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濫用國家力量打壓中企,戳穿其所謂公平競爭虛偽外衣

2020-12-24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任重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中國電信公司在美國再遭封殺。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當地時間10日駁回了華為的請求,再次污衊華為「對美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並啟動程序決定是否終止中國電信在美國運營的許可,理由是中國共產黨對該公司擁有「實質性控制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方濫用國家力量來打壓中國的特定企業,戳穿了其所謂公平競爭的虛偽外衣。據報導,這兩項決定在FCC投票時都以5∶0全票通過,投票者中包括兩名民主黨人。中國國際問題學者認為,照目前態勢,美國對於中國電信企業的打壓恐怕會延續到下一屆政府。臨近交權,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打壓更加瘋狂,美國國務院10日甚至將廈門一名基層民警列入制裁清單。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1日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時表示,美國國內的反華勢力,出於一己私利和政治偏見,對中國進行不擇手段的造謠抹黑,毫無理智的打壓制裁,「美方這些人的倒行逆施該收場了!」

到底誰在危害「他國安全」

據彭博社報導,FCC10日駁回了中國華為公司提出的重新考慮「將該公司列為美國通信網絡國家安全威脅企業」決定的請求。2019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曾籤署行政令,禁止美國公司使用「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公司製造的電信設備」,並將華為公司列入「黑名單」。今年6月FCC表示,已正式將華為和中興列為威脅,禁止美國企業動用83億美元的政府資金從這兩家公司購買設備。上個月,FCC也曾駁回中興通訊的請求,認定其「對美國通信網絡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另據《紐約時報》報導,2019年5月FCC投票否決了另一家中國通信企業——中國移動向美國公民提供手機服務的申請,理由是中國政府可能會藉此對美國政府「進行間諜活動」。與中國移動不同的是,中國電信此前已獲得授權,並在美國提供通信服務近20年。在美國司法部等機構的呼籲下,FCC今年4月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警告可能關閉3家中國國有電信公司的美國業務,其中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太平洋網絡公司及其全資美國子公司。

FCC主席帕伊10日稱,美國安全機構認為華為「沒有遵守網絡安全和隱私法律,並為中國政府支持的經濟間諜活動和幹擾美國通信提供了機會」。他還說,人們「非常擔心」中國電信會被迫遵守中國政府的要求,包括通信攔截。

在11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在回應路透社記者關於FCC上述做法的提問時表示,美方聲稱的所謂「保護國家安全」,完全不符合事實,因為它的實質,就是美方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打壓特定的中國企業。華春瑩說,正如大家看到的,中國的公司保持著非常好的網絡安全記錄,特別是華為,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1500多個網絡,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類似斯諾登事件、維基解密事件的網絡安全事件,也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類似「稜鏡門」「方程式組織」「梯隊系統」的網絡監聽監視的行為。

華春瑩還說,根據路透社最新報導,法國國家信息與自由委員會10日表示,谷歌公司和亞馬遜公司的法國網站事先未經訪問者允許,就已經將瀏覽網頁時存儲的數據保存下來,而且沒有說明用途,「所以,到底是誰在做著可能會危害其他國家安全的事情,我想這是一目了然的……我們再次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對中國特定企業的無理打壓,真正地為國與國之間正常的合作來提供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環境」。

美「逼退」中企決心已定?

FCC10日還要求擁有中興或華為設備的美國運營商「拆分和更換」這些設備,並制訂了一項補償計劃,補貼這些小型運營商的損失。據FCC估計,有數十家接受政府補貼的農村運營商使用華為或中興的設備。據估計,每家公司將花費4000萬至4500萬美元來更換設備,拆除和更換華為與中興通訊設備的總費用估計在18億美元左右。

「美國對華為和中興限制,美國農村往何處去?」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網站10日稱,隨著美國政府加強對華為和中興的審查,美國農村地區和小型無線運營商面臨著許多挑戰,這些運營商都為這兩家中國電信巨頭提供服務並依賴其設備。目前,對數十萬美國農村人口來說,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且尚未得到解答。首先,不確定的是,國會是否會撥出足夠的資金,補償農村運營商拆除現有設備的昂貴成本。其次,目前還沒有一個新的電信供貨商能夠清晰而可行地替代這兩家中國電信公司。

