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毒蛇傷人事件多發 戶外小心「蛇出沒」

2021-01-08 金臺資訊

進入5月,深圳漸漸炎熱起來,夏之氣息撲面而來,隨之而來的是蛇類活動頻繁,咬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就在這個五一小長假,有市民在蓮花山公園遊園賞花時,發現在草叢裡遊動著兩條大蛇,幸好保安員及時趕來徒手將蛇抓住。還有不少深圳市民外出爬山,屢屢與蛇不期而遇,甚至有市民夜晚散步時,在家門口遭遇竹葉青的伏擊。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今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僅「五一」假期短短5天內,就發生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蓮花山公園驚現南蛇保安員徒手抓蛇刷屏朋友圈

5月4日下午,蓮花山人行道旁的草叢裡,突然有兩條又粗又長的蛇出沒,嚇壞了不少過路的遊客。公園內一位保安員聞訊趕來,上前摁住了蛇頭部位,徒手捕捉了這兩條蛇。

兩條蛇各約有2米長、5斤重,背面黃褐色,身體有不規則黑色橫紋,懸在空中不停地扭動著身體。現場不少遊客圍觀抓捕場景,拍攝的視頻圖片刷屏市民的朋友圈,不少網友點讚驚嘆,「哇,大叔太厲害了,普通人當不了蓮花山保安員」。

蓮花山公園保安隊隊長劉先生表示,他們隨後聯繫了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工作人員現場查看確認這兩條蛇為南蛇,屬於蟒科蛇類,沒有毒性。最終,工作人員把兩條蛇拿到遠離人行步道的樹林深處,就地放生了。

公園裡為什麼會出現蛇?專家分析可能是公園裡樹木、草地、小溪比較多,蛇在這裡容易找尋到食物。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為了保護市民遊客安全,要求各公園相關部門排查隱患,做好預防:定期清理和修剪公園園路旁雜草,減少蛇類藏匿;在主要園道、人流密集區域或蛇類可能出沒區域噴灑驅蛇藥劑;在公園各出入口和蛇類可能出沒區域設立提示牌或者播放廣播,提醒市民遊客注意防蛇,並公布求助電話。

女子散步被竹葉青咬傷

醫生提醒不要隨意塗藥酒

夏季是蛇類繁殖求偶的季節,深圳野外毒蛇最為活躍,多數出沒時間為上午八九點鐘或者傍晚時分,晨練或者散步的人群應特別注意預防被蛇咬傷。前不久,家住坪山區田心老屋村的侯女士,晚飯後在村裡散步,被一條潛伏在路邊的竹葉青蛇咬傷了。

侯女士回家自行擦了些蛇藥酒,家人不放心帶她前往醫院就診。「我們都是農村長大的,蛇很常見,我們的土辦法都是擦些藥酒,最多就是腳會腫,腫得厲害時會撐破皮。」侯女士說。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坪山區中醫院)接診人員得知是蛇咬傷病患後,立即為侯女士開通綠色通道。蛇傷門診的毛勇醫生通過侯女士拍的圖片,確認為竹葉青,對傷口進行了反覆清洗、傷口包紮等緊急處理,同時進行靜滴抗五步蛇毒血清等治療。經過相關治療後,目前侯女士已出院。

「用蛇藥酒處理傷口非常危險,這樣會加快蛇毒在血液中的擴散,促進毒性發作。」毛勇醫生提醒市民被毒蛇咬傷後,要立即停止肢體活動並記住蛇的基本特徵,在最短的時間內用身邊可用的繩、布條、皮筋等物品在傷口近心端上一關節處進行結紮,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儘快前往有抗毒蛇血清的醫院接受救治。

深圳生活著40多種蛇 十大毒蛇有蹤影

在深圳生活的蛇種類繁多,大概有40多種。山邊的房屋、茂密的草叢,甚至市政道路的綠化帶,都是蛇的可能棲息地。眼鏡蛇、竹葉青、金環蛇、銀環蛇、五步蛇、蝮蛇等十大劇毒蛇在這裡都能找到蹤影。它們頭部多呈三角形、尾部較短粗、色斑鮮豔。

