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央視新聞
非洲裔男子布萊克被警察連擊七槍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持續發酵,怒火正燒向美國政治中心華盛頓——近日,大批示威者聚集在林肯紀念堂,以紀念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57周年,呼籲種族平等和司法改革。
從野蠻跪殺到連開7槍,弗洛伊德事件剛過去不到三個月,美國警察就再因對黑人暴力執法事件觸犯眾怒,也難怪湧上街頭的示威者不斷吶喊「美國太需要正義了」。而令傷者家屬更加憤怒的是,身受重傷癱瘓在床的布萊克如今仍被警察拷在病床上,其親屬面對鏡頭絕望地說「他現在連路都走不了,卻還被拷在床上。為什麼?」事發地威斯康星州的州長也坦言「無法想像」。但目前無論是基諾沙市警方、檢察官辦公室還是布萊克所在的醫院,都沒有對此事作出回應。
更詭異的是,這邊是毫無抗法跡象的布萊克被警方「重槍出擊」,就算癱瘓在床仍被「手銬伺候」;那邊騷亂中,在警察眼皮底下開槍射殺兩人的白人少年卻被放走,即便最後迫於壓力被起訴也獲「推遲引渡」的待遇。警察執法的雙標,「黑白不同命」的不公,在近乎殘酷的對比中徹底暴露,也讓人不禁感慨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深蒂固。
從歷史上看,美國自誕生就伴隨著種族的不平等,後來雖歷經多次平權運動,但對非洲族裔的歧視壓迫高牆,一直在教育、醫療、就業等方方面面堅不可摧。這種全方位、系統性的歧視,一方面阻礙著非洲裔群體的階層上升通道,長期被困鎖底層的他們往往被視為社會穩定的所謂「威脅」。另一方面,這也在無形中加劇著美國社會對非洲裔群體的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縱容了白人警察的暴力執法。這不,上述視頻曝光後,不少美國網友怒聲詰問:「完全沒必要開槍,警察為何還會扣下扳機?」有觀察人士一針見血:「這是(警察)的本能反應。」
而耐人尋味的是,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席捲全美多座城市,與此同時「白人至上」的民粹主義也大有抬頭之勢。你上街遊行,我持槍對峙;你為「正義」奔走,我為「秩序」站臺,兩個群體針鋒相對、水火不容,甚至陷入一種互相激怒、負向加強的惡性循環。比如,對示威者開槍的白人少年,就被扒出曾在社交媒體鼓吹「白人至上」,非常支持警察暴力執法,雙手沾滿鮮血後還一度不以為意:「我只是殺了個人」。荒誕冷血的一幕,折射出的是美國社會前所未有的撕裂。這背後固然有歷史文化等多重因素,但近些年愈發極化的政治生態,政客們為了選票不惜鼓吹對立、挑唆情緒,肆無忌憚收割「仇恨稅」恐怕是「元兇」。所以,每當種族爭議出現後,兩黨政治人物想到的不是如何彌合分歧、解決問題,而是怎樣煽動情緒、扳倒異己。當畸形的政治文化不斷侵蝕社會生活,民眾思想也就趨於極端化,種族矛盾的裂痕自然越來越深。
這幾天,白宮前的「黑人的命也是命」廣場上再度被抗議人群佔據。出於安保考慮,白宮外圍豎起2米多高的鐵網圍欄,不少網友調侃「下一步是挖護城河?」換個角度看,這似乎也是某種隱喻:正因美國政客遇到問題喜歡「築牆逃避」,才逐漸喪失正視並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衝突動蕩不斷,社會頑疾遲解,實在可悲可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雨馨
編輯:範榮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