不過,美國法律專家表示,在事關「國家安全」的關鍵行業,美國政府的最高決策層對排除中資企業的投資似乎決心已定,「華盛頓試圖逼退中資電信商在美國的經營,FCC站在這場對抗的前線」。彭博社稱,FCC的兩名民主黨人都參加了10日的投票,這表明當選總統拜登領導的政府明年1月上臺後,FCC將繼續關注國家安全事務。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拉塞爾對美媒稱,美國各方對中國電信的「擔憂」是一致的、是跨黨派的。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1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雖然拜登團隊競選期間在對華政策方面有些不同於川普的表述,甚至稱在某些領域希望與中國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但顯然指的不是高科技領域」。他認為,在涉及美國核心競爭力的產業,美國下一屆政府的對華政策也不會有太大緩和餘地。

專家:沒有必要隨之起舞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川普政府正利用有限的任期全面激化與中國的矛盾,以轉移民眾視線。分析人士認為,封殺中國電信商並非出於商業考慮,更多是展現川普在多方面對抗中國的「強人」形象。

據美國CNBC網站11日報導,隨著美國總統換屆的臨近,川普政府官員再次猛烈抨擊中國,試圖將中國描繪成一個需要應對的「威脅」。在10日美國米爾肯研究所舉辦的虛擬亞洲峰會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川普在過去4年裡取得的成就之一就是,他讓人們看到中國是「一個重大問題」。萊特希澤重申了對中國的抱怨,比如補貼國有企業、「強迫」外國公司向中國合作夥伴轉讓技術等,並稱中國的產業政策「傷害了」美國和其他經濟體。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虛擬峰會上聲稱,中國仍然是亞洲「主要的軍事和經濟威脅」。

「隨著蓬佩奧和川普任期的結束,他們與中國的對抗為新總統設定了界限」。《華盛頓郵報》11日報導稱,拜登談論中國的方式與過去不同了,他不打算像取消川普的氣候政策那樣,取消川普的關稅政策。拜登挑選戴琦擔任美國貿易代表,這個提名很說明他態度的轉變。英國廣播公司(BBC)11日稱,「戴琦和萊特希澤在應對中國的不公平做法方面都有很長的歷史」,拜登對她的青睞似乎表明,美國下一任政府打算迅速著手解決與中國懸而未決的貿易糾紛,但仍可能延續較強硬的立場。而香港《亞洲時報》11日稱,拜登提名國防部長人選奧斯汀表明,他決心打造新的戰略方向,以一種可能較少對抗性、更有耐心的方式,加強地區聯盟和夥伴關係,以應對中國。

「川普政府重塑了中美關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網站稱,拜登會保持其前任對中國的對抗性基調和政策嗎?或者,他會對北京採取完全不同的姿態嗎?「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會對兩國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更廣泛的國際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刁大明1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川普政權僅剩40天,面對他「最後的瘋狂」,包括一些形式感很強的「作秀式」的行為和挑釁性話語,沒必要隨之起舞。談到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刁大明認為,我們應該在保持「底線思維」的同時,看到一些可能發生的積極變化,並主動地推進這些變化。對於一些不能一蹴而就解決的問題,至少要保留對話的空間和可能性。