不過公園裡常見的毒蛇種類比較少,主要是竹葉青和銀環蛇。竹葉青主要在夏日太陽出來後活動,一般躲在竹子和樹上乘涼,人走過去不注意的話它可能從上面進行攻擊。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公園對安保人員進行了毒蛇識別、急救處置知識培訓,要求做好蛇傷緊急救護工作,一旦發生遊客被蛇咬傷事件,應立即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並及時將傷者送往深圳市中醫院急診科(蛇傷科)或就近救治。」

對於喜歡戶外運動的市民來說,到野外郊遊爬山時應戴帽子,穿上長褲和棉質的長襪,儘量避免走入草叢深處,最好隨身帶一根長棍「打草驚蛇」。專家表示,大多數蛇害怕硫黃和雄黃的味道,最簡便的方法是準備一支硫碘軟膏,塗抹在腳部和小腿上,或者購置備用藥,如季德勝蛇藥、南通蛇藥等。

被蛇咬了往哪裡送?深圳這7家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福田區

深圳市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王蛇

龍崗區

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寶安區

深圳市寶安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

光明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

坪山區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坪山院區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大鵬新區

葵湧人民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五步蛇、銀環蛇

如果被蛇咬傷 該怎麼做?

①脫離

立即遠離被蛇咬的地方。

如果蛇咬住不放,可用棍棒或其他工具促使其離開;

如果是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傷,應立即轉移到岸邊或船上,以免發生淹溺。

②冷靜

被蛇咬了之後,儘量保持冷靜,切忌慌張奔跑,不然血液循環會加速,蛇毒經過血液循環侵入人體也會加速。被咬傷部位應限制活動。

③認蛇

儘量記住蛇的基本特徵,如蛇形、蛇頭、蛇體和顏色與花紋,有條件者最好拍攝致傷蛇的照片。

現場最好不要企圖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④解壓

去除受傷部位的各種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鐲 、腳鏈、手錶等,以免因後續的腫脹導致無法取出,加重局部傷害。

⑤結紮

可用繩子或者把衣服撕成布條進行結紮,結紮的時候,遠心端可以摸到動脈的搏動,這種鬆緊度,和平時在醫院抽血化驗時,那種橡膠管綁的鬆緊度差不多。每半小時到1小時鬆開結紮3分鐘。

