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型
以線面結合的方式去起型,不要單純的以線的形式來找形,因為我們看到這個老人本身就是充滿了明暗關係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用單線起稿看起來可以將形畫得很準,可當我們商量調子之後就容易破壞原有的平面秩序,隨著形體與空間的逐步顯現,形的誤差也必將逐漸顯現出來,原因就在:線稿並非我們視覺的直觀感受。
用放鬆的筆觸(筆的側峰)在骨骼轉折的地方直接帶出暗部的位置,但注意留下修改的餘地。比如這裡老師眼珠是沒有去畫的,僅僅是色塊。
擦拭掐型
在這一步下,我們就應該通過虛實、繁簡和明暗深淺建立起「體」的意識,因此所畫的調子(線條)一定是要圍繞空間和體積來表現,也就是所有的明暗、輕重都要準確無誤,這樣就能為後續的深入刻畫打下良好的基礎。
掐型的重點就是理解光的衰減,找準明暗交界線的位置,從頭頂下來的光源, 瞳孔不是最黑的,眼皮下才是最黑的,不要著急把一塊黑色壓得很重,遵循鬆緊有度,控制住整個畫面最黑的點。
塑造
塑造本意就是豐富畫面,突出視覺中心,而不是去盯著一個部位摳,慢慢地把重的顏色再加重,亮的顏色開始提亮。在此過程中,我們同步需要關注老人這個頭頂線、眉弓線、鼻底線、唇縫線和下巴線的比例位置,這是我們任何頭像畫得像不像的關鍵。
也就是說加深明暗交界線和投影,就是一幅畫面「塑造」的開始。但在我們下筆時同樣要注意鬆緊有度的這個節奏,畫畫有時跟處對象是一樣的,著急不來,更多的要去感受、去暗示、不是說你準確地描出來,它就畫好了。
收尾調整
素描往簡單來說其實指的就是黑白灰的處理,橡皮就可以當作一支白色的筆。對於形而言,這裡我們用硬一點的橡皮做一些頭髮絲,再找一找額頭上的皺紋的感覺就差不多;對於畫面來說,表情也是可作一下的,眉弓上部有一塊肌肉的,我們在其位置稍微給它提亮一下,就會有一個挑眉的感覺。 因為是頂光的原因,額頭整個一塊是比較亮的 那麼大家可以把筆換成硬碳或者2b 。
最後,在畫老人皺紋以及面部肌肉等等上面,其實我們不需要什麼都一筆一筆點出來,可以試著逼著自己在細節上少一些關注,多一點點概括,這樣的訓練更加有利於大家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