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修武-李固龍山文化遺址,見證古代文明

2020-12-22 焦作青峰雲小生

7月23日上午,修武縣李固龍山文化研究會正式揭牌。李固龍山文化研究會的成立,標誌著對李固龍山文化進一步挖掘和研究進入新的裡程,對開發李固古城歷史文化,發展文化旅遊,振興鄉村經濟添磚加瓦。

修武縣李固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不少古代文獻典籍都有記載,而現存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蹟,就是修武古代文明的見證。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日公布的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李固遺址就是其中之一。

李固古城,即濁鹿城,有著三千餘年的新石器龍山文化遺址。位於修武縣城北五裡源鄉李固村北。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400米,文化層厚3至4米。李固遺址四周斷崖上,暴露出大量遺物,曾發現有石刀、石鏟、石斧、石鏃和大量的漢代空心磚以及骨器和帶有陶文符號的陶片。

揭牌儀式之後,李固龍山文化研究會的研究人員、學者、考古人員進行了探討和交流。有研究人員指出,根據出土的器物和地層關係分析,李固遺址經歷了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商、周、春秋、戰國和漢代等歷史時代。

有學者指出,中國著名歷史專家王獻唐先生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認為,"涿鹿城或稱濁鹿,蓋今修武之涿鹿也"。當今有學者把濁鹿城冠以"華夏第一城″。也有在場的考古人員提出,李固龍山文化遺址,經過兩次開發挖掘,出土了大量的有價值的文物,更是大漢皇室之家,王者之地,足以說明了李固村昔日歷史上的輝煌。我們成立龍山文化研究會,就是要在保護中開發挖掘,利用好這些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讓他造福人類。