⑥清洗傷口

被蛇咬傷後,應在結紮或擴創後因地制宜地用清水、冷開水等反覆衝洗傷口。

有條件的可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安多福或生理鹽水衝洗傷口殘留的毒液。

⑦儘快送院

儘快到有條件治療毒蛇咬傷的醫院就診。

記者 伊宵鴻

相關焦點

  • 淄川一村民屋後驚現毒蛇!提醒:夏季來臨,小心「蛇出沒」
    「我們聯繫了淄川區崑崙消防救援站,他們接到通知後,火速趕到現場,但是蛇跑太快了,可惜沒抓住它。」西東峪村村民肖宏平說道。據了解,短尾蝮蛇是中小型毒蛇,行動緩慢,喜靜不喜動,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益的和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一般不主動攻擊人,但受到攻擊後會連續撲咬。 如遇到短尾蝮蛇,不要靠近,可發出聲音或者用長棍等將蛇驅趕。
  • 夏天多蛇出沒!深圳已有多人中招,被咬後該怎麼辦?
    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深圳2020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僅「五一」假期短短5天內,就發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5月21號晚上7點多,深圳街坊冷先生獨自到五馬峰公園散步,突然被一條蛇咬傷。當時恰好有路人經過,馬上幫助冷先生簡單包紮傷口後,將他送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蛇傷科就診。
  • ...高樓大廈|五步蛇|陸楚一|新聞聯播|眼鏡王蛇|深圳|毒蛇|老鼠|蟑螂
    最近深圳的天氣可真是非常「磨人」天氣炎熱加上環境潮溼這讓許多小動物也都跑出來透氣螞蟻、蚊子、老鼠、蟑螂......不過這些都是小小的動物如果是一條蛇呢?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深圳2020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
  • 東莞厚街這個公園驚現致命毒蛇……
    >並快速地呈S形移動▲微信截圖「當時周邊燈光昏暗,蛇體型較小,目測長約70公分,體重1斤左右,移動的速度又快,不仔細看真難以發現。」陳先生說,蛇的突然出現把夫妻倆嚇得瑟瑟發抖,當時周邊不停有人來回散步,於是趕緊告訴這些市民有蛇出現要注意安全。▲銀環蛇出現在神仙水公園而此時,正好有熟悉蛇性的市民經過,「這條蛇身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是條銀環蛇,毒性很強,大家要小心!」
  • 天氣炎熱,毒蛇出沒,請收下這份遇蛇自救指南!
    楊樹青認為更需要預防毒蛇咬傷的主要有四類人群:「首先是農民,田間地頭都容易遇到蛇;其次是野外人員,樹林、灌木叢同樣容易遇到蛇;最後兩類是蛇類養殖戶和屠宰戶,他們平時都要和蛇近距離打交道,即便他們有很多和蛇類打交道的經驗,但是被咬到也是家常便飯。」在夏天毒蛇活躍的時期,如何減少被毒蛇咬傷的機率?
  • 夏季蛇出沒 您該怎麼防
    5月17日12時59分,文化宮白雲橋橋頭附近發現一條蛇,金蝦路消防救援站成功處置。5月31日4時34分,深圳大道一酒店大廳發現有蛇,軍馬場消防站消防員到達現場,使用捕蛇器將蛇捕捉後放入編制袋,帶至野外放生。6月1日,一條1米多長的蛇爬進周窩巷一4樓居民家的廚房,房主報警求助。消防員趕到現場,將蛇擒住後放歸山林。
  • 夏日炎炎蛇出沒
    7月16日16時,株洲淥口消防中隊接到報警稱:淥口區南洲鎮橫江村符家洲組一居民家有眼鏡蛇出沒。消防指戰員到達現場,在報警人的指引下,中隊指揮員發現「擾民眼鏡蛇」正盤臥在廚房的桌子上面。為避免蛇襲擊傷人,中隊指揮員要求在場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再由兩名消防員使用攜帶的捕蛇工具對蛇開展抓捕。
  • 長沙學院有蛇出沒!現場圖曝光
    蛇出沒!長沙這裡接連發生多起!有蛇出現是需要小心不過,總不可能不出門了吧?晚上散步的咋辦?一起往下看看長沙多所大學蛇出沒1長沙大學多名學生發現蛇了!近日,長沙學院校園內有蛇出沒的消息引起網友關注長沙學院的學生表示他們在草叢中、水塘邊、窗戶旁都曾見過蛇的身影對蛇已是屢見不鮮
  • 海南天氣炎熱蛇類頻繁出沒 遇到「蛇出沒」如何處理?
    原標題:蛇出沒注意!  感北村不少人門窗拉起漁網防蛇進屋。  萬寧龍滾鎮  毒蛇傷人  女童家門口散步被咬  沒及時處理左腳腫黑  幸在瓊海尋得「解藥」  南國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陳康文/圖)22日早上
  • 深圳一地驚現眼鏡王蛇!
    隨著夜色降臨,越來越多的市民湧入公園賞月,巨蛇需要及時妥善的處置。民警一邊疏散圍觀群眾,一邊通知公園管理處前來處理。很快,工作人員帶著專門的工具趕來。其中一名工作人員是退伍軍人,有捕蛇經驗。民警配合該工作人員經過幾番試探後順利將蛇抓住,裝進編織袋內。隨後,工作人員將蛇送交給了深圳動物協會處置。
