人都被這部影片深深地打動,但單純地從短片內容著手,並不能將這部動畫短片的魅力解讀出來。所以,今天我將會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觀影方法」這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動畫短片的魅力與價值。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經驗,談談如何高質量的欣賞一部動畫短片。
  • 我也想要一塊這樣的橡皮擦!有想要的嗎?
    話歸正題,那今天就說一說橡皮好啦~橡皮是怎麼擦掉鉛筆印的,那就要了解鉛筆,之前在鉛筆是怎麼製作的裡曾說過,鉛筆的筆芯是由石墨製成的,石墨具有層狀的平面結構,這種鬆散的結構讓石墨層與層之間非常容易剝離開來,當我們用鉛筆在紙上寫字時,筆芯會由於摩擦力的作用而掉落一些微小的顆粒,附著在紙纖維表面就形成了字跡
  • 《想見你》會那麼燒腦,是「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的功勞
    《想見你》不同於一般懸疑劇的地方,在於整個故事線採用了「莫比烏斯環」式的環形敘事結構,通過講述多人交錯穿越時空的故事,讓劇情跌宕起伏,結局撲朔迷離,叫人耳目一新。今天,我就將結合《想見你》的劇情,帶你淺析「莫比烏斯環」這一經典的影視敘事結構。01什麼是「莫比烏斯環」?
  • 從敘事結構、敘事策略和敘事方式三個方面來解讀《活著》的魅力
    小說的成功不僅在於它的深邃主題,也在於作者的深厚筆力,今天我來解讀分析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從三個方面展開敘述:小說的雙層敘事結構;小說中運用了重複和中斷的敘事策略;無處不在的溫情敘事方式。01、小說運用了雙層敘事結構小說運用了雙層敘事結構,小說的第一敘述層是下鄉採風的「我」聽「福貴」講述故事,」我「是一個傾聽者,第二敘述層是「福貴」的講述,他是故事的親歷者與講述者。小說用雙層敘事結構很好地搭建了一個故事。
  • PS中的三種「橡皮擦工具」有什麼作用?
    我一直認為,在photoshop軟體中,「橡皮擦」工具就是「無敵超級殺傷力」的存在,因為它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直接擦除任何對象,而且這種擦除在photoshop軟體中被稱之為「破壞性」擦除操作,因為一旦擦除,除了按返回,否則是無法恢復的。那麼我們具體來看下他的功能。
  • 腦海中的橡皮擦,怎麼和小優想的不一樣呢?
    講一講~~小優腦海中的橡皮擦!
  • 橡皮擦2b和4b的區別
    橡皮擦2b和4b的區別2020-12-04 17:25:1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一般的橡皮擦顏色都是米白色的,但有些橡皮擦的顏色卻是藍色的,深受孩子的喜愛。在開始練習寫字的時候,幾乎都是用的鉛筆,寫錯字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就會找到遺忘在角落裡的橡皮擦進行擦掉。那麼,橡皮擦2b和4b的區別在哪裡?
  • 靈活運用——橡皮擦工具組
    橡皮擦工具組一、橡皮擦橡皮擦:用來擦除圖像中不需要的部分,適合圖像之間區別大的;效果就是上圖中的擦除效果,取決於筆刷的大小和形狀以及軟硬程度等二、背景橡皮擦背景橡皮擦:可以擦除圖層中的圖像並將其擦成透明背景,同時在擦除背景的同時會保留對象的邊緣;效果如上圖所示,擦除了紅色區域,筆刷划過保留了黑色二維碼,而橡皮擦是划過的區域都擦除乾淨。
  • 範穩《橡皮擦》賞析——擦不掉的人性美
    範穩的《橡皮擦》就用小說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這兩種橡皮擦不是萬能的可能性:小說中的主人公洪玉林是一個擁有輝煌過去的阿爾茲海默患者,他並不想遺忘掉過去的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但是腦海中的記憶卻像是被人用橡皮擦擦過一樣,往事在一點一點的模糊,只能靠著別人的提示才能依稀回憶起一點;而白金華是一名強烈想擺脫農民工身份的進城務工者,他是多麼渴望有一個橡皮擦能夠擦掉他的農民工身份啊
  • 橡皮擦除了擦筆跡,還有10個妙用,即實用又環保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橡皮擦……嗯,他們擦掉東西——通常是鉛筆記號。我們想當然地認為橡皮擦只是起作用,並沒有真正理解我們所使用的更獨特的工具背後的科學原理。當橡皮擦擦過表面時,摩擦使橡膠升溫並捕獲任何比它小的分子。原來,添加到橡膠橡皮擦中的磨料和軟化劑可以做的不僅僅是擦除鉛筆上的石墨記號。
  • 橡皮擦去鉛筆字,為什麼擦不掉原子筆和鋼筆字,科學原理是這樣
    我是元帥老師。 昨天,有小朋友問我,橡皮為什麼能夠擦去鉛筆字, 而擦不去原子筆和鋼筆字呢? 裡面有什麼科學原理呢?實用性非常的強,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有效應用到。 1770年,英國的科學家普裡斯特利首先發明橡皮擦。在這發明之前,人們用麵包片擦鉛筆字。最早的橡皮是用天然的橡膠製成的,擦字時不掉碎屑,只是把鉛筆的粉末粘在橡皮上,越擦橡皮變得越髒。
  • 孫藝珍、鄭雨盛《我腦海中的橡皮擦》愛情能否戰勝記憶丟失的挑戰
    孫藝珍早年的經典電影還是有不少的,除了《假如愛有天意》還得提一下這部《我腦海中的橡皮擦》,這部劇中孫藝珍飾演的秀真是個單純可愛的富家女,對愛情看得很重要,甚至不惜跟著男友離家出走,只是誰能想到男友中途把她拋棄了。但有失必有得,在便利店裡她遇到了哲洙。
  • 從心理學、象徵意義、現實意義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的魅力
    《活出生命的意義》你第一眼看到這個書名是什麼感覺?雞湯小說,這是我的第一印象,但讀完小說之後發現我錯了,這是一部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小說。但在我看來,弗蘭克爾和安迪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但他們卻有著高度相似的經歷,兩部作品中也有著很多共同之處。如果僅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此片,也許會過於局限,也很難詮釋出這部作品的真正魅力。因此,本文將從「心理學的三個階段、煙與酒、宗教與文化的象徵意義、和兩部作品共同的現實意義」這四個方面來為大家解讀。
  • 日本「改邪歸正飛機頭」橡皮擦火了,你要不來一塊?
    這部,最近又有一款日本的創意橡皮擦在網絡上火了!它有一個好玩的名字,叫「改邪歸正橡皮擦「—— 所以看了這麼多,你應該明白「改邪歸正橡皮擦「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