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籃高手完全版手稿每幅漫畫都有故事,不過井上這畫風表示看不懂

2021-01-08 我是不是菜鳥

下面這組《灌籃高手》的原畫手稿確實出自於井上雄彥之手,至於何時公布出來的菜鳥是完全不知道。井上雄彥的這種塗鴉式畫風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只能感覺到每幅漫畫裡面都有故事。作為資深的SD迷看看你們能看懂多少吧!

每幅漫畫都有橫七豎八的大量人物,有些人物的故意扭曲很有諷刺漫畫的意味。但是井上大神所畫的意思有些很難讓人猜透。宮城良田後面的人物是誰?拿叉子的那個大長臉又是誰呢?

大鬍子赤木剛憲和貓咪櫻木花道。其實很多人物邊上都有日文註解。不過菜鳥不認識,有大神能幫忙在評論區翻譯一下嗎?

三井壽各個時期的髮型變化,櫻木花道站在誰的巨幅畫像前?是翔陽的前教練麼?一頭霧水!

牧紳一後面居然有一個牧粉,下面那幅右下的幾個老頭子又是誰?

菜鳥表示看不懂的不僅是畫風,好多人物都猜不到是誰?這女的是誰?是誰?

陵南這幅漫畫終於能讓看懂一些了。仙道的髮型植入到了狗頭上。還有植草越野,仿佛還看到了安田,你找到了麼?

這兩幅是全國大賽了,堂本五郎不知道和誰猜拳猜輸了。上面還有諸星大,下面松本稔和野邊將廣也在猜拳。

安西教練和河田雅史的各種髮型代入。

最後這一幅絕對是冬季選拔賽。從櫻木花道的穿著看就知道是冬天來了。不過井上大神給了這麼多面孔,信息量太大了。這麼多幅漫畫你又能看懂幾幅呢?

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觀看下期或往期灌籃深度分析,給你不一樣的灌籃視角,一起回憶青春。未經作者「我是不是菜鳥」授權私自搬運者,雖遠必究!