  • 夏季小心「蛇出沒」,唐縣鎮一農婦下地幹活被蛇咬傷
    夏天來臨,天氣日漸炎熱,蛇的活動也日漸頻繁,在野外山裡、建在山邊的房屋、茂密的草叢,甚至道路的綠化帶,都是蛇經常棲息的地方。蛇類喜歡呆在比較隱蔽,潮溼的地方。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後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後、傍晚要注意蛇出沒。
  • 記者調查 |夏季當心「蛇出沒」
    然而,每年盛夏時節,蛇類活動頻繁,因被蛇咬傷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現象:半個月收治14名毒蛇咬傷患者「吃過晚飯後,我出門準備趕鴨子進欄,突然石頭縫裡鑽出一條小蛇,我來不及躲閃,被狠狠咬了一口!」7月8日,在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急救中心,賀大娘詳細描述了她被毒蛇咬傷的過程。「就是它!」
  • 福建冬天還有蛇出沒!三明男子被8斤重眼鏡王蛇咬傷
    大雪節氣已過,很多以為動物本應藏起來準備冬眠,然而,在福建,竟還有毒蛇傷人!前幾天福建三明一位47歲的男子就不慎被8斤重的眼鏡王蛇襲擊差點喪命! 福建冬天也有蛇出沒 不慎被咬後別忘做這件事 福建地處亞熱帶,四季溫差不大,氣候溼潤,以山區為主,適於蛇類生長繁殖。經常往來田野、出入山林的農民、伐木工人及勘測人員等每年被毒蛇咬傷、中毒致死的為數不少。 鄭振煒醫生提醒,儘管已入冬季,仍要警惕毒蛇出沒。
  • 農村俗語:「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鑽土」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這句農村俗語,是人們根據觀察蛇在春秋季節,甦醒與冬眠的特點,來表達不同的季節氣候變化特點。春暖花開時,蛇在冬眠中甦醒出山;春去秋來時,秋風蕭瑟,氣溫下降,蛇開始入土冬眠度越冬。老話說過:「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就是根據蛇冬眠的規律,與會鑽洞不冬眠的老鼠之間此消彼長。
  • 天氣炎熱蛇類出沒頻繁 四川已有多人被毒蛇咬傷
    蛇傷人 走夜路 蛇擋道  兇手特徵:1米長麻黃色  受傷部位:右腳腳背  鄒在錢是龍泉驛區同安鎮紅旗村3組的村民,今年25歲。8月25日晚,鄒在錢在回家路上被一條約1米長的麻黃色的蛇咬傷右腳。「有蛇,小心!」黃玉大聲叫喊,可沒等話音落下,鄒在錢已經「哎喲」一聲倒在了地上。  被咬後,鄒在錢右腳腳背上兩個小孔血流如注,黃玉大聲呼喊救命。鄒在錢的父親聽見叫聲趕來。鄒在錢的父親用嘴將鄒在錢傷口處的血吸了出來,再吐在地上,連續吸了四五次。這時,鄒在錢的右腳已經開始腫脹,一家人連忙將他送到了龍泉驛區人民醫院,隨後他又被轉到了四川省人民醫院。
  • 加油站驚現1.5米長眼鏡蛇……
    要求員工輕聲慢步離開現場防止蛇傷人同時詢問了報警人員蛇出現的大概位置後迅速展開搜捕很快消防隊員就在加油站便利店門口放置礦泉水的位置發現了蛇的身影要注意 5 — 10 月份是蛇出沒的高發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後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後、傍晚要注意防蛇蛇一般在什麼時候出來活動?
  • 氣溫升高,當心家中蛇出沒 提醒:不慎被咬勿自行處理
    氣溫升高,當心家中蛇出沒提醒:蛇喜陰涼潮溼角落,不慎被咬勿自行處理華聲在線5月14日訊 「家裡有兩條好大的蛇,我們都不敢進屋了,你們快來看看吧。」連日來,隨著氣溫攀升,蛇出沒頻繁,相繼出現擾民事件,全省各地消防員接連出動捕蛇。5月13日,記者走訪發現,長沙市多家醫院近期也接診數名被蛇咬傷市民。提醒廣大市民,天氣轉熱,小心蛇出沒。
  • 廈門捕蛇專家教你科學應對「蛇出沒」
    廈門市資源規劃部門近期救助的十幾條蛇。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人民網廈門6月18日電(陳博)近日,與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常年合作的捕蛇專家、志願者阿寶帶著十幾條近期救助回來的無毒蛇,到集美區坂頭水庫附近的山林裡集中放生。
  • 鷺島蛇蹤頻現 捕蛇者說環境好雨水充沛
    據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城區蛇蹤頻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已到,所以活動相對活躍。近半個月來,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並於上周在集美坂頭水庫集中放生了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他們提醒市民,遇到蛇不要驚慌,應保持安全距離,及時報警尋求幫助,切勿擅自處理以免出現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