香港《經濟日報》11日評論稱,不管是川普還是拜登上臺,抑制中國的原則都不會改變,會改變的只是抑制中國的手段。不管美國願意還是不願意合作,中國都要繼續發展,中國不能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美國對中國採取哪種策略上。中國管不了美國的事情,美國也同樣管不了中國的事情。評論稱,中國是個大國,人口約佔世界的18%,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2020年可能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市場。這些因素決定了,外力很難對中國構成根本性影響,只要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了,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我們一貫反對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
    我們一貫反對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外國企業的做法。我們也注意到,前不久,美國有關法官在裁定阻止美國商務部涉TikTok的禁令中寫到:「美國政府對TikTok應用對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的描述都是假設的。」我們希望美方切實尊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遵守國際經貿規則,為各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性的營商環境。
  • 經濟日報郭言:美肆意打壓中國企業必自食其果
    美方聲稱此舉是為了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種掩人耳目的幌子,掩蓋其打壓中國企業的險惡用心。而且,這種行徑表明了美方一貫自我標榜的市場經濟基本準則的虛偽性,破壞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削弱了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信心,也對包括美國在內各國人民福祉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本屆美國政府肆意打壓中國企業,可謂極盡瘋狂之能事。今年以來,美方對中國企業的打壓更是變本加厲。
  • 外交部:美方讓世人看到了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人權
    這表明美方已採取進一步行動打壓中國在美國電信業的存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美方所謂「保護國家安全」的藉口完全不符合事實,實質是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打壓特定中國企業。正如大家了解的,中國公司保持著非常好的網絡安全記錄。
  • 指數編制公司刪除8家中企股票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
    在今天(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5日通過母公司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發言人稱,決定自12月21日起在其全球指數等部分產品中刪除8家被美政府列名的中企股票,後續可能視美調查結果刪除更多企業股票。
  • 外交部:美方所謂「清潔網絡」實質是「脅迫交易」 不得人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北京表示,美方所謂的「清潔網絡」實質上是「脅迫交易」的代名詞,不得人心,只會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抵制。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3日再次發推特詆毀中國5G建設。
  • 外交部:堅決反對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打壓遏制他國企業
    在今天(2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國商務部公布一份所謂「與軍方有關聯」的實體清單,其中有58家中國實體被限制購買美國商品和技術一事進行提問。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泛化國家安全,不斷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特定企業進行打壓遏制,這是對自由貿易規則的嚴重破壞,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嚴重威脅,也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人民福祉利益的嚴重損害。  汪文斌指出,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給予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公平待遇。
  • 中芯國際、海康威視被剔除!美國又打壓,我外交部...
    答:中方已多次就美方無端打壓中國企業問題表明嚴正立場。美方再次以所謂國家安全為藉口,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外國企業,嚴重違背公平競爭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幹擾正常的國際經貿合作,加劇了外國投資者對美國營商環境的擔憂。中方對美方此舉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 對中俄捆綁打壓!美商務部公布所謂「與軍方有關聯實體清單」,103家...
    【環球網報導】路透社剛剛消息稱,當地時間21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一份所謂「與軍方有關聯」的中國、俄羅斯實體清單,並將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報導說,美商務部長羅斯宣稱,這份所謂清單建立了一個新的程序,「以協助出口商在其客戶中篩選出那些『軍方終端用戶』。」
  • 外交部回應抖音國際版美國業務出售問題:美方無異於巧取豪奪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翟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停止無理打壓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別國企業。趙立堅在回答相關提問時強調,「中方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別國特定企業。美方企圖對非美國企業採取經濟霸凌和政治操弄的劑倆,是典型的政府脅迫交易和政府強制交易,無異於巧取豪奪。這不僅違反了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也是對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的否定。」
  • 美方或將80家中企拉入「黑名單」? 外交部回應
    汪文斌表示: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例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違背其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貿易規則,這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不符合美國企業的利益,將嚴重幹擾兩國乃至全球正常的科技交流和貿易往來,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造成破壞。我們敦促美方停止無理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行為。
  • 川普又開中企「黑名單」,兩大巨頭在列!這些股票跳水...
    在任期的最後一段時間,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出手打壓中企。這次是中芯國際與中海油。川普出手!這些股票跳水環球時報援引英國路透社剛剛援引相關文件和消息稱,川普政府計劃將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以及中國海洋石油天然氣生產商中國海油(CNOOC)列入所謂的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企業名單,限制他們與美國投資者的聯繫。美國此前將把89家中國企業定義為有軍事背景,禁止他們購買美國產品和科技。
  • 消息人士:川普政府計劃再將4家中企列入黑名單
    路透社21日援引消息人士稱,華盛頓準備再將4家中企列入五角大樓黑名單,限制它們接觸美國投資者,原因則是所謂的「這些企業得到中國軍方支持」。路透社認為,川普政府正尋求在任期結束前的日子裡鞏固其鷹派對華(政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