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Hardy的大作《Venom——毒液》,未上映之前期待了很久,一方面是因為《Tom Hardy是》我認為的現在銀幕上的第一硬漢,從《Mad Max 4》開始,到《Dunkirk》,還有主演的英劇Taboo,怎麼硬怎麼來。另一方面,《Venom——毒液》號稱是反派超級英雄片,我當時就是想看看反派怎麼當主角?
然而上映之後影評人評價一致撲街,爛番茄30%新鮮度,堪稱慘不忍睹,與之對應的,IMDB觀眾評分7分,爛番茄觀眾喜愛度88%,都不能稱之為差,甚至還可以說不錯。那麼原因出在哪裡?
我認為出在劇情。
觀眾之所以買帳的原因是因為《Venom——毒液》很逗,雖然不是死侍蜘蛛俠那種的嘴炮,但是說話很損,比如說為什麼選擇Tom Hardy飾演的Eddie:「I was a loser in our planet, just like you.」,比如慫恿Eddie從高樓上一躍而下,然而Eddie選擇了坐電梯「Pussy.」。吐槽能力也是可以的。《Venom——毒液》的特技也很酷炫,全身包裹在一層生物膜之下,有點像鋼鐵俠《復聯3》裡的納米裝甲的感覺,不過更粗獷,比如可以變成各種裝備,錘子,刀,刺,盾牌什麼的。
不過酷炫外形導致的問題也有一點,就是最後兩個同類大戰的時候,本應是痛快的打鬥場面,因為《Venom——毒液》本身液態的屬性,造成了兩團漿糊互相打的尷尬場面,最後的大戰不是很好看。
缺點就是沒有創新。說Venom是反派,然而最終還是作為正義的一方去保護地球了,有點令人失望。
但是如果你不抱著這個期望值去看的話,這點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說劇情有問題就是:
第一,在《Venom——毒液》出現之前,Eddie故事線的對白實在是太弱智了,尤其是在中國超市買東西那塊,那個臺詞簡直太業餘了。(因為據說《Venom——毒液》是和騰訊合作的,所以加入了大量的中國城場景?這只是一個猜測,不清楚漫畫裡是怎麼樣的,不過Eddie窮困潦倒的時候住在中國城倒也是合理的。還有,如果你看的仔細,你會在電影裡看到騰訊小企鵝的,「買Q幣嗎?」)
第二,反派的故事線簡直太弱了,去看就知道了,這個反派堪稱一直游離在故事之外,實力也是弱的不行。總體來講,說是毫無創新的超級英雄電影也是不為過。
我覺得更多的看點在片尾的兩個彩蛋中的其中一個,準確點說是第一個彩蛋。
第一個彩蛋引出了蜘蛛俠和毒液的老對手,Cletus Kasady,由Woody Harrelson飾演,就是三塊廣告牌中的警長,演技沒得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