研討交流會後,與會的研究人員、學者、考古人員一起到李固龍山文化遺址、濁鹿城古城牆遺址進行參觀考察。

#焦作#

內容來源:大修武

相關焦點

  • 井頭山遺址是中華海洋文明最古老的見證
    本報訊(記者 楊靜雅 顧嘉懿 陳曉旻) 有8000年歷史的井頭山遺址是中國沿海迄今發現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貝丘遺址,也是迄今發現的中華海洋文明最古老的見證,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昨天在寧波舉行的「井頭山、河姆渡與海洋文明」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家金翔龍等專家高度評價井頭山遺址的價值
  • 20個我們所知甚少的不可思議的古代文明和文化
    古代文明和文化為我們自己的現代社會和國家提供了基石,傳授了塑造和定義我們周圍世界的知識和歷史。除了這種無法估量、甚至常常是看不見的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外,這些文明為他們的後代提供了寶貴的教訓,毫無疑問,這些教訓應該銘記在心。
  • 探訪「宕渠城」遺址:神秘的古代巴國都城呼之欲出?
    記者王曦攝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記者惠小勇、江毅、童芳)8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探訪「宕渠城」遺址:神秘的古代巴國都城呼之欲出?》的報導。 成都平原的水澤孕育了三星堆、金沙這樣燦爛輝煌的古蜀文明,同處四川盆地的巴山峻岭滋養的巴文明,卻因為目前發掘研究較少,顯得更為神秘。
  • 修武「永不落幕的漢服節」來了!
    此外,《陳情令》《慶餘年》《傳聞中的陳芊芊》等古裝劇也引起了熱議,讓很多人直呼:想體驗一把古風文化。(易烊千璽所穿的道袍及任嘉倫所穿的飛魚服)沉迷於古裝電視劇中的服飾與古代習俗,是否想親臨現場,全身心體驗一場國風文化盛宴?
  • 寧波井頭山遺址是目前中華海洋文化遺址中最古老的群落
    與會專家認為, 井頭山遺址是目前中華海洋文化遺址中最古老的群落,這一遺址的發現,在中國考古學史和文化遺產體系建設中具有裡程碑意義,有助於學界和考古界深化對中國海洋文明起源的研究。從地圖上點位上看,南邊是四明山,北邊是四明山餘脈,中間正好有個口子,這應該是個古老的港灣。」 金翔龍說。「從自然史的角度,井頭山遺址的發現,證明此地在歷史上曾經存在著一個古寧波灣的地理概念。古人都逐水而居,井頭山遺址、田螺山遺址、河姆渡遺址,這三處遺址其實都位於古寧波灣內側的一個小峽灣岸邊。」
  • 世界古代文明——米諾斯文明
    當希臘人出現的時候,克裡特文明已經在大海中消亡。1、基本介紹米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The Minoans)。「米諾斯文明」一名,來自古希臘神話中之克裡特賢王米諾斯。它是歐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也是希臘古典文明的前驅。以精美的王宮建築、壁畫及陶器、工藝品等著稱於世。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
    如果有分工有規劃,就表明已進入了文明社會,就是國家。古城的發現,可謂'畫龍點晴',說明它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了。 價值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
  • 中國古代的楚國文化燦爛,了解這裡文化從城陽城遺址博物館開始
    城陽城址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北25公裡處,由於這裡地處淮河上遊的北岸,京廣鐵路、107國道穿境而過,歷史悠久,境內的龍山遺址和西周遺址即為佐證。更重要的是,這裡是楚國文化最重要的留存的!城陽城博物館來這裡,一定要從博物館開始,城陽城遺址博物館是我省乃至全國第一家以楚文化為主要展示內容的遺址類專題博物館,館藏文物532件(套),涵蓋青銅器、陶器、木漆器、玉器、墓葬展示
  • 中華文明聖地崑崙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會成果豐碩
    圍繞伏羲王都,弘揚崑崙文化,探索文明起源。12月7日至8日,中華文明聖地崑崙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會在我市舉行。為了持續推動崑崙丘(析城山)文化研究,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省文旅集團、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共同舉辦了這次「中華文明聖地崑崙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會」,年會圍繞「伏羲王都·山西陽城」,以「考證人文始祖伏羲王都」、「解碼崑崙丘(析城山)六峜與二十四節氣」、「古代典籍對崑崙丘(析城山)的記述」三個議題展開。
  • 小南山遺址|「玉」破天驚,東亞文明的曙光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墜】東亞的玉器文化源遠流長,是東方文化之精粹。在中國古代,玉被人為地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突出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把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內容與玉的天然物理性能相比附,於是出現了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說法。《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
  • 神秘三星堆遺址文化
    自從上世紀我國發現三星堆古遺址,才挖了不到一半,就不敢再挖了,外界也不再流傳關於三星堆古遺址的考古消息了。考古學家是在掩飾什麼?還是刻意隱瞞什麼?還是在挖掘三星堆的過程中發生了詭異事件?據說發現外星人在7000年前曾入侵地球的證據。
  • 文物|哈民遺址:開啟五千年文明塵封記憶
    目前遺址發掘總面積8200餘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環壕2條,出土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近2000餘件,碳化的黍、粟、大籽蒿、大麻等植物種子80多萬粒,人骨205例。保存完整的史前房屋木質構架、麻點文陶器、人骨遺骸等文物,再現了史前文明,被考古學家命名為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哈民文化。
  • 是外星文明還是舶來文化?三星堆遺址都有什麼未解之謎?
    這次的發掘只是窺視了三星堆遺址的冰川一角,1936年至1942年所出版的研究書籍泛稱「廣漢文化」、「巴蜀文化」。這次發掘後經歷了長達近30年的沉寂,直到1963又在月亮灣進行了試掘,這次發掘確定了月亮灣和三星堆一帶是一處範圍很大的遺址,初步推定了出土玉石器的年代為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
  • 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縱目青銅面具、太陽...
    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縱目青銅面具、太陽神鳥金箔……提到古蜀文明,您還能想到什麼?20世紀80年代,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兩個埋藏坑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其中出土的人像、頭像、神壇、神樹等各種造型奇異的青銅器,以及面具、權杖、動物形飾等多種製作精美的金箔製品震驚海內外。
  • 良渚古遺址是中國第一城,建築宏偉壯觀,能夠與古埃及文明相媲美
    良渚古遺址是中國第一城,建築宏偉壯觀,能夠與古埃及文明相媲美文 | 笑談眾所周知,杭州是我國六大古都,在這座城市中相繼出土的古物讓我們世人見證了吳越國和南宋時期的歷史文化在上世紀,良渚文明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支古文明,隨著考古學家對這裡不斷發掘和研究,讓世人驚奇的是此地是中華第一城,是中華五千年文明聖地,被稱為良渚古國中心城,此地的發現能夠與古埃及文明相媲美。在2007年的時候,良渚古城就開始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這座古城主要是由莫角山遺址 、良渚古城區和外郭區等部分構成。
  • 打造國家文化地標 殷墟遺址博物館安陽開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殷墟是中國最重要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在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1月23日上午,世界文化遺產殷墟遺址所在地、甲骨文的出土地、中國考古學的搖籃和聖地——安陽,迎來了殷墟遺址博物館的奠基。
  • 鄒衡教授談「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問題
    鄒衡教授談「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問題浩 波《江漢考古》1983年第3期97——98頁鄒衡認為文化和文明是兩個概念,文明與國家是同步發展的。中國古代國家的體現是設置一系列統治機構的城市出現。中國真正城市的出現是春秋戰國時期,但城市發展有個過程,其初始階段是商代或更早到夏代。他認為考慮中國文明的誕生,必須從三個方面同時入手。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南臨上都河,北依龍崗山,周圍是廣闊的金蓮川草原,形成了以宮殿遺址為中心,分層、放射狀分布,即有土木為主 的宮殿、廟宇建築群,又有遊牧民族傳統的蒙古包式建築的總體規劃形式,體現出一個高度繁榮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氣派,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融合的產物,是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融合的傑出典範。
  • 浙江挖出古代王國遺址,早於夏朝,外國人:低估了中國文明久遠性
    經過對夏商周斷代史的研究,中華文明始於夏朝,即公元前2000多年前。一般認為,夏朝傳了14代,歷時近500年,後被商朝所滅。事實上,我國有很多古代文明,直到最近幾年才被發現。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曾有一個王國,距今5300年至4500年之間,比夏朝至少早1000年。現在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良渚文化。
  • 錢塘江上遊的「上山遺址」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它就是位於浙江省中部,主要分布在錢塘江上遊流域,以浦江縣上山遺址為代表的上山文化。這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源頭。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說,上山先民在約一萬年前就開始栽培水稻,這不僅對中華文明,而且對世界文明貢獻巨大。