相關焦點

  • 《灌籃高手》漫畫重編版的回歸是井上傳遞的續篇信號還是圈錢套路
    如果一定要說《灌籃高手》漫畫回歸其實也可以,但實際上其實只是一部重編版。把之前的SD漫畫單行本31冊重新裝訂成20冊,然後由作者井上雄彥繪製全新的灌籃高手封面,等於是換湯不換藥。說難聽點就是換個包裝再次銷售。聽起來很像騙錢,但實際上說漂亮點賺取的是一種情懷。
  • 灌籃高手:井上不得不承認的四個瑕疵,櫻木最後灌籃絕殺是個敗筆
    灌籃高手是一部井上雄彥成長期階段完成的作品,意味著書中有大量的不成熟比如入部前——練習賽+三浦臺戰——翔陽戰——海南戰+陵海戰——陵南戰——豐玉戰——山王戰,選取這七個階段中的任意相鄰的兩個進行對比,都能發現井上有明顯的進步。
  • 《灌籃高手》漫畫和動畫版比較哪個更好看?
    《灌籃高手》動畫版是根據井上雄彥的同名漫畫所製作。做為中國的SD迷,筆者認為大多數都是從動畫開始對此熟知。我初看灌籃高手是在小學時期(記不清哪年了),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當時只有四十幾集,記得翔陽沒打完就沒有了。大約一兩年後,電視上才出現完整版的101集。
  • 號外《灌籃高手》完全版10周年紀念版將推臺灣紀念書盒套組
    最近,臺灣尖端出版社宣布,由井上雄彥所著的經典籃球漫畫《灌籃高手》,自 2005 年推出《灌籃高手》完全版,並在 2006 年完全版發行完結後,官方將推出《灌籃高手》完全版 10 周年紀念版書盒套組,並於4月27日展開預約。
  • 灌籃高手電影版要來了!
    著名漫畫家井上雄彥在1月7日,更新了他個人的社交媒體主頁,宣布他的傑作《灌籃高手》將正式拍成電影!不過搞笑的是,井上在宣布這條好消息的時候,發布了不止一次。第一次發布的時候,配圖的GIF沒有動起來,畫面是一片空白,井上發了三次才發送成功!
  • 灌籃高手:角色完全沒有原型,可能是誤解,背後操作很細膩
    喜歡《灌籃高手》的朋友中絕大多數人在現實中也喜歡打籃球,因為井上劇情相對真實的緣故很多朋友都喜歡用《灌籃高手》和現實籃球進行碰撞,而這種碰撞中最被大家熱衷的就是《灌籃高手》中的球員在現實中有沒有原型,原型又是誰?
  • 灌籃高手拍成電影,面對激烈的動漫電影市場,井上會讓我們圓夢嗎
    但井上雄彥卻收手了,或許是因為動畫拖沓,無論是一記投球,還是上籃都要慢好幾拍,井上是老籃球粉絲了,他認為那樣不符合籃球。或許是因為他要的結局和別人想要的結局不太一樣。所以,全國大賽未拍成動畫。而當井上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了《灌籃高手》結局,也宣告了這一段青春的結束。所以,全國大賽的動畫,以及《灌籃高手》的停載,成為億萬粉絲的遺憾。
  • 灌籃高手為什麼能成為最經典的籃球運動漫畫,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
    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一直是一部經久不衰的作品,從90年代至現在東瀛也出現了不少運動作品,不說其他的,只說和灌籃高手一樣的籃球漫畫,我感覺沒有一部是它的對手。這不是故意吹捧灌籃高手,我是先看的其他運動漫然後看的灌籃高手,所以才會對它有這麼高的評價。
  • 經典收藏:國行漫畫《灌籃高手完全版》介紹及對比
    我上初中的時候就開始流行日本漫畫,當時的《聖鬥士星矢》被譯作《女神的聖鬥士》、《灌籃高手》被譯作《籃球飛人》或《男兒當入樽》,全部是D版的,但那時我不迷這個(可能正在迷二人轉),所以除了知道幾個名字以外,幾乎都沒看過。我現在手裡有的漫畫書都是近十幾年才買的,在今天介紹的這套書之前,完整的我只有一套《聖鬥士星矢》和一套《灌籃高手》,都是大陸出品的行貨正版。
  • 許可馨攝影——-灌籃高手-井上彩子
    《灌籃高手》是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少年漫畫,單行本在17個國家和地區發行。2009年入選由中國圖書商報和中國出版科研所聯合評出的「新中國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日本漫畫《灌籃高手》中的井上彩子許可馨生於1996年,《灌籃高手》正是她小時候經常看的作品。
  • 灌籃高手:井上看似匆匆完結,其實這三步早就暴露了他的意圖
    井上看似匆匆完結,其實這三步早就暴露了他的意圖。前兩三遍完整看漫畫,覺得《灌籃高手》是當之無愧的傑作,森重寬、土屋淳等人沒展開就沒展開吧,無傷大雅。後來再看四五六七八遍的時候,越看越覺得這部漫畫就所能達到的上限來說,是「爛尾」了(加引號的)。
  • 《灌籃高手》30年:青春還是完滿的
    1990年,井上雄彥在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42號開始連載籃球題材漫畫《灌籃高手》。之後,《灌籃高手》很快與《足球小將》《棒球英豪》並稱,成為日本運動漫畫三大巔峰之作,還在亞洲掀起了一股籃球熱。從井上的手稿看,海南的籃板、搶斷、蓋帽等數據全面下風,居然還能贏湘北。這只能說是為了讓主角成長讓球隊輸球。能贏海南30分的山王主力,河田雅史、澤北榮治還會怕櫻木超強的身體素質。
  • 《灌籃高手》重磅消息!SD原畫集2封面公布,那些傢伙要回來了
    2020年4月3日是《灌籃高手》漫畫連載30周年,井上雄彥也將在這一天發布《灌籃高手》原畫集2——『PLUS/SLAM DUNK ILLUSTRATIONS 2』,而就在今天官方先行公布了該原畫集的兩幅封面。
  • 《灌籃高手的契約》即將上映 網友卻表示拒絕?
    半島全媒體記者 仲維莉灌籃高手絕對稱得上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由於其中俊朗帥氣的人物,這部熱血漫畫不但吸引了眾多男性朋友,連帶著也吸了一波女粉絲,這是熱血漫畫中很少見的。以流川楓,仙道,藤真為首的帥哥們,絕對是擁有大量女性粉絲的。
  • 活著真好,《灌籃高手》決定製作劇場版,再不開拍這些聲優都老了
    說到對這些老IP的情懷,多少人還心心念念這這麼一部,那就是《灌籃高手》,其他老IP都有自己各種衍生作品,動畫化都比較不錯,然而唯獨《灌籃高手》卻顯得有點不太合群。如今,《灌籃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彥宣布其將製作劇場版,消息一出,SD迷們都坐不住了,還好沒有放棄,放棄了,就真的結束了。
  • 灌籃高手確認製作動畫電影
    劇場版的內容相信很多灌籃高手粉絲知道這個消息後,第一反應都是「我是不是在做夢」,而在確認消息的真實性後,則會感嘆「真是活久了什麼都能等得到」。長久以來灌籃高手全國大賽篇都是人們心中「最不可能被動畫化」的作品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井上只是公開了灌籃高手劇場版動畫化的消息,並沒有明確表示是全國大賽篇。
  • 《灌籃高手》我們的青春-井上彩子!
    今日話題:《灌籃高手》我們的青春-井上彩子!《灌籃高手》我們的青春,個性女神-井上彩子!任何故事離不開男女主角,但是身為第二女主角的井上彩子也是極具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溫柔女神-井上彩子彩子小姐作者的寄託井上先生將自己的姓氏用在彩子身上,可這是為什麼呢?
  • 灌籃高手的結局,留有太多遺憾,你覺得這算是爛尾麼
    但是時至今日,國人談起少年時期的經典動漫,灌籃高手依然有著一席之地。TV版的灌籃高手與漫畫版有一些差異,以湘北隊作為神奈川二號種子出徵全國大賽而完結,並沒有精彩的全國大賽篇。漫畫版顯然要強於TV動畫,畢竟有了精彩的山王之戰,不過結局依然比較可惜,留下了太多的懸念和遺憾:晴子最終選擇了流川楓還是櫻木?
  • 灌籃高手,井上好友透露SD完結的原因,全國大賽其實有兩部分組成
    井上好友透露SD完結的原因,全國大賽其實有兩部分組成。灌籃高手是一部我們少年時代非常喜歡的一部動漫,其中每個細節的處理都不得不讓人拍案叫絕。所以,時至今日,他也經常被我們津津樂道的拿出來討論。但是讓人很摸不著頭腦的一件事就是,當時如日中天的灌籃高手,收到萬千粉絲的追捧,但是井上老師為什麼這麼急於完結呢?觀看灌籃高手,我相信一共有兩期觀眾,第一批是觀看TV版的,他們的大結局止步於縣大賽,最終以湘北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進軍全國。第二部分的小夥伴,他們有幸觀看了全國大賽的漫畫版,一睹湘北山王戰的視覺盛宴。
  • 灌籃高手:原創劇情粗糙爛制,拉低經典只需一個不懂籃球的動畫組
    前言: 《灌籃高手》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籃球漫畫作品,它的前半部也被製作成動畫版播出,大部分中國粉絲也都是看動畫比較多,而動畫版《灌籃高手》可以說影響了千萬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